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选择题和简单填充题为代表的“标准型”习题在化学考试中占很大的比例。标准型有利于知识点的覆盖,也便于“客观”地评分,但往往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不利于课外知识的拓展。下面介绍几种新题型,希望能帮助高三同学开阔眼界。
1.应用型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些生产和生活实际包括物质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矿物及其冶炼、工农业生产、合成材料、环境(监测)和人体健康、食品、日用品、科学实验,化学发展史等各个方面。应用型的素材直接来源于实际,被“应用”的当然是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例如:饲养金鱼用的自来水需经日光曝晒或在敞开的容器中放置一昼夜方可使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如有急用,需在自来水中溶入少量大苏打。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大苏打的作用_______。
解析:氯气是强氧化剂,大苏打显然起还原作用,其中化合价升高的是S元素。
2.开放型
以简述和讨论为代表的“开放型”习题对标准型试题构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受标准型试题练的影响,我们甚至已习惯于在A、B、C、D中打勾而不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问题和阐明观点,在没有现成答案待选的情况下,如何准确、简洁、完整、有条理地表述化学原理、实验现象和实验方法目前成了一个新的课题。
例如:假如给你一瓶均匀透明的液体,你怎样确定它是溶液还是纯净物?
解析:注意不要“先入为主”,题目没告诉你液体一定是水或水溶液,也没表示溶质一定是固体。
答:加热蒸发液体样品后,若是混合物,密度或沸点会发生变化。若溶质是固体,加热蒸发后可能会析出。
3.拓展型
课本知识是有限的。学会应用课本知识和化学的基本原理、思想方法去推理和解决新问题是学习的目的之一。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电离平衡、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原理和有机合成中都有大量由已知知识向未知知识拓展的题材。拓展型习题中有些没有给出提示,需要应用已有的课本知识和有关原理;有些带有提示,需要结合提示和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一般来说,拓展型课题对学习能力考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4.综合型
综合型习题分两大类,一是化学本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如无机化学知识和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多种理论概念的综合辨析,实验条件或现象的比较等;二是多学科之间的综合,如化学与物理学或生物学知识的综合等。综合型的能力要求自然比单个知识点的题目高,也是符合实际需要的。
例如:将少量固体甲投入液体乙中,充分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物和一种难溶于水且在空气中可燃的五色气体产生。甲和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mg src="https://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zxjy/zxjy200606/zxjy20060650-2-l.jpg?auth_key=1735227588-1732685434-0-bc2d352c06431146ae6a635d8e3bbd08" hspace="15" vspace="5" 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