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玉林
实施新课程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引领着教师迅速成长,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领域,究竟应如何评价一堂课?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因为着眼点太多,组成要素十分复杂,难以确定一个细致、量化的标准。然而,这一点对课改实验的推进又至关重要,对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影响深远。近年来,我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通过听课、座谈、收集资料、了解情况等,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作了一些思考。
新课程课堂五个方面的改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之前的课堂教学的关注点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我们更多关注“怎么教”的问题,也就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得较多;现在则更多关注“怎么学”的问题,更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式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的教学,其轨迹好比一条抛物线,学生从复习旧知中慢慢进入状态,在接受新知时达到高潮,最后又在练习、巩固中恢复平静……我们的学生也学得很扎实,但细细想来更多的是接受性学习,突出的是教师的“教”,体现的是教师的权威。而新课程更多是倡导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情境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
综合起来看,新的课堂教学至少应有五个方面的改进:一是教学目标多元化了,由“一维的知识性目标”拓展为“丰富的三维目标,特别突出了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二是教材内容灵活化了,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三是学生更主动了,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四是更关注结果得出的过程,“体验”、“经历”是新课程倡导的亮点理念;五是体现了多科整合的教学思路……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项教育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且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对很多教师来说,这种转变是很痛苦的。
对新课程课堂的五点“冷思考”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已从“轰轰烈烈”走入了“冷思考”的阶段,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些最初曾发挥引领作用的“公开课”导向产生了偏颇(现在所谓的公开课,往往是在发挥示范课的作用,而并非研究课的作用)———过于放大了新课程的某些理念,引起了广大教师与专家的思考甚至质疑。
1.过度突出学生自主而放弃了教师的主导。课堂上,常常能听到教师这样的评价语言:“你说得很好”,“这种方法真好”,“那种方法也很好”,“你喜欢用怎样的方法就用怎样的方法”,“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等等。难怪我们的孩子找不到方向感。课堂“好”声一片,而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措。表扬的泛化,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浮躁的态势。教师忘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是可以选择的,是具有多样性的。这不是说方法没有优劣之分,然而知识的科学性是确定了的,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是唯一的,只有正确与否,而无好坏之分,所以教师在作出评价时一定要明确评价的内容。
2.过度追求合作而走向形式主義。有问题合作,没问题也合作,场面看着很热闹,其实里面有价值的教学行为并不多。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是一种思维的品质,历史上许多科学的发现、真理的探索都是通过独立思考而取得的。当然,合作是重要的,但必须是在具备一定思维能力前提下的合作,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成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永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3.过度强调体验而忽视了结果。过程固然重要,但过程是为结果服务的,风风火火“活动”了一节课,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却说不清楚。这往往是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造成的,我们强调“体验”是针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弊端而提出来的,要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到问题情境。然而,人类数千年积累的知识不是都能体验的,也没有必要都进行体验,展示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选择方法,过程与方法只是三维目标之一。在教学中,过程与结果需要并重。
4.过度运用情境而少了理性思考。新课程的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时代气息浓郁。语文、数学、音乐等科目非常突出情境主题。教学情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载体,而不是一种形式。有时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毫无价值,绕了一个大圈,还不如开门见山。
5.过度讨论显得有些浮躁。课堂上,动辄就“同桌讨论一下吧”,“有深刻的问题吗”……有必要讨论吗?学生会讨论吗?值得讨论吗?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其前提是必须要有个人解决不了的有价值的问题或需要合作才能完善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必须有事做,思维都能打开,才能达到1+1>2的效果。因为讨论是在课堂上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的,所以必须讲求效益。
几年来,我们都感悟到,这样那样的偏激有问题,我们要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求一种“中间地带”、寻求一种“平衡”。并不是传统的都不好,新课改是一种改良运动,而不是“改头换面”。比如,接受式学习需要吗?我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效率高,还很需要。从民主开放的角度看,学生是与教师平等的人,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内心世界丰富复杂的人,学生是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人;教师是策划的人,教师是组织、调控的人,教师是引领的人……所以,需要我们在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中寻求平衡,不能走向两个极端。
结合我们的学习、思考和实践,结合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我们认为必须明确以下几个观点:
———课堂情境需要有学科味。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听到关于如何创设情境的问题,但情境本身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隐含着学科内涵?这些问题关注得还不够深入。问题情境的现实性、针对性、思考性、潜在性、应用性是其价值的体现,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不但要考虑是否有现实性,更要考虑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目标达成,课堂情境要富有学科味。
———课堂讨论要有内在的价值。讨论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但讨论必须先有问题,而且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有讨论的必要性,同时需要教师去关注学生讨论的过程、讨论的进程和讨论的有效性等。
———合作学习应让每个孩子有事可做。合作学习前应让学生清楚合作的内容、合作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合作的步骤和不同分工。不要让部分学生成为“陪看者”。
———体验活动更需要感悟提升。学生经历活动后,需要教师引导,组织学生概括总结,说说活动的收获,特别是知识的形成,如发现规律、找到联系等。
———开放不等于全放手。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虽然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的主动认知,需要开放的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但是学习不等于教學,在班级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决定着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向、学习的程度要求,并负责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指导。
一堂好课应具有的四个特征
扎实、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永远要关注的两个维度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通过什么途径达成目标”。为此,教师应明确好课的一些基本特征,有意识地不断地积累经验,培养能力,切实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好课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好课有德。研究课堂教学,人们通常总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层面上,关注的是教材的剪裁、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和选择。其实,解决好“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远比上述两个问题更为重要。我认为,每位学科教师首先要树立育人意识,全面了解并亲近学生,让学生喜欢你,有德的教学才是踏实的教学。这里的“有德”是指,关注学生学习的心情、态度、习惯,关注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愉快合作、合理评价,让他们会倾听、会观察、会尊重、会欣赏、会助人、会共享、讲文明、讲道理……一些学科教学的问题是:“教书”才是根本,“育人”是教书的副产品,学科教师在课堂评价时更多关注知识,关注解答的对错,考试是优还是良。其实,还有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要细心地去关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犹如春雨润物,让孩子们的精神生命在每节课的活动中得以成长。
2.好课有效。上你的课之前与课后学生是不是有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尺度。好课就应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怡情广识,受益匪浅。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仅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得益多少,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受益面的大小。一堂课对授课班级的学生来说是否有意义,对多少学生有意义,对这些学生有多少意义,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基本依据。
3.好课民主。民主不是学生说到哪里,教师就跟到哪里。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与我们教师的预设是有差距的,有时甚至是出乎意料的,学生随时会暴发出很多出乎意料的问题和点子,这就要求教师抛开预设教案,从学生的动态变化中去动态生成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有这样的体验,课堂上学生之间经常由于认识发生分歧而产生争论。有些学生的发现甚至是教师始料未及的,有时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有时学生活动太专注于自己而难以静下心来……教师怎么办?每一节课总有课堂教学目标,此时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以目标为导向,对学习过程中不理想的,甚至错误的东西进行匡正。教师在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要始终明确预定的目标,从而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正确把握方向,即知道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及怎样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当学生认识发生偏差时怎样匡正,学习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了本次的学习任务,等等,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质———这就是教师的一种权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强目标意识。
4.好课求真。一个班级有优秀的学生,当然也会有不优秀的学生。说他不优秀,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或是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调皮捣蛋、有行为偏差。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关注每一个学生,要注意从他们的反馈中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补救。学生的想法有深刻的、符合逻辑的,也有肤浅的、违背常规甚至是错误的。一堂课留有些许“缺憾”,几多“瑕疵”,不是任课教师追求的结果,而是事物的必然。真实的课才是好课。课堂对教师的驾驭能力、应变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应对这样的挑战,疏漏、欠缺在所难免,而教师也正是在应对挑战、不断反思与修正失误之中才有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与教学智慧的生成。
总之,要上出一堂好课确实不容易,要做到大部分课是好课就更不容易了,因为好课还要关注目标的达成度(有效度)、学习方式的吸引度(自主、合作、探究、引领、语言)、动态生成的把握度(教师的能力),等等。
(作者系浙江省桐乡市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