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引导 训练于无形 实践想象 妙文自天成

2006-12-29 00:00:00相长荣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6年8期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巍巍高山,那习作教学则是高山中无限风光的颠峰,既令人向往又让人望而却步。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迷人又恼人的习作教学。
  
  一、习作及其地位
  
  1.习作的概念
  习作就是学习写作。写文章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写话,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第二、三阶段为习作,通常指小学阶段的三至六年级、第四阶段才是写作。
  
  2.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1)习作二分之一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无疑,习作是占二分之一的地位。
  (2)习作能力四分之一说:课标上写作能力和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三大能力平分秋色,成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四大支柱目标之一。
  无论是二分之一说,还是四分之一说,都道出习作教学的地位。习作既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又是学生的语文能力一个重要的标志。可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正因为习作如此重要,我们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方面使尽浑身解数,力求能有所成效,我也同样如此。下面就我的一节习作课来谈谈我自己的习作教学。
  
  二、我的一节习作教学课
  
  教材上的习作提示:
  每天,你的大部分时间在校园里度过。你们的校园,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也许仅仅有几座房,几棵老树,不管怎样,校园生活已经跟你的童年生活融为一体,一提起校园,你会感到格外的熟悉和亲切,再把观察到的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要把内容写具体,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分析一下,这是一篇写景的习作。对于刚上五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些难度。如何让同学们不必接受呆板、枯燥的教条的灌输,还能心领神会地理清习作顺序呢?我想,课堂如战场,只要知已知彼,就能百战百胜。鉴于五年级学生刚好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阶段,加之我平时的训练积累情况,我确定了本课习作教学的方法就是“激情引导、实践想象,”流程分为四大板块。
  
  1.巧设“陷阱”,引发激情
  古人云:“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做”,此乃真理,习作教学中激情是首要的。
  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陷阱为导人,不过此陷阱有利而无害。陷阱的诱饵就是一幅樱花图。色彩艳丽,颇有韵味。学生一看便大叫“哇”,异常兴奋。我趁热打铁,请同学说说你看了最想说的一个词,同学们积极踊跃。什么红粉飞飞、绿树红花、樱花烂漫、鸟语花香……后来发展到说感觉的词语:心旷神怡、亲临仙境,景色怡人,已经由表及里了。看到这里,我心中暗喜,于是我接下来说,请大家看图写一段话,一部分同学没有信心,我说:如果实在不会写的只回答我三个问题就可以了,1.这是什么地方?2.它什么样?(可以借助比喻)3.给你的感觉如何?马上来了精神,“这个好写,简单!我选这个,”我差点笑出来,他们又中计了,只要有信心写就没问题。过了一会,再看他们写的。
  ——今日来到樱花岛,只有樱花和小草。没有别人来干扰,一阵风儿吹过来,樱花香味满天载,闻了就会倒下来。
  ——花朵红艳艳的,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好象千万朵红云从天空飘落到了树头上,让人非常陶醉,仿佛置身在粉红的轻纱薄雾中。
  ——这是一个令人沉醉的樱花园,樱花有着迷人的颜色,千姿百态。那樱花红得让人陶醉,如同你的伙伴在向你絮絮低语;那樱花红的可爱,像那刚出生的宝宝向你微笑;那樱花红的鲜艳,像那漂亮的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它让我感到世界都美了起来!
  看了这些片段描写,大大超出我的预期目标,也许他们的想象有点离谱,也许他们的语言稍显稚嫩,也许他们的文字还要进一步推敲,但单单那份想象,已经让我们大为欣喜了。我的心里更有底数了。我读了几篇后,课堂上的赞叹声、笑声迭起。我趁热打铁,说干脆举行一场比赛。接着又如法炮制了一幅蜜蜂采蜜图,着眼于细节的描写。通过这一环节,在无形之中提炼词语、整体感知和细节观察目的已经达到。再看看同学们那摩拳擦掌的样子,就知道已经点燃了写作的火种,激起了写作的欲望。下一步我就是要“诱生”实践。我同他们说,我们的校园也如此美丽,调动你的眼、手、耳、鼻,再次感受校园美丽吧?
  
  2.看闻听触 实践想象
  来到校园,为了避免学生的习作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我又使了欲擒故纵的小伎俩。让他们选择,是跟我一起看?还是自己选择同伴?结果,没有—个跟我走的,这正合我意。只见他们兴致勃勃东瞧西看,有的闭着眼睛在用力地闻,有的几个人用手去环抱大树为其量身,有的在操场的草地上打滚,有的坐在石椅上一幅陶醉的样子,还有的拿着本子写写画画的,时不时来问东问西。看到这些忘乎所以的情形,我对《文心雕龙》中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有此情,还愁文吗?至此,我教学流程中的两大重点已突破,下面不用我说,他们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了。
  
  3.放开手脚,畅所欲写
  《课标》中也曾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实地观察回来后,我就说:学校的一景一物都可以自由写,把你的观察和想象写下来。老师还给你们一个特权,就是可以自拟题目,好不好?他们都不约而同的举起手来欢呼:“耶!”其实原本题目就没有严格要求,只是经我这么一说,又让他们有了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利用这种微妙的心理,顺水推舟,学生自然变被动为主动。权力下放以后,他们一齐奋笔疾书完成文章。
  
  4.多元评价,赏识鼓励
  评价方面我采用的方式是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赏识为主,放大镜找优点,习作一交上来,我就用放大镜扫描。
  (1)赏识
  首先,看他们的作文题目就各有特色,例如《校园的四季》《园中树》《众仙园》《感觉与景》《我爱足球场》《榕树——我的朋友》……简直让我陶醉了。
  其次,他们的写作思路和写作顺序更是让我刮目相看,主要有四种,有的以树的种类为顺序,有的按照四季来写,有的按照地点的转换来写。更有奇者,是按照感觉为顺序写的。整个一个立体的校园!
  第三,他们文中的观察细心,想象奇特和富有哲理的语言真是让我感到震撼。
  ——树木们的外衣都变黄了,花儿也成了老妇人,秋天对于有些人来说,不仅仅是冷酷无情的,还是多愁善感的。
  ——没有人的乒乓球台好寂寞,只有晒太阳的份,真可怜。
  ——旧教学楼象一位温情的母亲,默默地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同学。
  ——春天,微风吹过我的脸蛋,我笑了;吹过了棉树,花开了;所到之处,生机勃勃,美丽极了。
  ——那棵小叶榕,在微风吹拂下,那粗壮的树枝在微微摇摆,如同一个娇小的姑娘在翩翩起舞,如同一位年迈的公公和蔼地向我们伸出那粗糙的手臂,又好似一名年轻力壮的年轻人要抓住奔向美好前途的每一缕时光。
  ——无论寒冷、炎热,都穿着梦幻般迷人的纱裙,那嫩绿的蚕丝缎带,轻轻舞动,在夏天为我们送来了凉爽,在冬天为我们驱走严寒,在春天为我们带来了溢满花香的欢乐之歌,在秋天为我们跳了一支盛满果香的华尔兹……
  ——林荫道的景色虽平凡,但我却喜欢,喜欢这种平凡,林荫道上的味道虽清淡,但我却喜欢。
  我把自己市视文章所得的的美妙感受分享给学生,朗读范文。把作文本发到学生的手中,同桌交换,也同样让他们从这三个角度来阅读,进行评价。把独特的构思、好的句子大声读给同学们听,最后,找找不足之处,与同桌商议,进行修改。使学生提升对文章的鉴赏—评价—修改的能力,也让这个能力再反作用于他们的习作。最后,将部分优秀作品定为“灵感本”,由同学展览并传阅。此节习作至此结束。
  回顾本课的教学,课堂的开放、思维的训练、热烈的气氛、投入的体验、自发的写作,无一不成了习作的摇篮,在这个摇篮里,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流淌出来的,这流淌出来的文章就是对教学的最好的检验。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以人为镜,可知得失。经过了这次习作教学课,我还要补上一句,以学生习作为镜,可知教学之成败。习作教学中,只要精心给孩子一份表达的激情,用宽容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用欣赏给孩子一股创作的动力,他们定会还给我们一份惊喜,一个奇迹,从中,我们就会真切地感受到妙文天成不是神话!
  (责任编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