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思
改革开放前,“国家利益”的概念曾经不容探讨,而今却成为不可缺少的政治坐标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问题研究在中国成为一门迅速拓展、吸引公众注意的显学。
国际问题趋热,一方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融入世界,国际事务与我们的国家利益、甚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日趋密切;另一方面也是解放思想的具体表现。国际问题学者王逸舟在书中提到,改革开放前,“国家利益”的概念曾经不容探讨,而今却成为不可缺少的政治坐标。这个例子形象地说明,二十多年思想解放的路径,在国际问题研究中也能一窥端倪。
最大的思想解放体现在我国学者对当代中国外交的研究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前,学者们对当代中国外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很少发表意见。研究国际问题的中国学者多是从研究中国以外的国际关系起步的,除了公开文件资料,学者们缺乏关于中国外交的其他信息来源,只能从海外书刊和解密的外国官方文件中得到资料,所谓中外关系研究,更多探讨的是外国对中国的政策和观点,或局限于一般的历史陈述。那时候,中国外交决策过程相对集中,相对封闭,没有咨询社会上的专家学者的迫切需要,也没有这种传统和机制。
近20年来,上述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议政从政的传统,战国时代的纵横家很多出身草野,却能决定大国外交的走向。当代国际问题的研究者更不缺少经世致用的参与感。随着国内思想的开放、国际交流的增加,一批学者不仅对国际事务发表评论和著述,也开始就当前中国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国际讲坛、书刊和媒体上有关中国外交的话题被外国人垄断的不正常现象,逐渐得到了纠正。
国际问题学者对现实政治的关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有关党政部门指导、鼓励和咨询的结果。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有若干次涉及国际问题,请有关学者进行讲解。外事、国防、对外经贸决策部门注意拓宽思路、广开言路,通过座谈会、委托课题等方式,同学术单位、研究单位沟通。在一些不公开的咨询活动中,政府部门总是鼓励学者畅所欲言,甚至有意邀请一些持不同观点、不同视角、不同知识背景的专家相互切磋,以达到百家争鸣、集思广益的目的。
从本书收集的公开发表的论文中,不难发现,在符合国家基本政策的前提下,国际问题的言论有相当大的弹性空间。比如,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是,历史上有没有大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先例,中国在强国征途上能否避免其他大国的暴力阻挠,学者们可以各执一词。又如,中国面临巨大的安全挑战,要居安思危,大力加强国防建设,同时国防建设同经济建设必须协调发展,这是大政方针。但21世纪初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究竟是越来越严峻,还是有所改善并且将继续改善,学者一直在探讨。(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
(《中国学者看世界:中国外交卷》章百家.时殷弘、秦亚青等著、牛军主编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