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磊
我在澳洲留学,课余在一家小超市收银。别看这家超市极小,柜台不过一尺见方,却让我跟老外打交道多了,以至于自己成了个“老外”。
那天傍晚,我正在值班。接连几天准备考试,我天天看书做作业到半夜,显得有些疲惫,但收钱算账马虎不得,得集中精力,神情自然放松不了。这时来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女顾客,我帮她把东西装进购物袋子,又低头忙其他事了。这位女士拎着东西并没有走,站在收银台外望着我,似乎有话要说。
我抬起头问她:女士,请问您还有事吗?她摇摇头,眼神仍然没有离开我。见我一脸不解,她亲切地说:小姐,你是不是不高兴啊?我说不是的,我没有不高兴。她笑着说,你应该高兴啊。我在想,我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又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她好像从我的表情中读出我的内心活动,用对待家里人似的口吻说,那你是觉得这份工作无聊吗?我忙说没有。她还是不放心,问:为什么你总是显得有点儿担忧呢?
担忧?这又从何说起?我审视自己,对顾客我是谨慎小心的,总怕出差错,脸也许沉着,但也不是担忧吧。这位女士又转过话题说,我来店里几次都看你不那么开心,就想跟你说说话,因为你给别人的感觉不太开心。你不用担忧,我们这里是很安全的!最后她又说,你应该高兴才是啊!
我顿时感觉一种温暖,不由露出了微笑。她也开朗地笑了,对我点点头说,小姐,你这么年轻,笑起来很美的!我发现她的笑容很灿烂,令人想起透明的金色阳光,特别有感染力,让别人面对她的时候也有了好心情。那一天,我一直是笑着的,心情很好。
我明白了,发自内心的微笑缘自于一种人生态度,你的不快会带给别人不快,而你的高兴也可以把高兴带给别人,一个人的微笑不仅属于你自己。是啊,当我们面对着别人,为什么不多些美好的微笑呢!
(选自《扬子晚报》2006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