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语文课程标准 努力落实阅读教学

2006-07-06 08:40尤益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习惯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从古人读书到今天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阅读,通过文本的阅读让学生入其境,感其情,悟其理,明其法,然后再进行大量的化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那么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应如何落实呢?

一、阅读教学,要始终坚持“以读为本”

教师首先要加强阅读指导:1.朗读要体现层次性,要循序渐进;2.课堂上每一个读书活动的安排目的都应有所不同;3.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4.要借助文体给我们提供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5.阅读理解中,教师应进行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使学生有正确的是非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时,从语言下手,让学生学习语言,揣摩品位语言,让学生得到语感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入情入境”地读书,从而使学生既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关爱,又学到了作者独巨匠心的表情达意的语言技能和技巧,达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二、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应,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体会,但不是在课堂上漫无边际地求新、求异,放手不管。语文学科教学过程和实质,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文本以及课堂上创设的语言环境,在教师的主持、组织和引导下,达到师生与作者和编者之间的语言交流,以及思想和情感的沟通。

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在教学中,一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二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有的教师很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活动,做游戏,要以学好语文为基础。新课标中提倡的是“快快乐乐”学好语文,要在“好”字上做文章,“乐”虽是兴趣,但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而不是为乐而乐。

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要靠长期的阅读培养,具体地说,阅读习惯有下面一些:掌握不同的文体进行默读、放声朗读的习惯;边读边进行“圈点勾画”的习惯;对佳词丽句进行摘抄的习惯;写旁批、读后笔记的习惯等等。学习习惯是一种养成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培养起来的。如果一个教师在学生一入学时就从一点一滴进行要求,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尤益华 江苏省如皋市滨江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习惯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