创设适合师生发展的管理机制

2007-04-23 02:43朱万喜
人民教育 2007年22期
关键词:六中江苏省办学

朱万喜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茨有一句名言:“会鼓动别人,会服务别人,会成就别人,就是会管理。”学校管理就是不断地发现、协调、平衡,并解决人与人、人与事(或物)人与自身的矛盾关系的探索过程。作为校长,不在于如何去“管人”,而在于如何去“影响人”。

作为一所办学只有11年历史的学校,丹阳六中由一所普通完中发展成为江苏省重点中学,而后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2006年又跨入了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行列。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3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调动所有的管理因子,为师生的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一、傲好规划,科学管理。所谓管理策略,我们的理解是两句话,一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二是计划比努力更重要。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不排除辛勤劳动、努力奋斗这一重要因素,但仅靠辛勤、努力远远不够。无论做什么工作,如果缺乏规划,毫无选择,往往会漫无目的、一事无成。“十五"期间,我们制定了《丹阳六中“十五"学校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05年末创建国家示范高中”的奋斗目标,围绕"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初高中分离"等工作,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

然而,根据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学校“十五"规划还有不完善之处,例如,办学理念比较模糊,少数硬件指标和软件目标还有差距:因此,2003年学校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后,我们着眼于酝酿符合新一轮发展要求的“十一五”规划。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经过省教科院专家来校调研指导,最终形成了符合校情的“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涵盖了“办学经验、问题反思和办学优势,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具体措施和实施保障"等内容,提出了把六中办成一所“主体共同发展、教育文化自觉、办学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型学校的战略定位。在此期间,我们本着边调整边实施的精神,结合四星级高中创建工作,着力在质量文化、科研文化特色文化等方面努力实施和渗透办学理念。实现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二、合理分工,于用人。

管好一所学校,校长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关键是善于用人。校长要有海纳百川般的宽阔胸怀,能够做到人尽其才、扬人所长。在多年的学校管理中,我始终坚持这样的信条。

2006年,学校既要筹备建校十周年庆典活动,又要迎接省四星级高中评估验收,两件大事都集中在相近的一个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所有人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调动起来,抓早、抓实每一个时段的每一项工作。为此,年初开学,我们就成立了校庆筹备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关于筹备丹阳六中十周年校庆活动的工作意见》,列出了19项工作项目,成立了19个工作小组,每个校长至少分管一块工作,所有行政人员都担任相应工作小组的骨干,绝大多数教师接到了工作任务,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局面。同时,我们充分挖掘潜力,发挥音乐、美术、语文教研组,团委学生会,骨干教师和总务后勤的力量,积极有序地做好环境改造设施设备更新、校园文化布置、校庆征文征集、校史展览室重建、系列宣传报道、校庆电视片制作校庆文艺节目排练等工作。

尽管工作纷繁复杂,但由于充分发挥了全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所有任务都有条不紊地完成,最终成效喜人。2006年10月31日,四星级高中评估验收圆满结束;11月18日,学校十周年庆典活动也在隆重而简朴、热烈而欢快、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举行,达到了“展示办学成果、扩大社会影响"的预期目的。

三、巧妙借力,凝聚智慧。创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对学校来说既是一次发展的机遇,更是一场全新的挑战。面对这项难度系数超乎以往的创建工作,我们没有退缩,而是针对其评估细则,结合学校的办学积淀,巧妙地“借力"。所谓“借力”,就是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首先,借助于“江苏省教科研基地”和“江苏省丹阳六中学校发展研究中心”这两块品牌,我们聘请各级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考察,深人调研、透彻分析学校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其次,借助兄弟学校的力量,我们一方面组织中层领导先后赴江苏句容高级中学、苏大附中、苏州新区一中等四星级高中考察取经;另一方面利用每周行政例会逐条解读创建标准,通报创建进程,研讨创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学习和借鉴,把外力转化为内驱力,进一步激发我们创建的热情和信心。

第三,我们注重发挥骨干的力量,攻克难关,寻求突破。学校重点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增设、教师论文发表等方面进行挖潜。在所有教研组、备课组的努力下,自编了18门校本教材。高一年级与新课程实施方案同步,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和成果展示。

在整个创建工作中,由于我们合理借助外力,有效整合内力,从而推动了创建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创造机会,助人成功。

在管理中,我们注重给教师和学生多创造成功机会,既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又实现了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作为校长,我坚持“要教师吃苦、不让教师吃亏;要教师实干、给教师实惠;要教师有作为、让教师有地位”的管理原则,提出“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功、让社会满意"的工作要求,创设适合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管理机制。

一方面,学校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舞台。借助于持续的拜师结对、集体备课、亮相课、评优课以及教学案一体化模式,借助于校级评先评优的举措,我们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近3年来,我们派遣了9名教师到国外学习进修,我们让所有骨干教师参加了省、市级培训。同时,依托国家级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学校成为“江苏省教科研基地",成立了“江苏省丹阳六中学校发展研究中心"和“教师发展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辟新途径,为教师由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创设氛围。

另一方面,我们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有参与的机会。我们从不同层面建立有效载体,通过建立文学艺术、DIY(自己做)、体育、电脑、英语等多种学生社团,通过开展读书征文竞赛、学科知识竞赛、书画摄影比赛、青春风采大赛等各类竞赛,让更多的学生有发挥专长、展示才华的机会;通过“五星评比”(文明之星、环保之星、勤奋之星、守纪之星、学习之星)和“十佳评比”(十佳志愿者、十佳团干部、十佳团员、十佳团支部)等活动,激勵学生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通过坚持不懈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养成协作关爱、热心公益事业的良好品质。此外,学校建立了江苏省国营练湖农场、国家眼镜生产基地万新公司等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基地,为学生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五、文化管理,打造精神。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是营造一种积极健康、人文的氛围,张扬一种振奋人心、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

在物化层面的文化建设和管理中,我们以创建“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单位"和“四星级高中"为契机,不断提升文化品位,使全校师生工作生活学习在如诗如画的环境之中。在制度层面的文化建设和管理中,我们对原有的学校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调整和修订,使之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更显人文化、校本化,更能为广大师生所认同、所接受。在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和管理中,我们一是努力弘扬多年来形成的“团结协作"的传统,二是充分彰显近年来学校女子足球队展示的“奋力拼搏、勇创一流"的精神。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高考模式的变化,还有一系列管理新课题等待我们研究、探索。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唯有不断学习、反思、创新,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为实施有效管理提供现实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六中江苏省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篮球赛场 青春飞扬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吃火锅的发现
兴国六中举行洪逸挥先生感恩追思会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摇号、陪读、拼高考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少怀壮志,锐意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