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让梦想照进现实

2006-10-18 14:43谌虹颖
解放军生活 2006年10期
关键词:摄影家摄影专业

谌虹颖

“女儿是水做的”这话让我中毒颇深,所以我总以为女子是诗是画,不过,写沈玲,你要硬往抒情上扯,你就非得为自己无病呻吟而脸红。她哪有那闲功夫吟风弄月。沈玲外型至今看起来依然是弱柳扶风的那种,但她和楚楚可怜这类小情小调的词是全然不搭调的。认识她不算短了,她给我许多的不可思议。她瘦削的身子骨和她背着沉甸甸的摄影包风风火火闯九州居然数十年热情不减让我不可思议.她永远是个静不下来闲不下来的人,可居然能把王羲之的《兰亭序》临摹得有模有样,还在某个书画大赛上拿了个奖也让我不可思议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她在摄影这个大老爷们当道,大腕儿如林的行当奋斗多年也没取得专业身份,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而一路被叫停,可她居然愣是路摸爬滚打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她从1980年发表第一幅作品并获奖后便发不可收拾,从省级奖、军内奖全国奖一直拿到国际大奖。发表了上千幅作品,她是全军第一个在北京武汉广州等几大省市举办巡回影展的军旅女摄影家,影展在圈内圈外获得盛誉。可是,她进机关成为专业摄影干事的梦想却因种种原因而屡屡搁浅,从放映员到医院助理员,后来命令下到某训练大队教员,人嘛,始终是没着没落。可她还是那么有滋有味地当着她的业余作者,更要命的是遇到重大场合她还把自己业余的身份忘得干干净净,更忘了该注意自己的“淑女”形象不管不顾地冲到最前面按着她的快门,以至于经常会遭到“那女的谁啊,真能折腾……”诸如此类的责难,但等看到她的照片时,会发自内心地叹一声:确实不一样!

墙里开花墙外红。当我脱口而出时,她是不同意我这样说的。她说让别人听了会以为她在抱怨什么,其实组织对她不错,领导也对她不薄,只是走到专业这条路上来太晚了些,一直到2001年才如愿以偿,不过毕竟也专业了,还高职了。这就是沈玲,懂得感恩,很容易知足。这与她对摄影的永不知足的追求形成了强烈反差。

同样是按下快门,同样运用众所周知的技巧,但沈玲融入其中的情感与灵性是旁人无法临摹的,正如她所经历过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

当她还在母腹,住在上海繁华路段的小洋楼时,当她蹒跚着脚步出入有着重重岗哨的北京总后大院时,当她和双胞胎妹妹打扮得象小公主样抱着洋娃娃坐在国庆10周年的观礼花车上代表全国少年儿童受阅时,她在明媚的秋光里坚信人生就是鲜花笑脸和天安门上太阳升……

然而明天的太阳却没有照常升起。她成长为花季少女时.命运的乌云突然之间笼罩了她.她的天空坍塌了.她的穿着军装让她骄傲的父亲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关入“牛棚”,她从那个光环四射的公主变成了灰姑娘。父亲留给他的是迎着冬日凛冽的寒风穿着邋遢的老棉袄,挑着不胜负荷的猪食,一跛一跛踉跄在泥泞小路上的那个悲凉的背影……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这话用在平凡女人沈玲身上肯定是太夸张了,但苦难和逆境造就了今天的摄影家沈玲应该是没有疑异的。她几经艰难如愿从军,与同批的有着当红家世背景的战友相比她仍是一个灰姑娘。“我什么都没有,只能靠自己打拼。”她什么也没有,只有苦干。一入伍,她就像个假小子一样干着从没干过的繁重的体力活,新兵训练结束,政治处优先挑兵,三个候选女兵中一个比她漂亮,一个比她会朗诵,但最后还是留下了她。“最后一关是把35毫米的放映机架到13米高的三角架上,六七十斤重吧,她俩干脆提不动,我是分步走,先把机器提起来放到腿上,然后用肚子顶到放映架上,就这样,领导说,看不出来啊,就她这身板,风吹就能倒,可这干活的架式应该能扛动100多斤的水泥袋……就她了!”

去年,她邀我为她的组图配诗,同样主题的照片肯定是没少看过,可是她的照片里,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兵一架沉默的战鹰,都让我深深感受到那一份独特的倾注、共鸣和传递,这里有她藏而不露的女性的温情和细腻,有对人性最质朴的关爱和灵性,有一腔豪气中的儿女情长……此时无声胜有声,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的倾诉,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内涵。

每次和她一起参加诸如重大典型宣传、大演习等活动,看着她奔跑的身影我就在内心里涌起一种感动,明白了有一种东西叫执着,执着绝对是种人格魅力,这种力量是可以征服世界的。这是往大里说了,说俗话就是,女人一旦认定了,比男人更加一根筋。

时下的访谈节目在临近结束时总要来一句:请用最简短的话语总结一下某某。此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前些年满火的一个广告。是的——活力28。

沈玲简历

1970年12月在北京入伍专业技术大校

历任:放映员、电影组长、宣传干事、教导员、电化教研室、现任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专职摄影干事、解放军画报特约记者、空军报驻站记者社会职务、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

获奖作品

《窥》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3届摄影比赛日航奖

《生命的卫士》获匈牙利第六届国际卫生摄影比赛金奖

《雨夜的鹰》获第15届新闻摄影比赛银奖

《非典病房的一天》获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摄影艺术奖”

猜你喜欢
摄影家摄影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黄山老年大学摄影家协会作品选登
专业修脚店
摄影家胡小平眼中的锦屏
摄影家罗剑平眼中的锦屏
摄影家杨黎明眼中的锦屏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