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浅谈

2006-12-29 00:00:00屠燎原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6年8期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处在怎么样的位置呢?古时,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今,在“新大纲”中,课外阅读是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要求提出来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对课外阅读提出具体量的要求,这在大纲中还是第一次。现在一、二年级小学生正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顶峰时期,求知欲非常旺盛,对于课本以外的读物很感兴趣。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指导,就能使学生终生受益。
  
  一、展示精彩画面,诱导学生阅读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倾向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画面丰富,文章短小,内容完整;②喜欢幻想类的题材;③期待故事结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④喜欢小动物之间的对话……为此,我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除了订阅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儿童读物外,还积极发动学生,采取每人每星期带一本到校,换一本回家的方法,让学生不仅能够少花钱,还能够看到更多、更新、更丰富的书。通过优美的图画诱读和拼音导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祖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又不知不觉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二、朗读给学生听,促进学生思索
  
  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少,阅读课外读物时不免有些障碍,再加上他们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意志力较弱。因此,朗读给学生听,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这一方面,袁瑢老师做得很不错,她能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每天都花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讲故事,使得许多已经步入中年的学生至今还能够清楚地回忆起袁培讲过的“唇齿相依”、“完璧归赵”等故事。为此,我也充分利用读报课以及挤出每节语文课几分钟的时间,声情并茂地讲故事给学生听,以致每节上课铃声刚响,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一双双渴求的目光牢牢地注视着我。听时,他们显得兴趣盎然;听完后,课下又会找到这本书细细地去品味。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随口讲出几个有趣的故事来。更何况,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资源,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通过网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声有色;具体形象的感性阅读材料,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活泼的图像,把学生带人到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去,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三、开展集体活动,注重评价激励
  
  对课外读物,我向学生提出了务必熟读的要求。每周用一节课逐个检查、评价。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水平不同,因而朗读时的长短、难度也各不同,评价时更加注重学生在朗读时比上次是否有进步!根据学生的各自表现,每周评出十名“阅读小明星”,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检查评比的效果也毕竟有限。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我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系列活动,如“春之歌”朗诵会,安徒生故事会等等。同时,我还让学生配以人物表演,使得学生的动作和语言都得到充分、协调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校内外相结合,阅读取得实效
  
  由于小学生的意志力正处于逐步发展时期,他们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因此,我分阶段向他们提出了不同的阅读时间:前一个月,阅读时间不得少于十分钟;到了第二个月,不得少于十五分钟。到后来,实践证明,不用我监督,学生乐于阅读的爱好已经初步形成。然而,学生在校内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毕竟不是很充足,如何使阅读成为学生校外生活的一部分,这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为了使阅读能取得实际效果,我采取了几项行之有效的措施:①开学初,趁收费登记的有利时机,我发给每位家长一封言辞诚恳的告家长书,通过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明了课文阅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还列举了一些课外读物的书目,以备家长购买时做参考。并希望家长尽量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和子女进行“亲子共读”,便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②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校外阅读情况,我建立了读书家庭联系卡。卡的正面是让学生和家长填写阅读过的书目和阅读日期,卡的反面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借以提醒学生把看书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随时摘抄下来,一月一交,以便教师及时了解每位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③此外,我们班还举行了每月一次的以读书质疑、释疑为主题的交流会。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给我们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带给我们的是无穷的启迪。
  (责任编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