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方式成长

2007-04-23 16:27刘群
人民教育 2007年10期
关键词:李建成教学模式课程

刘群

2006年9月11日,教师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一。

清晨,天还没有亮透,静谧的洪泽湖已渐渐热闹起来。停靠在湖边的大小船只飘起了袅袅的炊烟,渐次响起的马达声、孩子们快乐的嬉闹声,在一望无际的湖面上荡漾。

湖畔的洪泽县城,还氤氲在一片薄薄的晨雾中,街道上人影稀疏,略显冷清。赵建军老师走进学校,在主楼大厅的大屏幕前,他习惯性地停下脚步,留心观看本周的“校长寄语”:“生为爱己者学,师为赏己者教。关爱学生,欣赏教师,是教育智慧的选择,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他反复琢磨着这几句话,良久,才转身走向自己的办公室。入校几年来,他已经喜欢上了这种与校长分享思想的方式。

这位校长叫李建成,他同时担任着三所小学的校长和两所幼儿园的负责人。其中,洪泽县实验小学和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是洪泽县仅有的两所“江苏省实验小学”。

面对近万名学生、近五百名教职工,李建成觉得,一名校长的作用应该更多地体现为一个思想者,引导师生以一种不同于过去的方式自主成长。

德谟克利特有一句名言:“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李建成看来,“让学生成为教育者”,就是点燃这支火把最好的火种。

把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

十几年前,李建成在一所村小当语文老师。一次作文课上,他给学生出了个题目———《假如我是老师》。有个学生写道:“老师上课时提的问题,有的我们已经会了,老师却还要一个劲地问,真是没意思。如果我是老师,就让学生自己提问……”

这篇作文引起了李建成的思考:我们做老师的总是埋怨学生厌学,可是责任究竟在谁呢?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出生不久就学着大人的样子笑,学說话、学走路。大人干什么,他也和你一起干,不管是“帮忙”还是“捣蛋”,他都喜欢学着样子、聚精会神地做,你不允许都不行。遇到不懂的事情,他也会问个不停:这是什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常常把人问得张口结舌。可是这样的孩子经过几年学校教育,却变成了“厌学者”!

李建成认为原因在于,学生已经学会的东西,老师还要反复讲,让学生反复练,生怕学生学不会;学生真正感兴趣、想探究、想思考的问题,老师反而连提也不让提。长此以往,学生怎么会有学习的兴趣呢?

从此,李建成打定主意,要把课堂自主权“真正地”交给学生。

在此之前,“把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这句口号也已经喊了很多年。但在李建成看来,那是指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寻找答案,事实上“包办”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交权”的关键在于:是不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为此,李建成提出了“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真正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他自己思考的结果,是他真正想解决的问题,能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002年担任洪泽县实验小学校长之后,李建成开始在学校里推广他的“自问自探”教学模式。学校里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从那时候开始接触到这种新鲜的理念。

吕伏安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刚一开始,课堂就像乱了套,学生提的问题千奇百怪,有不着边际的,也有让人难堪的……比如我教《小猴子种树》的时候,有个学生竟然问我:那只猴子是公的还是母的?”

面对学生们提出的纷繁复杂的问题,吕老师一时有些手足无措。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尽管学生们的问题有很多是浅层次的甚至是莫名其妙的,但却往往是直观的、有意思的,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尽管课堂似乎变得不好操纵和控制了,但学生们高高举着的小手、争抢着提问的热烈气氛,却把传统课堂的被动和乏味赶走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了,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课堂上时间有限,不能期望对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我们必须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们达到教学目标。正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对问题有所取舍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这个对问题的“取舍权”由谁来行使呢?是老师,还是学生?吕老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还是从一场比赛开始的。

那是在2005年淮安市优质课评比的赛场上,吕老师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讲台下是100多名教师和六七位专家评委,几十个学生是“抽签抽来的”,完全陌生。

读完课文,提问开始了,学生们非常踊跃,问题几乎写满了黑板。那些字词方面的问题,学生们通过读课文和查字典,很快就自己解答出来。那些比较浅层次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也不断有学生找出答案。

最后,学生们注意的焦点都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文中的‘我和老人约定30年后再见面,可是老人已经70岁了,他们还能相见吗?”围绕这个问题,学生们分成了正、反两派,进行了颇为激烈的辩论。

说实话,这与吕老师原来的设想大相径庭。本来,他在备课的时候打算从“老人天天扫路,他累不累”之类的问题生发开来,引领学生认识文章的主旨。在课堂上,也确实有学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可是现在,学生们的兴奋点并没有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与自己的设想发生了偏离。

怎么办?是自己来行使取舍权,按自己所熟悉的思路进行引导,还是把取舍权交给学生,采用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来统领课堂?

众目睽睽之下,吕老师犹豫了一会儿。

但就是这一会儿的工夫,促使吕老师猛然顿悟:把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不仅仅是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对问题的取舍权也应该交给学生呀!

于是,吕老师热情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并最终引导学生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其实30年后见不见面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老人那种豁达、开朗、热爱大自然的精神会长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吕老师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最终他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

比赛过后,吕老师的思考并没有结束:在学生的“自问自探”与教师的“引导”之间,需要一个合适的“度”,这个“度”究竟应该如何掌握……

对洪泽实小的教师来说,“把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的理念,已经深入骨髓。他们一边实践,一边探索,不断地丰富、发展着它的内涵。

目前,“自问自探”教学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2年,对“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的研究被批准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青年专项课题;2005年,这种教学模式开始在全淮安市推广;2006年,成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向全省推广的5项科研成果之一。

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成为这种教学模式的受益者。

让学生成为选修课程的主人

像许多学校一样,洪泽实小也为学生开设了很多选修课。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法定”的选修课时间。所不同的是,洪泽实小的选修课如何开设、对教师的选择和评价,都是由学生自己作主。

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学生都能收到一份“选修课程开设意见书”,征集学生对课程开设的意见。学校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归类、筛选,最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要开设的选修课程。“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当学生想学的时候,他才能真正地学好。”李建成说。

2003年9月初,当二年级两个班的“选修课程开设意见书”汇总到李建成那里的时候,他有点犯难了。

90多个学生中,有20多个人提出来想学武术。可是,学校里没有会武术的老师啊!由于编制的原因,缺乏师资是当时实小开设选修课程的一大制约因素。

几个校领导一商量,决定“特事特办”,从校外聘请一位兼职教师。

当时洪泽县有一个“武术名人”,是個退伍军人,名叫张夕银。他曾经在江苏省和淮安市的武术比赛中拿过不少奖牌,尤其擅长太极拳,在当地算得上小有名气。学校当即找他联系,经过一番仔细考察,决定请他担任学校的兼职武术教师。

两周之内,学校的武术选修课就“开张”了,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一个月之后,选修武术的学生增加到30多个,一个学期之后,增加到90多个。如今,武术已成为学校的“招牌”选修课之一。

除了体育类的选修课,实小还有实用技术类、音乐类、美术类、家政类和书法、课外阅读、生活数学等80多个科目的选修课程,每个年级都开设了十几门。

每当选修课程确定后,学校就会向师生和社会公开招聘任课教师,教师、学生和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员都可自由报名应聘。学校进行资格审查之后,让候选人为选修该课的学生试教,由学生通过投票自主选择任教人员。

在实小,有体育教师开设的“豆贴画”课程,也有语文教师开设的“剪纸”手工课。选修课任课教师中,有本校教师,也有从社会上聘请的兼职教师,甚至还有本校的学生。近两年,实小就从社会上选聘了十多位兼职教师,本校也有4位学生做了“小先生”。

对于他们的考核和评价,也主要由学生进行。每学期结束,由学生填写“教师上课情况评价表”,对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实绩等项目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除了“用手投票”,还可以“用脚投票”———如果学生对这门课不满意,可以再次选择,放弃这一门,选择另一门。而教师的课时补贴,是与学生的数量挂钩的。这对老师来说,颇有一点压力,可压力也是动力,促使他们把课上好,把学生留住。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到学校考察,对他们开设的选修课程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样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校为本开设课程,值得其他学校借鉴。”

其实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学生。他们不但能够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还能自主选择喜欢的教师、自主评价课程,学生真正成了课程的主人。

随着“身份”的变化,学生从内心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不断有学生在选修课上脱颖而出,为学校争得荣誉:篮球队在市、县小学生篮球比赛中均获得冠军,学生的剪纸、书法等作品多次在报刊上发表,舞蹈队、乐器队也名气日盛……学生的特长生动活泼地发展起来,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

让学生成为教育者

实小的学生,很多都来自周边的农村,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相对较差。如何使这些孩子尽快走向文明呢?一开始,李建成和老师们试图用“加强管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收效不大。后来,有一件事让李建成受到了启发。

2003年,学校新建成一栋教学楼,教学楼后面是“垃圾填埋场”,到处是建筑垃圾,格外脏乱。“破窗效应”之下,学生也在这里随手乱抛纸屑。风一吹,校园里纸屑飞舞。

每次学校开会,校领导都重点强调抓环境卫生,班主任挨了不少批评,回到班上对着学生也是一通“猛剋”,但是没有什么成效。

李建成感到很棘手,他召开了一个班主任研讨会,请大家说说怎么办?本以为班主任们能够检讨检讨,表表决心,哪知道“研讨会”却开成了“喊冤会”,班主任们“大倒苦水”:这些农村孩子真不听话,我们怎么说他也不听,一点也不理解我们!

那天晚上,李建成找了几个学生聊天,问他们:“假如你是教师,你会怎么做?”学生们有的说:建立制度,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有的说:美化校园,让学生舍不得抛;有的说:自己带头捡,让学生跟着学;有的说:张榜表扬,让学生主动捡……

李建成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看来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他们个个都能做“小老师”。很快,全校开展了自主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当一个环境卫生教师,写一句环境卫生标语,做一些环境卫生工作”。

活动开展不久,这些原本令人头疼的孩子让人刮目相看。

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写了好多标语挂在教室里警示自己:“随手纸屑抛,素质真不高”,“随手纸屑捡,行为真体面”,“校园有一点垃圾,身上有一片污迹”……学生个个成了“小老师”,在校园里遇到乱扔纸屑的,“人人得而制止之、批评之”。

一段时间之后,学校的环境卫生情况“奇迹般地”好转。

猜你喜欢
李建成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冒犯”太子官位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相交线”检测题
李建成:被历史严重歪曲的大唐太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