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珍
1665年,一本名为《兀鲁伯天文表》的专著被翻译成拉丁文,欧洲学者惊异地发现,在令人恐惧的蒙古王公中还有一位曾经走在世界天文学前列的学者——兀鲁伯,是他填补了从古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到第谷之间的空白。
兀鲁伯(1394—1449)是帖木儿最疼爱的孙子。他自幼身体孱弱,但对科学的热爱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集诗人、哲学家、天文学家于一身的他,原本梦想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科学。但造化弄人,1447年兀鲁伯继承王位,被迫挑起了治国安邦的大梁。他秉承无为而治思想,在处理朝政的同时,仍然坚持着科学研究。兀鲁伯在撒马尔罕亲自督建的天文台曾被誉为东方建筑艺术的瑰宝。根据前人的描述,它坐落在山巅,外部镶嵌着蓝白黑绿4色的瓷砖。整个天文台是一个三层圆形建筑物,有独特的40米大理石六分仪和水平度盘,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天文台。每当夜幕降临,兀鲁伯就站在大厅里,翘首望天。他在此测出的一年时间的长短与现代科学计算的结果相差极微。
中世纪时,天文学家通常只依据托勒密的天象图进行研究,而兀鲁伯通过自己的观测发现了托勒密星象图存在许多错误。他和一批阿拉伯天文学家在天文台进行了长达30年的天象观察,并在此基础上编著了《兀鲁伯天文表》,这部巨著包括太阳、行星运行表和1018颗恒星的位置表,这是自公元2世纪天文学家托勒密以来,唯一经过实际测量而编制的天文星象图,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不过,兀鲁伯的死也与自己钟爱的天文学有关。当时,阿拉伯天文学和占星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一天,兀鲁伯夜观天象,“天象”显示他将受到晚辈的袭击,于是他放逐了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因恐惧而发动叛乱竟将他杀死,这可能是兀鲁伯天文学最糟糕的应用……
今天,兀鲁伯天文台只留下一座巨大的、由大理石制成的六分仪。六分仪是1/6圆的一个弧,刻在大理石板上,每一度间隔70厘米,曲率十分精确。当年兀鲁伯用它进行了精确的天文计算,有些记录至今还保存在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中。
1987年,前苏联发行了一套三枚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邮票,分别是牛顿、居里夫人和兀鲁伯。由于兀鲁伯当年生活的京城撒马尔罕现属乌兹别克斯坦,所以称他为“乌兹别克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不过,阿拉伯世界同样承认他是自己的科学家。这枚邮票的副联上印的就是撒马尔罕天文台。每一位来访者站在这座天文台上仰观天象时,心中无不涌起对这位帝皇科学家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