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一新生学习适应性的问题研究

2006-12-31 02:57廖成巨廖旭光杜全学
物理教学探讨 2006年23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班级教育

廖成巨 廖旭光 杜全学

1 前言

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在我国,初中教育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是普及教育;而高中教育则是提高教育,是为高校以及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教育。两种教育教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初高中学生在知识能力及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初中义务教育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对比较低,学生的压力不大,学习相对比较轻松,加之不少人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偏差,出现不少误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非考试教育,素质教育就是非升学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活动,素质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学生从初中学习过渡到高中学习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情况。

学生进入高一,年龄大都在十五六岁,生理心理特征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状态,幼稚性和自觉性交织。学生进入新学校,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让其增加了许多新鲜感;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学习任务,新的学习方法也给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内容多了,学习的难度加大了,教学的要求提高了,而大部分学生在心理、学习、交往等方面还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变化,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在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走了许多弯路,甚至在学习上出现较大的滑坡,产生情绪低落、厌学弃学等现象。

如何从初中普及教育过渡到高中提高教育,如何使初中学生能尽快地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是目前很多高一教师较困惑的问题。为此,笔者将对高一新生学习适应性调试问题作一些粗浅的研究。

2 高中教育教学的特点

我国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都是基础教育,高中是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尽管都具有基础性特点,都强调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但初中教育是带有普及性的义务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而高中教育则在于,一是为成长为合格的劳动者打下基础,高中毕业生大部分将走向社会,从事一定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二是为接受高等学校教育打基础,因此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这就是目前所不能避而不谈的应试教育。所以高中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教学特点。

首先学习方面,高中教学学科内容多,知识量较初中大,教材比初中厚,课文比初中长,知识涵盖比初中广;知识要求难度大,讲解的深度也较初中深;学习进度快,往往在初中要两三节课完成的任务高中一节课就要完成;各科综合性、系统性较初中强,学科不再是单一的知识,各学科间的渗透性强;对能力的要求也较初中高,尤其是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

高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求更高。教师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对学生作具体细致的要求,告诉他们每一个环节应该怎样做,而是要求他们去独立完成任务。让学生从以前的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记为活用,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其次是生活管理方面,学生的年龄增大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应该增强了。在生活管理方面要求学生能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教师要成为生活管理的指导者,不能再像初中生那样,扮演保姆兼母亲的角色,学生进入高一就得学会在生活上独立自主,不能事事都找老师帮忙解决。

再次是师生关系方面,孩子长大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不在了,以前那种高高在上的指挥官形象不再有效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对自己的地位要求高了,教师应把学生放到一个平等对话者的角度,才能与学生很好的交流。

3 高一新生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3.1.1 “自我中心主义”思想严重

存在这种思想的大都是初中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这部分孩子在家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小皇帝,从小被父母或长辈娇惯;在学校因为成绩好,或者表现优秀,成了老师的宠儿,同学的榜样,因此优越感特别强,由此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思想。在家是大人围着自己转,在学校是老师同学围着自己转,成就感特别强。升入高中,这部分学生往往以为还是原来那样,处处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疏不知,到了新的学校,比自己优秀的学生大有人在,还是像原来那样以自我为中心,往往会给自己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笔者班上一位学生杨某,开学没几天,就主动找到我说不想学习了,想放弃学习。其原因是进校一直感到很压抑,生怕学习跟不上,特别是外语课,老师讲得快,口语又听不懂,心里特别紧张,非常担心,几次听写单词都出错,老师要罚重抄作业,越是紧张又越出错,所以情绪非常低落。以前在初中从未出现过这种现象。跟老师交谈的时候他说真想放声大哭,情绪特别激动。另一学生曾某也是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进校是班上第二名,可在纪律方面表现欠佳。找他谈,他说:“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其他那些表现之类的东西有什么关系?我们初中老师就是这样说的。”比较放纵自己,导致表现较差,成绩也受到影响。

3.1.2 自卑心理较强

有这种思想的学生主要是初中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侥幸升入高中或者是通过其它途径进入高中的。进入高中学习后,由于高中教育教学的要求较高,学习任务较重,因此心理压力特别大,自卑心理特别强。在课堂上表现为不大讲话,课堂不活跃,课后不敢提问题,信心不足。孤独感比较强,人际关系不和谐。

3.1.3 意志薄弱,心理不稳定

由于年龄阶段特征,学生承受能力还比较小,考虑问题还不够成熟,意志品质还较薄弱,经受不起一些挫折。初中成绩优秀者,进入高中原先的遥遥领先优势不复存在,原来是班干部,现在变成平头百姓,众星捧月的感觉没有了,落差太大,一部分学生难以摆正心态,因此就容易自卑自怜,自怨自艾。更由于部分学生初中阶段可能是在离家不远的学校上学,长期在家里生活,现在离开父母,过学校集体生活,很多事情都靠自己去处理,而很事情都从零开始学,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情绪低落。经常为一些琐碎的事而烦恼,心理不稳定,表现为男生好冲动,女生内向,缺乏自信。

在访谈中一个学生这样写到:“我初中一直是在家里住,从没有住过校,对寝室的卫生纪律等管理很不适应,所以往往会做一点违纪的事,这都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违反的。比如清洁做不干净,我也是没办法的,因为我在家从没有做过清洁。被子在家从没有叠过,我有什么办法……”

3.1.4 逆反心理较重

(1)从年龄特征看,处于生理变化的高峰期,生理成长快,十五六岁的年龄,可心理的成长还处于幼稚阶段。自以为长大了,是大孩子了,有自己的见解了,可实际认识水平还很低,想独立,而认识有偏差,因此往往与老师对着干,产生极大的逆反情绪。

(2)初中行为习惯差,靠父母或拿择校费进入学校,进校仍然保持原来的行为习惯不改,产生逆反心理。

(3)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家庭原因形成逆反心理,进入高一又得不到教师足够的关心,产生极重的逆反心理。

(4)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出现两个极端,一是仍把他们当着不懂事的孩子对待,事事都管得过细,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一是把孩子当成成人看待,总认为都这么大了还不懂事,不恰当的批评,导致学生的逆反情绪。

3.1.5 受社会环境影响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人际关系网络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的思想遭到侵蚀,对学习的认识出现偏差。认为读书不是重要的,只要有个文凭就行,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只要父母有背景,有钱,到时候可以凭关系或是用钱开路,找个好单位。因此进入高一,就存在着混的思想,游戏人生的学生普遍存在。我班一位违反纪律的学生何某在认识中这样写到:“我原来只想混个高中毕业证书,去当兵。我妈说了,到时候拿钱去托人……身为一名高中生,刚刚度过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进入高中学习,本应该在初中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不应该停留在向往大人生活的梦境中,把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习惯带进学校……”

3.2 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 对学习的认识出现偏差

(1)初三学习太累,歇口气。紧张的初三学习是为了考取高中,甚至是重点中学。那个时候父母的叮嘱监督,老师的管教约束,实在是太辛苦了,身体太累,心理压力太大,整天忙于题海,没有时间好好玩一玩。现在目标实现了,重点考上了,父母的心愿也实现了,是该歇口气的时候了。考大学的事还很遥远,何不现在好好享受享受生活?因此部分学生趁机放纵自己。课只要能听懂个大概就行,作业只要能基本完成就行,纪律只要不出大事就行……对自己的要求一放松,学习成绩自然就下滑,纪律遵守也不到位了。长期如此,就严重影响其发展进步。

(2)对素质教育的歪曲理解。一部分学生由于受素质教育的影响很深,却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正确,只学喜欢的课程,不喜欢的就不学;只要听懂了课就行,作业是没必要做的;上课时热热闹闹,不管实效,教师的讲解一概视为满堂灌……凡此种种,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学生进入高一后仍然把这种思想带进学习中来,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有个学生郭某,我在检查他的作业时,发现好几次都没有做。问他原因,他说:“我发现这些作业没必要做,因为我听懂了。不信你可以问。”当我就作业问他几个问题,他又不能准确的说出来。他又说:“这个社会只要有专长就行了。我很喜欢玩电脑,电脑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了,好多大学生都比不上我呢!所以我就只想玩电脑,其它的都不想学。”

3.2.2 对成绩要求过高

初中学生成绩分值较高,是因为大部分试题难度不大,且测试内容大都是课堂上讲过的。进入高一,几次测试下来,发现分数降低很大,远不如初中时候分数高。学生不明白其中原因,总认为自己成绩下降了,于是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怀疑心理。部分家长不了解学校教育的特点,对学生的分值要求也停留在初中分值要求上, 给学生施加压力,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否定或者对教师的教学否定。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了一些心理上的负担,产生厌学弃学情绪。

3.2.3 学习方式方法的不适应

初高中生不论认知水平、思维特点、知识结构等差异都很大。高中课程增多,难度加深,知识面拓展。初中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分析问题具有单一性、片面性,而高中学习则要求以注重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方式进行学习,要有更灵活的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因此很大部分学生不能尽快的适应,仍然停留在初中的层面上,被动的学习,机械的记忆。

3.2.4 对学科认识的偏差

学生从初中开始,由于对某些学科学习的困难,或对某科教师的偏见,对某些学科丧失兴趣,加之家长对学生平时的灌输,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全面发展思想,就有了分科意识,初步形成文理学科的概念,导致对部分学科学习产生偏见从而厌学弃学。

4 适应性调试策略

了解了高一新生存在的问题,找准了诊结,就好对症下药。对新生适应性调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构建和谐进取的班级,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学生进入新班级,都带着希望和梦想而来,每一个学生既兴奋又惶恐,对班级教师和同学都渴望建立一种新型的良好关系。因此,抓住这一契机,尽快构建一个和谐进取的班级,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利于其健康发展的环境非常关键。具体可从五个方面着手:

4.1.1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对于高一新生,班主任一开始就要教育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知道,他们自己应是所在班级的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应该做好,自己也能够做好,不要老是觉得自己是学生,老师是“知识权威”、“管理权威”,学生天生就是老师管的。

4.1.2 选好干部,协助管理。一个好的班级,班干部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不可能随时都在教室,很多时候都得靠班干部的协助,同时,班干部跟学生的距离比较近,最了解学生的情况,最了解学生的心声。利用他们来协助管理无疑是减轻了教师管理的负担,也避免处理问题的被动。一个班级,班干部的威信树立起来了,敢于大胆的管理了,这个班级的正气也就树立起来了,良好风气也就形成了。即使有少数行为不良的学生在班上做一些违反校纪班规的事,也就有人敢于义正词严的批评指责了。

4.1.3 制定班规,严格制度。制定严格细致而可行的班规,让学生明确班级管理的要求,是一个新组建班级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学生才进校的时候,总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以期得到教师的关注,而把自己的不良习惯隐藏起来。他在观察试探教师的管理是否严格是否到位,稍有不慎,让其发现有机可乘,这些习惯就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一开始就拿出严格的制度,震慑住学生。同时对那些表现出来的问题要抓住苗头及时妥善处理,使其他有问题的学生行为习惯有所收敛。

4.1.4 奖优罚劣,树立正气。良好的班风班貌就在于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生的正义感强。教师应在树立班风正气上下功夫。凡是学生,对有好表现的典型应及时表扬,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并发动大家向他们学习,使有好行为习惯的同学感到自豪感,使其他同学对他产生羡慕感。久而久之,其他同学也就效仿学习,正气就树立起来了。当然,对于那些行为习惯差、集体荣誉感不强、经常违纪的同学要给予应有的处罚,以规范其行为。

4.1.5 责任明确,协作进步。班级事务如清洁、值日等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应尽量细化到具体的位置及范围,不能大而化之,模棱两可,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而且要持之以恒,以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的作风。当然在落实责任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同学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通过以上措施,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促进其发展。

4.2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4.2.1 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变“绝对权威”为知心朋友。孩子处在生理变化、智力发展、思维创造等的高峰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独立见解,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心理上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对其采取一些简单的批评是无法达到教育目的的。唯有与他们以心换心,做知心朋友,才能深入内心,了解其思想变化及困惑。让学生把教师当朋友,让他们有什么心思有什么困惑都愿意向老师讲述。

4.2.2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公正是学生信服的条件。班级管理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处理棘手的问题,处理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凭个人的好恶主观臆断,或凭与学生的亲疏随心所欲。唯有公平公正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尊重,在处理过程中才不会导致学生的反感。当然也不可能绝对的公平公正,如遇上难以平息之事,事后要作妥善的解说安抚工作。

4.3 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进入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学习成绩一般都不错,但大家在新的较高的起跑线上起步,竞争更激烈。环境的变化,课程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使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容易产生自卑感。因此,教师就需要教给学生自我激励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与班级同学交往,同时让学生作好吃苦的准备。高中学习要面对的是高考,压力特别大,要做好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准备。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重新给自己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有一个好的心态面对自己的高中学生生活。

4.4 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4.1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科学合理,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好高骛远。既要有长远目标,也要有近期计划,还要有具体措施,使学生能按部就班的落实,循序渐进的发展。让学生每走一步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成长。同时严格要求学生要学会自我控制,对自己制定的计划、目标要保证完成,不能拖沓。

4.4.2 教给学生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比如课前预习法,课后复习法,上课听讲做笔记法,阶段章节总结归纳法等等。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 结束语

学生进入高中,不论生理、心理都日渐成熟。教师的教育教学应从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入手,使他们能主动自觉的投入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能。当然,高一过渡是关键,能否平安顺利的使学生从初中学习过渡过来,是学生高中学习阶段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也是学生能否继续终身学习的关键。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深感高一教育教学重要性和难度,因此每接到一个新的高一,心里总是充满紧张和惶恐,生怕稍有闪失,影响后面的教学,影响学生的发展。不过,每当开学迎接一张张稚气未脱、陌生而可爱的笑脸时,心里又充满激情和兴奋;每当一个个孩子逐步走向成熟,学习逐步上升,跟老师同学处得非常融洽时,心里又充满了幸福和安慰。

参考文献:

[1]薄黎明.素质教育的几个误区.教育导报

[2]程继香.高一班主任工作杂谈

(栏目编辑赵保钢)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班级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不称心的新班级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