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窎
“十五”期间,陕西农民收入以持续增长为主线,农民收入水平在全国及西部地区的位置有所前移,但仍属于中下水平。据全国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4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69元,不足全国的64%,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居第27位(倒数第5位),前移两个名次。在西北五省(区)中位于第4位,高于甘肃;在西部大开发的12个省(市、区)中,位居第8位,高于甘肃、云南、贵州和西藏,比2003年前移了两个位次。
(一)农民收入增速落后于国民经济增速的问题依然突出
表1的统计资料显示,“十五”期间,陕西农民收入按可比价计算,其增速在7%以下,甚至还有负增长现象,而同期GDP的增速不低于9%,两者最多相差9.2个百分点,最少也相差5.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速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差距的存在,一方面,说明农民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民收入的边缘化倾向。
(二)收入结构失衡现象明显,非农产业对农民增收贡献微薄
从表2的数据中不难看出,“十五”期间,陕西省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徘徊不前,不但增加值没当年纯收入多,而且出现了几年减少的趋势,其占纯收入的比重只有一成多,远低于农业收人,其对纯收入的增长贡献非常微薄,甚至还有负贡献的现象。
由于自然资源的制约,生产条件的不足,气候因素的影响,农业表现为风险大、收益不确定的弱质性,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民收入也必将具备增长的弱势性。陕西省农民收入结构中,农业收入比重过大,非农产业收入比重偏低,这种结构的失衡决定了我省农民收入增长质量不高,增速不快,丰年增收、灾年减收的客观现实,这一点,也恰恰是陕西省农民收入与东部发达省份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财政支农力度有限,政策落实还需加强
财政政策对农民增收的推动作用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农资金比重偏低,其增速与财政收支不同步。2003年与“九五”时期的1996年相比,财政支农资金增长了I.2倍,而财政收入增长了1.6倍,财政支出增长了2.4倍;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比重分别从19.4%和10.8%下降到16.4%和7%,换句话说,新增财政收入与支出中用于支农的明显不足。另外,还有财政支农资金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些利农政策落实到位不理想,有难度,如各种补贴政策,乡镇机构改革、乡镇财政、农村教育、医疗保险、农村金融、农村扶贫等多方面惠农政策或改革能否稳健推进,达到预期效果,并且这些政策是否具有长效性,都备受人们关注。
(四)农资及涉农服务价格过高削弱了农民增收效果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增长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产品价格提高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力度,体现出了价格对增收的负向性。这一点在2004年表现得最为突出,据对农民家庭抽样调查,2004年,农民购买化肥价格比上年上涨了23.7%,农用薄膜价格上涨了23.6%,当年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支出比上年增长了28.4%,远高于家庭经营收入和纯收入增速:另外,水、电费及一些涉农服务收费价格也有明显的上涨。生产资料及服务性价格上涨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农民要么减少购买量,从而减少生产投资,直接影响生产后劲;要么保证必要的生产投资,从而直接增大生产成本,抵消收入,降低生产效益。
(五)农民在市场中创收的弱势地位没有改观
市场对农民生产、农民增收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从理论上讲,市场需求决定了农民生产,也就是说市场需要什么,农民生产就应转变成什么,生产跟着市场变化走,才能增产又增收。但在实践中,由于农村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渠道不畅,农民相对于市场,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出现了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滞后,从而造成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成效不明显,甚至失效的结果。
(六)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不高,不利于增收
一是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高中以上程度更是偏低,只占到8%左右,农村教育收费不规范,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提高的新负担。农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九五”时期的1996年,陕西省农村人均文化教育费用支出98元,到2004年,这一支出达到260元左右,增长了1.6倍多,其比重占到当年纯收入的13.9%。
二是虽然采取各种途径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但目前效果还不理想。据农村抽样调查,在外出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只占到三分之一多,没经过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就业表现出盲目性、低效性。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依靠政府组织或中介组织实现转移的只占到8%左右,绝大部分是自发或亲朋介绍。实现转移后的劳动力,在就业、待遇、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工作还需加强。
三是农村人口医疗、社会保险机制缺乏,使得农村看病难的矛盾突出,制约着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据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农民人均医疗费用支出118元,占到当年纯收入的6.3%,比“九五”时期的1996年增长了1.2倍,远远高于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若遇大病,农民更是无从应对,往往造成一病致贫,甚至倾家荡产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