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学生对政治课的理解是“死记硬背”,因为传统的政治课忽视了政治学科形象、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教师的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忽视了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学生只能充当“听众”。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模式,如沐春风,无疑给政治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其课堂教学的特点就在于“活”——教活、学活。通过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政治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学习政治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权利。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意见。而面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的评价总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个见解。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畅所欲言,思想活跃,自由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逐渐形成了一种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资源共享、成果交流的良好氛围。
要营造—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是—个巧妙的引入,可以是一段师生精彩的对话,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比喻,可是一个风趣幽默的插曲,也可以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手势或教师的一个眼神,还可以是一次真诚的表扬和中肯的批评,甚至有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也可以。比如,上课时,有学生讲话,不妨给他—个警示的眼神或一个会心的微笑,这样既可以使其明白自己已违反课堂纪律,又让学生感到教师有颗宽容心,还可以不影响其他学生上课,教学不会间断,气氛又和谐,岂不是一石多鸟。如果此时,老师严厉批评他一顿,会让学生觉得丢了面子,觉得老师不通情达理,因此,师生关系可能因此僵化,整个教学气氛会因为你而紧张,这样既可能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又达不到教学效果。当然,这些教学细节不一定都是在备课中全部能打造出来的,更多的是在课堂讨论中,在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中迸射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平时脚踏实地的积累和对每一堂课的精雕细琢。
二、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设问,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融入政治事件中去观察思考,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判断、选择、评价,以得出最佳答案。设置的问题必须是具有“导学”功能的问题,既能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钻研教材,又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可以借助民间故事、诗词歌赋、名言民谚、电视广告、时事政治等素材,运用各种方式设置问题,诸如演绎法、归纳法、扩展法、发散式、辨析式等方法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唤起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模块中《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内容时,通过让学生去找自己最喜欢的中国产品名牌和印象最深的广告词,在妙趣横生、群情激昂的课堂上,又及时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什么,仅仅是广告词吗?一个企业怎样才能使得自己的名牌长盛不衰?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中,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则材料:山东兖矿集团日照比特电子公司、老字号企业北京王麻子剪刀厂、家电零售大鳄国美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的科技馆里的陈列的大铁锤的故事等相关网页或资料,然后设问;“他们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要使企业成功,哪些因素是最关键的?”这样,借助时政图片材料,配以归纳设问,引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开启了学生思维,从而顺利切人课题。
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相互合作中钻研
自主学习要求教师的角色是—个辅导者、支持者、帮助者,而非灌输者、说教者、支配者。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自学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学探究中有所感知,在感知中能够自悟,在自悟中产生疑问,更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比如,针对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教材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阅读练策略,提出了粗读、细读、精读等方法。
在学习《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中,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目标、功能以及人世对我国的影响等问题,学生很头疼,缺乏相应的背景资料,内容空洞难以理解,很难记忆。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为争取“人世”所做的努力,为“人世”条款做了怎样的承诺,“人世”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等领域将实现怎样的改变。其次,了解本市经济的基本概况,尤其是结合本市的经济发展实际,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我们属于什么产业结构,出口和对外贸易占全市的经济总量是多少,引进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情况如何等等。最后,把收集和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总,开展研究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政治小论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先进行自评,总结整个研究过程的不足与成功;然后,通过校园网上的论坛、留言板进行交流,也可向有关媒体(如报纸、杂志、有关网站)投稿,尽量使成果得到最高效的展示。这样,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自我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解决了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记忆问题。
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浅层次问题均可在自学探究中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采用合作互研的形式加以解决。就组织形式而言,一般有三种:一是同桌合作互研。二是小组合作互研。三是整班集体互研。就课堂合作互研的具体方式而言,辩论法、“实话实说”法、讨论法等都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
比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内容时,同学们普遍对适度消费与现实生活的不一致感到十分困惑,纷纷提出问题:“贷款买汽车、住房等商品不是超前消费吗?‘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不是国家正在提倡的吗?我们买名牌不是在促进消费扩大生产吗?”很尖锐的问题,讲大道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于是就分组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许多同学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归纳如下:”适度消费是量人为出,不是赶时髦,盲目攀比;2)“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必须与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相一致;3)青少年应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消除各种消费误区,摈弃各种不科学的消费心理,不随波逐流、不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不超前崇洋、不情绪化、倡导绿色消费等等。
新教材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呈现方式的设计上,均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它所选用的那些富有情节的实例或镜头等作为话题呈现的问题,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仅需要调动教师、学生的力量共同参与,有的甚至还要利用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力量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每一位教师应该积极地去追求,在开放互动的教学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充满民主气氛中,使学生受到熏陶,学会交流、分享与合作。
(责任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