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诗出自《诗经·小雅·采薇》,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诗人用杨柳这种意象成功地渲染了当时的气氛。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后来的文人墨客纷纷效仿《诗经》,用杨柳来渲染离别情绪也就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送别多了,柳条也要折尽了。邵谒《苦别离》:“朝看相送人,暮看相送人,若遣折杨柳,此地无树根。”岂止是柳条折尽了,再折下去,连树根也要快折完(枯死)了。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杨柳折尽不要说了,送别人的眼泪也要流尽了。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棉送形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风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
折柳赠别风俗如何形成的呢?
相传战国末年,秦将王翦率兵伐楚,关中父老送至灞上。时值暮春,翠柳低垂,风吹絮落。父老们折下鲜嫩的柳枝,插在出征将士的盔甲上,以示祝吉。后来秦将平燕灭齐,连年出关,折柳赠别逐渐成为送行定式,并随秦的统一普及为全国性的风俗。
然而有关折柳赠别的最早文字记载却是《三辅黄图·桥》:“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此,一般认为此俗形成于秦汉时。
那么为什么分别时要折柳相送呢?
常见的解释是从柳的音义方面来说的。柳的原始义,《释名·释丧制》、《集韵·有韵》都注为:“柳,聚也。”又“柳”与“留”谐音,折柳以赠行人,是借此表达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另外的解释有,折柳赠别是对旅人旅途安全的祝吉。古人视柳树为可以避邪驱鬼的“鬼怖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段成式《酉阳杂俎》载:“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可虿毒。”此外还有清明时节贴柳叶于鬓之俗,称为“柳叶符”,也点明柳的符箓性功能。凡此,均能映证折柳赠别的避邪寓意。行人带上它,可使鬼魅望而生畏,远远躲开,确保旅程的平安。
然而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风俗,有没有它文化品味的解释呢?清朝褚人穫就在《坚瓠广集》卷四中作出了富有哲理性的解释:“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
由此可见,古人“折柳赠别”有其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闫立德,河北省唐海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