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和语识的关系辨正

2007-01-19 06:16赵东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6年6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比喻

赵东阳

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是容易理解的,把知识分为现象知识、概念知识和原理知识也是容易理解的,因为这两种分类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而且根据分类的标准,这些知识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确实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可以作为不同的知识类别而存在。但是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或者无意识的知识和言述性的知识就很“玄妙”了。正是这种“玄妙”引起了语文教学理论界,对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深刻的探讨。但就目前理论界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概念的译释情况来看,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所以作这种概念上的区分,不是为了哲学上的思辨,而是因为它对语文教学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1,语感和语识(言述性语言知识)是一类知识但处于不同的状态。

语感是一种隐性知识,语识是一种显性知识,这已经无庸置疑,已经被语文界公认。关于“隐性知识”,英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是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他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譬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拥有的知识”。就这类知识的隐性形态而言,隐性知识是“尚未言明的”、“难以言传的”、尚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因此,隐性知识,又被成为“缄默知识”。所谓“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了的知识”,又称为“言明的知识”。

“在许多情景中,隐性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内核和内容。而显性知识只是在内核上赋予了可以表述和转达的外型。”波兰尼强调:“我们全部的言明装备都仅仅是一个丁具箱。”

因此,所渭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这“两种”知识,应该是一种知识,因为除了分类的标准——知识存在的状态之外,它们的内容和存在形式都是一致的,只不过存在的状态不同而已,或者处于缄默状态,或者处于外显状态。隐性知识的实质内涵是知识处于隐性状态,全称为隐性状态的知识;显性知识的实质内涵是知识处于显性状态,全称为显性状态的知识。

语文知识中的“语感”,即隐性状态的语文知识,而“语识”,即显性状态的语文知识。比如:“比喻”这一知识点,许多学生在认识“比喻”的概念、用法和作用等知识之前,就已经通过大量的读写领悟到了“比喻”的内涵和作用,并且在实际的说写中能够运用它,只是无法用语言把“比喻”的内涵、作用和用法表述出来。但是,无论这之前,还是这之后,“比喻”就是“比喻”,绝不会成为两类知识。语感和语识是一类语文知识,只不过处于不同的状态。

2,语感和语识是一类知识但拥有不同的表征。

语感的表征是一种能力。语感作为隐性知识,由于它未被言语表述,它在个体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是对语文知识的无意识的把握和运用,因此它的表征是一种能力。正如波兰尼对“隐性知识”的表述,它是“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拥有的知识”;也正如耶鲁心理学家斯腾博格所指出的:隐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

语识的表征是语言符号——文字。人们运用语言符号,对语文知识进行编码、加工,使其成为可以被言述的知识。

语感和语识的表征虽然不同,但表征的实体相同,都是语文知识。因此语感和语识是表征不同的一类知识。

3,语感和语识是一类知识但处于不同的认识过程,

波兰尼有一个著名的命题:“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够说出的多。”他说,我们能够从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张脸中认出某一个人的脸。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如果运用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瑞博的“内隐学习”理论来分析。问题就简单了。瑞博认为:内隐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无需有意安排,也无需显性的操作规则;内隐学习的本质是无意识性的,它所获得的知识难以用语言来表述。根据瑞博的理论可以得知,波兰尼命题中的“认出”,不过是源于认识过程的“无意识”的识记,由于在认识之初,没有“有意识”地去分析、记忆这个人脸部的特征。因而无法说出认出这张脸的原因。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说,隐性知识就是指在认识到这种知识的概念和原理之前,个体对这种知识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掌握,并且在行为中能够运用它。因此,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区分,是一个认识过程的区分。一个是无意识认识过程,一个是有意识认识过程。在这两个认识过程中,同一种知识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隐性状态和显性状态。知识本身没有区别,只是个体在不同的认识过程对这种知识的认识,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有所不同。人的认识过程就是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默然”到“言明”、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同样,语文知识中的语感和语识也处在这样的关系中。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由“默然”到“言明”即由语感到语识的过程;语文能力的提升过程,是因语识的理性介入,语感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许多学生对“比喻”这一知识点,能够领悟它的内涵,并且能够自由地运用它,但就是说不出其中的原委。这就是因为学生对“比喻”的领悟,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习得的,是一种感性认识。如果教师能够适时介入理性化的“语识”,学生对于“比喻”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表达和纠错能力,就会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对“比喻”的自我学习。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可以得出结论:语感和语识是一类知识。但是,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学实践,都把语感和语识作为两类知识来处理,并且为语文教学到底该侧重教“哪一‘类”知识而争吵不休,所谓的“语感教学”也因其对语文知识的排斥而无法找到合适的可操作的教学运行机制,造成了语文教学的混乱。为此,很多语文界的研究者急呼——语文教学需要新的知识观。但在新的知识观中,只有认识到语感与语识的共同本体性,语感才不会被神秘化,才会正确认识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才会建立起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念和有效的语文教学机制。

[作者通联:河北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比喻
比喻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