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2006-07-06 08:40章淑球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4期
关键词:阿Q新课标课文

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些规定为传统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在新课标精神的激励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尊重和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已经成为众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

然而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由于少数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透彻不够到位,错误地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理解成了不加约束。于是在教学中就出现了一种“惟自主化”现象。在这种现象中,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而教师却退居到“观众席”上,只作一个“捧场人”、“旁观者”。对于学生认识上的分歧和争论,教师往往笑而不语,只是一味地组织思考争辩,不形成答案,也不形成共识。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认知,注重了对学生话语权的维护,实际上却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

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尊重,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绝不可忽视。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了教师精当的引导点拨,学生的学习,就常常会处于“云里雾中”,事倍而功半。

那么在新课标环境下,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应该如何体现呢?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退居到了参与者与合作者的位置上。这是符合新课程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原则的。在这个要求下,不少教师开始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感受,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地点头称赞,全然不顾他们的回答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结果使得课堂成为了缺少共识的放马场,一任学生的思绪自由的放飞。

例如,有位教师在上《道士塔》这篇课文的公开课时曾经这样提问:“如果是你发现了藏经洞,你将怎么处理?”

学生稍作思考,然后开始畅所欲言。

学生甲:如果是我发现了,我一定要开记者招待会,让自己成为大明星。

老师:这个想法不错。

学生乙:如果是我发现了,我会把其中一部分捐给国家,一部分留给自己的后代。

老师:也挺好。

学生丙:如果是我发现了,我会把它卖了,然后去建很多的希望小学。

老师:很好。

学生丁:如果是我发现了,我会把它卖了,办一个跨国公司,然后去周游世界。

老师:嗯,也不错。

学生的见解层出不穷,课堂上可谓热闹非凡,教师不停地说着“好”、“很好”、“不错”等夸赞之词。这看起来似乎是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然而面对学生的这些发言,教师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呢?藏经洞里的宝物是国家的财产,作为个人,我们有权利支配吗?在这里,某些学生的想法明显地出现了一些偏差。

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发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良好的品质是教师应尽的责任。新课标第一次将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确立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如果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偏差视而不见,教师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无原则的肯定、一味的叫好,其负面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一味的赞扬也许会使得学生一时高兴,却不能长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的时候,作为交流中的“首席”,教师对偏差部分应该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纠正。促使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得以提升。比如,在上例中,教师应该在让学生发表完见解之后,引导学生懂得:敦煌的文物是国家财产,我们必须把它交给国家,由国家来处理这一笔宝贵的遗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不断地认识自己,纠正自己,超越自己。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本。

新课标规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求教师要相信学生,放心、放手地让学生去实践和体验。于是有的老师就开始对学生放任自流,或让学生自学课文,或在学生没有充分感知课文的情况下随意地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并不做任何的引导和启发。这样的学习势必造成望文生义或囫囵吞枣,因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要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的。有位教师在教《我的空中楼阁》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接着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并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然后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小组交流,各组发表本组的见解。这样的课堂的确很活跃,但由于缺少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该品味些什么,该领悟些什么,学生自己并不明白。十几岁的孩子会用怎样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去鉴赏一个台湾作家数十年前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佳作呢?

我们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知识和生活积累都不够丰富,因而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和文本往往存在着矛盾,课文提供的生活如果高于或低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不感兴趣。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教师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有些时候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要借助于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有专长的教师就要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来补充课文的知识背景、展现文章的语境等。

如教学《阿Q正传》这一课,如果教师不做适当的讲解,就开始让学生活动,学生可能很难领悟小说的真谛。有一位特级教师是这样讲的:“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是为了画出国人的魂灵,揭出其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他笔下的‘阿Q精神是一种丑陋的精神,《阿Q正传》一发表,震惊了炎黄子孙,令有识之士汗颜。这‘阿Q精神,是庸人的自我解脱,是懦夫的自我辩护,是奴才的自我辩解。它,使人失去自尊,甘为奴才;它,使人浑噩麻木,不求进取;……那么,什么是‘阿Q精神呢?请看鲁迅为之所作的画像。”

教师的这一段导入,就为学生学习课文、认识“阿Q精神”做了有力的指引和铺垫,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接下来的学生活动有了目的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内涵。

三、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努力搭建起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相当多的教师在授课活动中,喜欢采用质疑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这种讨论,表面上是每个同学都参与了,课堂气氛很活跃,你说,我说,大家都说。但很多时候,学生的讨论只是表现在语言上肤浅的你来我往,缺少深刻性和准确性。这时候,老师就有责任及时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广度和深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钻研和把握,形成独到、精深的认识,提炼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并对话题的展开做精心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课前预设和课内生成,不断地在关键处质疑,在疑难处点拨。这样,才能够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一篇好的文章,其深邃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往往蕴藏在内涵丰富的字里行间和整体内容的倾向之中,要挖掘其思想意义或审美价值,就必须让学生通反复阅读、理解、体会或整体感知、品味。比如《泪珠与珍珠》这篇文章,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作品,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材料丰富,意蕴深厚。但对于高二的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一组问题:(1)文中的哪一句话使你感触最深?(2)文中的哪一种眼泪使你感触最深?(3)作者是怎样由“泪珠”联想到“珍珠”的? 这三个问题从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到对眼泪所包含情感的理解到对作者所表达情感的感悟,步步深入。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才能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尊重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同时也不能忽视我们作为教师的应起到引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可以忽视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注意适时的收放,要善于抓住时机进行点拨、引导、纠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章淑球 浙江省武义二中)

猜你喜欢
阿Q新课标课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背课文的小偷
阿Q和老A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