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莫曼(Hans Moleman)(荷兰)
有一天,欧洲人也会开着长城、荣威或者奇瑞,没有人会大惊小怪
每当告诉欧洲的朋友我在上海开一辆长城“赛弗”车时,他们都会用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我一那是什么车?
“长城”不但是中国古老文化遗产的最著名代表,如今更是卡车和多用途车的制造商,厂址就在离北京不远的地方。“赛弗”是他们在中国最知名的车型。
这种车看起来很像丰田Hilux,售价仅为八万元人民币,合8000欧元,这样的价格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长城旗下还生产新款的“哈弗”,外观有点像本田Rav。当然,它在设计的复杂性方面还远不如本田,但是,比本田要便宜许多。
中国还只是世界汽车工业界的小朋友:它刚刚超过德国,成为全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虽然,大多数中国产汽车的质量还确实不够国际水准,但其生产的数量却是十分巨大的。2006年,中国生产出了700万辆小汽车和卡车。
最值得关注的是:在地球的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雄心壮志一非常多的雄心壮志。
十年前,谁会想到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会成为下一个现代或者丰田呢?当然这可能还需要10到15年才能实现,但奇瑞、上汽、一汽大众和长城已在认真规划着走上世界舞台。
不过,虽有雄心,这条走向世界的道路将困难重重。车的质量需要提高,体系需要创新,还要建立全球范围内可以信赖的销售和售一后服务网络。而与此同时,全球市场上的汽车产量已经过剩。
不久前,我同时试驾了奇瑞最新款“酷越”和本田Odyssey。从外观和功能数据上来看,“酷越”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那款漂亮的日本多功能车的启发。
驾乘感受上来说,“酷越”非常不错。没什么噪音,2.4的发动机动力足够强,操控陛好,车内空间宽敞,有七个座位、一些设计精巧的折叠部位、气囊和时尚的外观。在很多方面,可以说,奇瑞这个位于芜湖的尚属年轻的国有汽车制造商干得很漂亮。
再看看Odyssey,你会发现,尽管也有不少可以提升的空间,但在细节上仍然胜过“酷越”。两种车都装备自动挡,但本田的挡位操作起来更加顺手。同时,奇瑞的仪表盘乍看起来比较呆板,而Odyssey各种细部的设计要好出很多。
这个对比的结果并不让人吃惊:“酷越”还仅仅是奇瑞参与现代汽车家族的第一次认真尝试。况且,它的性价比相当不错:要比odyssey便宜10万元。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一场棋逢对手的竞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试驾是非常有趣的经历。奇瑞和本田的专卖店我都曾去过,都位于上海郊外富裕地段的大道上,相隔数百米远,都有巨大的展示厅。但这样豪华的汽车展示厅却似乎并不想让人买车。
在本田的代理商广州永大的专卖店,销售人员告诉我,只可以试驾一公里。一公里,这是什么试驾!奇瑞甚至都没有一辆专门的展示车,销售人员给我试驾的是一辆已经售出的车。而且这辆车的公里计数表已经剥离,我们中途还不得不自掏腰包加油。我想说的是一汽车销售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提高。
让我们姑且把这些称为中国汽车业有待解决的“成长烦恼”吧。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至少是长城公司的售后服务一直在提高。这是我从自己的驾车经历中感受到的。
中国汽车业的领军品牌正决心通过国外资金和政府支持让自己达到国际质量标准。非常有可能,其中的两三个中国品牌会在未来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名字。因此,做好准备吧。我会这样告诉我欧洲的朋友:有一天,你们可能也会开着长城、荣威或者奇瑞,没有人会大惊小怪。毕竟,20年前谁听说过现代或者起亚呢?
(作者为荷兰《人民报》驻上海记者、《亲历现代中国》(Adventures in Modem China)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