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机会均等

2006-12-22 06:42李少萍
中学理科园地 2006年2期
关键词:学业公平机会

李少萍

“教育机会均等”是学校教育制度正式形成之后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从1949年以来,一直在为实现教育民主化而进行不懈地努力。例如确定“为工农服务”的教育方针;颁布“向工农开门”的学制;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推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但是,真正对教育机会均等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是从199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

教育机会均等就是教育公平,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第一是教育的市场公平,这是一种使教育效率达到最大化的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第二是教育的社会公平,也称之为财富和收入的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表现为三个层次。

1、起点上的均等

这是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均有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即入学机会的均等。要保证入学机会的均等,首先要有法律的保障。中国政府早在1950年就提出了普及小学教育的任务,1980年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又进一步明确了20世纪末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中国政府起码在法律上保证了每个儿童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为享受均等的入学机会。不过,在法律上规定的均等人学机会,在实践中未必能如愿。

2、教育过程中的均等

教育过程中的均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客观因素方面和主观因素方面。客观因素方面主要指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师资的配备、物质条件的配备和教学内容的提供。师资的配备要求不同地区或是同一地区的不同范围内处于同一层次的学校、年级,应配备同等水平的师资。物质条件的配备主要指学校内的各种设施。例如学校建筑物的数量和质量、实验室的配备、教学仪器的达标程度、图书馆的藏书量及设施,所有这些物质条件,各个学校应该基本相当。教育内容的提供是指:学校教育的内容要能够促进所有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发展,而不只是有利于一部分学生的发展。主观因素是指,不同家庭背景出身和不同天资条件的学生。在学校期间都应受到教师的同等对待,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平等教育机会。

3、教育结果的均等

教育结果的均等,即指学生走出校门时获得相同的学业成就,从而使不同家庭背景出身的学生、不同地区的学生、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起点上的差别得以消除,实现“实质上的平等”,这是教育机会均等发展的最高阶段。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要想达到教育结果均等的理想,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即使做到了起点的均等、过程均等,也难以实现结果的均等。我国的现实所表现的更多是教育结果的不均等。有学者经过分析发现,出身于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其学业成就也有很大差别。家庭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较好的学生,其学业成功的机会要大于家庭经济和文化条件较差的学生。男性学生学业成功的机会也大于女性学生。

根据上述理解,再对照近年来的一些调查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我国教育公平状况确实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性别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受教育机会不仅存在巨大差异,在某些方面这些差异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为进一步促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性别之间的教育公平。需要确实树立新的发展观,树立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教育发展观和教育政治观,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使先进的思想真正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

二、从进一步促进教育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角度,笔者分别提出以下建议

1、逐步实现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使所有适龄青少年都能受到九年基础教育。在免费的前提下,强化政府和公民个人的教育义务。在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同时,要根据各地的财力和教育负担,合理确定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的比例。

2、通过多种政策和制度,使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各方面都基本相当(包括办学经费、师资水平、设备条件和教育内容),而且更加强调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天资条件的学生,在学校受教育期间都应受到教师的同等对待,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应有均等的师生互动机会。

3、对广大的教育不足地区和儿童采取“补偿教育”措施,使来自社会经济不利地位的学生有得到补偿文化经验不足的机会,从而取得理想的学业成就。

4、国家应加强财政、金融等宏观经济政策。促进西部地区、穷困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应减轻农民负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应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5、不但在入学方面有了形式上的平等,还应当使不同社会出身的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变得聪明,为此还应当在学前教育机构或学校中更加突出平等。向每个儿童提供使个人在入学时存在的天赋得以发展的各种机会。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推动农村教育工作,国务院于2003年专门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并制定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加速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国家加大了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力度。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措施:2004年要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使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中央财政将为此投入100亿元;继续实施第二期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中央财政将投入60亿元。这些制度、政策和措施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业公平机会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没机会下手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成长的机会
给指甲贴一个机会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