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007-04-23 02:51任国平
人民教育 2007年2期
关键词:办学职业专业

任国平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非常有希望、有前途的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既面向经济,又立足以人为本,为提高全民素质服务。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要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温家宝总理2006年11月15日在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如是说

在北京市北郊,有一颗璀璨的“职教之星”———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这是一所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远近初中毕业生,都以能进入昌职就读为荣。

2000年,年富力强的段福生出任昌平职业学校校长。几年来,学校招生人数连年攀升,近两年更以60%的速度递增,2006年在校生达到5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高达98%以上。而此前多年,学校的招生数一直徘徊在二三百人,不仅办学规模小,而且教学设备陈旧,难以达到现代化标准。

在高校不断扩招、普高持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生源紧张及生存发展困境的背景下,昌职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2005年7月1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来到昌平职业学校考察职教工作。她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学校实训基地,并走进了学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课堂,了解学校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情况。吴启迪副部长对学校的办学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职业学校的办学就应该这么办,就是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就是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坚持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时值初冬,带着几个萦绕心头的问题,记者走访了段福生校长。

记者:上任后不久,您就提出“变管理学校为经营学校”的治校理念。当时学校教师对“经营”理念反应如何?

段福生:经营学校是一种职业学校面向市场办学、主动适应市场要求的发展思路,而不是把学校资产变为现金流。职业教育一定要跟市场保持“零距离”,要了解和满足现代行业和岗位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内容所提出的新要求。

2001年,刚上任的段福生抛出自己的治校理念后,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有人问,你是不是要把学校卖掉?是不是要把学校的人、财、物变成一种现金流?段福生耐心解释,“经营”不是商业性的现金流的意思,而是通过经营学校,让每一位老师会策划职业教育,会筹划职业教育。他反问道:“我们的教学、管理、科研、生产和学生就业,不都在于筹划吗?没有一个前期的筹划,这些工作能干得好吗?”

办好职业教育,需要有与职教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思路。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是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类型的教育;培养对象,是适合于应用性学习方法的人群;培养目标,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多层次、多规格的岗位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摆脱传统的普教模式,从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办学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向职教自身规律靠拢。

段福生曾经在企业工作过,这使他对普、职的区别有比别人更深刻的了解,“如果我们还是按照普通教育的那种教育和管理模式办职业教育,被大大小小的考试牵着鼻子走,肯定办不好”。他非常认可一个观点:职业教育一定要跟市场保持“零距离”。所谓“零距离”,就是要了解和满足现代行业和岗位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内容所提出的新要求。他说,过去,我们用“一把钳子、两把改锥”就能钣一辆汽车外壳,但出来的产品坑坑洼洼;现在经过信息化变革,完全是电脑控制的校正仪,一个铁杆要拉成0.5毫米,肯定就是0.5毫米,而人工操作根本達不到这个精度要求。如果按照旧模式培养人,注定要被市场所淘汰。

在段福生看来,经营学校首先要经营“人”,让教职工树立正确的职教观念,教师一专多能,一身能兼任与专业相关的几门课程;并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学校顾问或兼职教师,有效整合人力资源。要经营“财”,让现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将政府投入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要经营“物”,充分发挥设施的作用,提高设备利用率。

通过几年经营,昌职的发展有目共睹。学校将办学触角延伸到当地社会各个角落,逐渐从过去被动地被纳入当地经济规划变为主动参与区域规划;从学校追着企业提供服务变为企业追着学校要求服务;人们由不关心职教变为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职业教育在老百姓心中真正有了位置。

记者: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两张皮”,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昌职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突破这种制约?

段福生:职业教育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必须按照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确定教育结构,必须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确定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是在为各行各业准备“职业人”,而实训基地是学生走向一个“职业人”的过渡,是学校与市场相互衔接的“桥梁”,是学生全面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练兵场”。

因此,昌职格外注重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几年来,学校一靠自身力量,二是借助外力,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使基地具备了强劲的发展实力。在学校的中西餐烹饪实训基地、金融财务实训基地、休闲体育实训基地、汽修专业实训基地以及即将竣工的汽修4S加盟店……记者逐一参观后,只能用“匪夷所思”4个字来形容当时的观感。

在学校的航空专业实训现场,一条横幅格外醒目———“金的人格,铁的纪律,不允许失误的专业”。记者在1∶1的波音737模拟舱中看到,从餐饮服务到危机应急处理,整套流程都是“实战演练”,师生们在一丝不苟地执行每一道程序要求……段福生说,师生平时的教学要求完全执行岗位标准,教学情景与实际岗位情景并无二致。这样,学生未来上岗后没有半点生疏感。

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内容。昌职将专业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着力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品牌专业建设与特色学校建设相协调。

有人问段福生,职业学校没有生源怎么办?段福生的回答简洁而耐人寻味:“只要有信心在,只要有经济在,只要有企业在,就有职业教育。因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与职业教育密不可分。但是,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如果你不研究经济,不研究行业,肯定办不好。”昌职的经验是,专业设置越贴近市场需求,就办得越成功。

过去,职业学校往往是根据已有的师资和设备开设专业,因而教育培养与社会需求“两张皮”,以致“岗位需要的人才无法满足,而职教培养的人才就业困难”。近年来,昌职坚持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明确培养初、中级实用技术人才的办学目标,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需求发展职业教育,因而办学之路越走越宽。2006年,学校计划招生900人,实际招了1681人,在校生达到5000余人,就业率达到98%以上。目前,昌职共开设10个专业、41个专门化方向,大多按照企业的订单及其标准来办学,企业、行业的标准和要求都落实在了课堂上,各专业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段福生认为,学校办学要和市场“零距离”接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都要与市场结合起来。在昌职,每一个专业教师都是“策划师”。每学期,他们都要深入行业、企业,了解市场需求,使培养的学生到岗后能够达到行业、企业的标准和要求。他们结合专业特点,认真分析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属于职业道德类的,属于职业技能类的,属于文化知识类的,都要进行分析和归类,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

学校不断探索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注重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注重及时补充职业岗位所需的新知识;将以往纵向的学科体系变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横向的课程综合结构,打破了普教模式下的组织课程的方式。昌职的课改把课程分为能力课程和知识课程。能力课程又分为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知识课程分为文化基础知识、核心专业知识和辅助专业知识,组成综合性教学模块。

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套,学校改革了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探索并实施一种能力评价方式。考核时,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出题,以技能考核为核心,融技术、文化、职业道德为一体,真正以岗位能力为检验标准,“以就业为导向”。

记者:职业教育有其特殊的师资要求,不仅要具备教师资格,还需要有相关行业和岗位的知识和技能。昌职的师资建设有哪些与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相适应的举措?

段福生:职业学校发展必须具备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昌平职业学校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为广大教师搭建发展平台,通过教师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将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昌职鼓励教师按照岗位标准,探索与市场需求、社会变化相适应的教学方式,研究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模式。学校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一是在时间、政策、资金投入上给予保障,为教师深入实践、参加技能培训、考证取证提供支持和帮助。从2006年开始,学校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教师队伍建设资金,用于教师的业务提高和素质提升。二是形成制度,将“双师型”作为专业教师的资格条件。三是对已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并且专业实践技能过硬的教师给予奖励。

昌职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考察、进修,全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学生满意、社会满意的教师队伍。学校开展四个方面的培训来提高教师素质:1.岗位培训。所有教师都有定期岗位培训计划,学校每年都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到校开设相关培训课程。鼓励老教师和年轻教师结为“师徒对子”,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提携年轻教师成长。2.研究型培训。各专业处室的教研活动和科研课题实验活动,都是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3.实习场地培训。让专业教师深入实训基地、深入与学校聯合办学的企业,了解生产一线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点,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整体把握的能力和水平。4.境外培训。组织教师到境外接受培训,了解和掌握国外职业教育的新技能和新动态。

在昌职的一线教师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90%以上,其中大多是近5年才走上教师岗位的,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段福生介绍,学校要在培养方式、条件保证、培训内容和资金投入方面给予倾斜,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记者: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投入不足,致使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跟不上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需求。昌职是怎么解决投入问题的?

段福生: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一味地“等、靠、要”,一味指望政府给你投入和政策。给政策、给资金就干,不给就不干,那肯定会被动,不是办法。围绕着市场来办学,职业教育才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决定了它比普高教育需花费更多经费。国际上有关专家测算,同等规模的职业中学所需经费应是普通高中的3倍。但实际上,我国中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比普高还少。

段福生说,职业教育发展,一要依靠政府,二要依靠行业、企业。2 0 0 0年,学校的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现在已达8 3 0 0 0多平方米,以平均每年1万平方米的速度递增,昌职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政府的支持,特别是2 0 0 3年以后,昌平区政府投资3 0 0 0万元,支持学校争创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学校利用这些资金,对学校实训基地、设施设备进行了规划建设,改善了教学条件。

“发展职业教育,还需要进行办学体制创新,变单一政府办学为多元市场办学。”段福生坚信,只要有经济和行业存在,就有职业教育存在;只要有教育服务和企业需求存在,就有资金的支持存在。

但有一点,段福生很清醒:“学校只有加强内涵建设、品牌建设,才会得到方方面面的认可和支持。”几年来,昌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了分层教学、弹性学制、学分制改革实验,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向社会输送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实用型人才,切实满足了行业的现实需要。一些企业争相向学校提供设备、注入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学校发展。

从2 0 0 0年开始,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学校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一方面谋求行业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企业标准、企业文化渗透到了学校教育中,克服了学校办学的盲目性。比如,学校的航空专业,是由航空公司向学校提供了波音7 3 7 -8 0 0型模拟客舱、A 3 4 0应急撤离训练舱设备,价值在市场上是几百万元。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学校在教育教学和专业设置方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也证明我们的路子是对的。”段福生说,“企业对学校培养的高素质初、中级实用人才感到满意。”

这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学校的专业设置跟市场需求对口了,行业、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合作来减少成本。就航空服务专业而言,过去往往是航空公司从社会上招聘人员自己进行培训,这就要求有额外的师资、设备、基础设施的投入,等等,培训一名空姐大约需要3万元。通过和职业学校的合作,企业实实在在地降低了成本,而且人才质量更有保障。“有人问我,航空专业毕业生有什么技能?我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要说有技能,我一句话就可以归纳它。我们都坐过飞机,那就是通过空乘人员的服务,如果你心里感觉到很舒服,就体现了空乘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段福生自信地说,如何赋予学生这种技能和素质,就是学问了。比如,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风险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还要培养他们具有一种职业洞察力以及对乘客心理的研究能力,等等。通过3年的职业教育,学校要把相关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职业道德,特别是把核心技能传授給学生,使他成为一个“职业人”,具备了航空业所要求的一种扎实的综合素质。这样的人才,企业当然欢迎,也愿意给学校投入。而企业的短期培训无法把相关文化知识渗透进去。

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对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半工半读问题、就业问题,都大有益处。在这些实际的岗位上,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企业和行业的现代工艺流程。“离开市场,职业教育寸步难行。”段福生坦言,围绕着市场来办学,职业教育才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不能一味地“等、靠、要”,一味指望政府给你投入和政策。给政策、资金就干,不给就不干,那肯定不是好校长。

记者:职业教育的生源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为职业教育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段福生: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变单一学历教育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希望各级政府,包括企业和行业,能够像抓经济那样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抓经济。

2006年1月,在寒假期间的学校中层干部会议上,段福生校长向全校中层干部分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中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需要数以亿计的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重普教,轻职教”等旧观念还不能在短期内从根本上扭转过来,职业教育还没有真正得到社会和企业的关注和认可。

在高等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升温”,初中毕业生总量减少的情况下,“生源”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肯定是一个制约。对此,段福生谈道:“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职业教育不能死守单纯的学历教育,而要积极开发职业培训大市场,一定要并重。职业教育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作为北京市郊区的一所职业学校,昌职面向昌平区农村开展了园林设计及绿化美化、特种苗木栽培、企业管理、民俗旅游服务等培训,积极为昌平区新农村建设服务。2005年,学校接到昌平区农委农民培训订单9000余人次。同时,学校还扩大辐射半径,为内蒙古太仆寺旗、河北滦平县、贵州黔西南地区等培养学生1200多人,培训干部、教师近百人。学校还先后与西部地区14所中等职业学校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订单式”、“2+1”或“1+2”等形式开展联合办学和短期培训。

“我理解,职业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段福生介绍,这项举措旨在充分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昌平区长陵镇康陵村于2005年投资3800万元搞旅游,但苦于人才缺乏,没有好的发展对策。昌平职业学校把康陵村作为一个帮扶点,组织教师深入农村,和当地政府一起商讨如何规划,如何运作。他们还向村民耐心细致地宣讲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比如,“生活富裕”,就是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怎么个鼓法,大伙儿一起琢磨……”他们入户作调查,了解村民的培训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培训项目,有餐饮、导游、客房服务……村民反映:“通过培训,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知识和技能才有发展的后劲,才会真正得实惠。”

段福生说:“职业教育是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人才准备。”没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经济发展也要受到制约。目前,很多行业职工只有简单粗放的技能。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因为工程师没有把安全设施做好,而是因为工人没有学好职业技能,缺乏安全意识。

百万产业大军、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呼唤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可以说是“大厦的基石”,事关民生,与百姓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段福生讲述了自己的一个切身感受,“我常对人说,自己对房屋装修业很在行,但在一位德国朋友眼里却成了外行”。就说房屋里的电源插座,德国人设计时,其位置必须“人性化”———便于使用;而我们则往往对这个因素考虑不多。而且,德国人在安装的时候先把数据做好,一扣、两扣、三扣……螺丝刀的力道非常精准。我们是怎么做的呢?两个工人,吆喝一声:“哥们儿,看好了!”先给两锤子,从第七扣时开始拧,这样就只有第七扣到十五扣发挥作用,而第一扣到第七扣肯定没有力度。材料没有少费半点,但质量却没有保障。这还是职业技能教育的问题。

谈到温家宝总理不久前在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段福生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总理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职业教育确确实实就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极其广泛,能够为老百姓增加收入,学生在学到一技之长后,既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也能够改善自身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但很多工作不是职业教育本身就可以做好的,需要形成社会合力。”段福生说,“衷心希望各级政府,包括企业和行业,能够像抓经济那样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抓经济。”

初冬和煦的阳光静静地洒落。虽然是冬季,但在充满活力的昌职校园里,记者看到的是一派红红火火的发展态势,真切地感受到了职教发展的蓬勃生机……这里的一切都在告诉人们:职业教育发展正是生气盎然的春天!

猜你喜欢
办学职业专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