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伯章
进入2006年以来,由于中国化工生产发展继续加快、化工装置建设如火如荼,中国发展中的化工市场为跨国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和发展空间。跨国公司继续加快投资中国化工产业步伐,投资领域包括:转让专有技术、扩大在华化工生产、提供相关设备和信息技术等,这些投资呈全方位、多领域展开之势。
石化项目技术转让继续加快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独山子投资建设世界级规模年1000万吨炼油及年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为跨国公司转让技术提供了商机。加工哈萨克斯坦含硫原油炼油技术改造工程引进UOP技术将建200万吨/年加氢裂化和300万吨/年直馏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林德公司承揽烯烃联合装置合同,该裂解装置将设计生产100万吨/年乙烯和50万吨/年丙烯,定于2008年下半年投产,合同价值14亿美元,林德公司将提供工艺技术和关键设备。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由二条生产线组成,每条能力为30万吨/年,该装置将采用Univation公司Unipol技术。
据报道,GTC技术公司开发采用选择性溶剂的抽提蒸馏GT-苯乙烯工艺,可从粗热解汽油直接回收苯乙烯。最近,这一技术加快向中国石化企业转让。GTC公司与中石化燕山石化公司签署合同,向燕山石化公司新建的苯乙烯装置提供这一工艺技术。新装置将生产2.7万吨/年苯乙烯,装置定于2007年第1季度投产。GTC公司将为建设该装置提供技术专利、过程设计软件包和工程服务。设计和建设由中石化工程公司进行。GTC公司也为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苯乙烯生产提供GT-苯乙烯工艺技术。苯乙烯新装置将于2007年第二季度投产。原料来自兰州石化公司乙烯装置的扩建。
GTC技术公司还将向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转让芳烃抽提蒸馏回收技术,独山子石化将采用其GT-BTX工艺从建设中的100万吨/年乙烯装置热解汽油中抽提高纯度BIX芳烃,该乙烯装置将于2008年下半年投产。2004年初,GTC技术公司巳将其GT-BTX工艺技术和相关专利提供给了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大连的项目将于2006年投用,将加工100万吨/催化重整生成油进料,属中国最大的芳烃抽提装置。
陶氏化学公司将向天津石化100万吨/年乙烯项目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转妲技术,同时,镇海炼化公司也与陶氏化学公司签订乙二醇项目引进技术合同。天津石化乙二醇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65万吨/年,建成后的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将拥有国内最大生产能力的环氧乙烷单台反应器,年产4万吨环氧乙烷和36万吨乙二醇。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中的乙二醇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65万吨/年。该装置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生产10万~15万吨/年的环氧乙烷产品。
戴维(Davy)过程技术公司则将为吉林燃料醇公司提供工艺技术,用于生产乙酸乙酯。该工艺将使用生物乙醇为原料,在位于吉林的吉林燃料醇公司乙醇装置附近建设5万吨/年乙酸乙酯装置。
多方位投资石油化工生产
据报道,沙特阿拉伯萨比克(Sabic)公司将与中石化组建合资企业,参与建设天津石化联合企业。天津项目包括1250万吨/年炼油厂和100万吨/年乙烯装置,该联合企业将于2008年投产。该项目原拟由中石化与陶氏化学公司组建合资企业,但陶氏化学己于2002年退出。萨比克的加盟将为沙特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新的契机。
德固赛公司继续加快投资中国步伐。该公司在上海漕泾将建设有机过氧化物生产装置,这是该公司在漕泾的第三套生产装置,其他两套是9000吨/年聚酯树脂装置和8500吨/年染料装置。
德固赛公司还将在中国建设一体化甲基丙烯酸酯联合装置,该项目将是德固赛公司计划于2006年一2008年投资21亿欧元(25.2亿美元)中最大的单项投资。该联合装置的核心装置将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装置,其能力约为10万吨/年。投资预计约为1.5亿美元。下游装置将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涂料工业用粘合剂。巳决定在新加坡建设的石油添加剂装置将由中国的MMA联合装置供应甲基丙烯酸酯。德固赛将采用传统的基于丙酮和氰化氢的工艺,或以C4为原料的路线。该联合装置初定于2008年建成。另外,德固赛公司巳完成在长春的聚醚醚酮(PEEK)合资企业中主要股份的收购,将向市场供应高质量PEEK产品。德固赛合资企业的PEEK生产能力为500吨/年。
位于意大利米兰的Uhdenora公司将承包中国二项氯碱装置合同,该公司将向宁夏金玉元化学工业公司供应二台电解槽,使宁夏金玉元化学工业公司在青铜峡的能力翻一番,达到日万吨/年烧碱,定于2006年第四季度完成。Uhdenora公司也将使中国江苏美兰化学公司在泰州的烧碱装置扩能,该项目完成后,将使该公司烧碱总能力提高到16万吨/年。
拜耳材料科学公司近期巳在聚氨酯和聚碳酸酯领域投资7亿欧元,投资地区从美国拓展到中国。该公司现在的项目投资重点是扩大中国的MDI和聚碳酸酯树脂产能,将使上海漕泾的聚碳酸酯能力扩增10万吨/年达到20万吨/年,初期10万吨/年装置巳将建成。扩增能力计划于2007年底完成。投资中最大的部分是用于35万吨/年聚氨酯中间体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l)装置,该装置也建在漕泾,定于2008年投产。拜耳材料科学公司总裁Hagen Noerenberg称,这两套新的世界规模级生产装置的建设,意味着将以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亚太地区持续快速增长的未来需求。
法国罗地亚公司在江苏省镇江新区投资兴建的双酚生产基地,于2006年3初奠基。该项目一期投资为1亿欧元,双酚年产量将达1.2万吨,计划2007年上半年投产。此次投资将通过兴建新的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工厂来进一步巩固罗地亚在双酚业务的领先地位。该投资项目将使罗地亚在全球的苯二酚生产基地由欧洲、北美洲延伸至亚洲。作为苯二酚产品的领先生产商,罗地亚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羟基化技术,产品系列不仅适用于各种领域的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还包括下游衍生物,如香兰素、乙基香兰素、藜芦醚和对苯二酚的单甲醚。新工厂将为罗地亚产品提供很大的灵活性,尤其能够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变化趋势。
由日本三菱瓦斯株式会社、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与伊藤忠富隆达化学株式会社合资组建的菱天(南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甲醇衍生物项目于2006年4月在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美元,采用日本三菱瓦斯公司先进的工艺技术,生产多种甲醇衍生物产品。其中一期投资5400万美元,包括4万吨/年二甲基甲酰胺(DMF)、1万吨/年二甲基乙酰胺(DMAC)等甲
醇下游产品,计划于2007年10月竣工投产。DMF与DMAC项目建成后,预计其产量规模将居全国首位,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年产量的20%和50%。
瑞士Biazzi公司与中国甘肃辽宁北方金华聚氨酯(PU)公司签署合同,将为该公司建设4.6万吨/年甲苯二胺(TDA)装置,原计划建在甘肃当地,但现将改建在辽宁省。
加快投资橡胶和轮胎行业
日本东洋工程公司与普利司通公司的子公司普利司通(惠州)合成橡胶公司签署合同,将承建惠州丁苯橡胶装置。该装置建在广东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生产5万吨/年丁苯橡胶。东洋工程公司负责工程建设。该装置将于2008年上半年投产。
Hexagon聚合物公司是领先的橡胶混配物生产商,该公司于决定投资中国这项业务。新的橡胶混配物装置将位于青岛胶南,初期将建设一条生产线,生产橡胶混配物能力为1.2万吨/年,第二条生产线也巳规划,将使能力翻番。Hexagon聚合物公司生产的橡胶混配物主要市场是汽车工业用各种橡胶制品,如密封系统、发动机固定件、油封、软管和皮带。随着亚洲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高质量定制橡胶混配物的需求快速增长。该橡胶混配物装置于2006年开始建设,定于2007年1季度投产。
朗盛公司在中国的新建合资企业——安徽铜峰盛达化学有限公司于2006年2月在铜陵奠基,这是第一家在华生产橡胶防老剂的外资企业,预期在年底前投入生产橡胶防老剂6-PPD,产品将全面供应中国市场。该合资企业生产的橡胶防老剂6-PPD,也是目前朗盛正在欧洲、印度和美国生产的产品。朗盛已同意将技术和生产流程的经验逐步转让给新建的合资企业。
2006年2月初,山东成山集团和美国库珀轮胎公司的合资公司——库珀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合资公司总投资4亿美元,将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对成山集团原有轮胎、钢丝帘丝生产线进行系统改造,使产品满足国内外高端市场要求;同时,新建600万~800万条高性能乘用子年胎生产线,满足国内外轿车市场需求。
库珀(Cooper)轮胎/橡胶公司与肯达(Kenda)橡胶工业公司在中国组建合资企业,正在昆山建设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工厂。该工厂预计于2006年第三季度建成投产,最终将拥有1000万~1200万套轮胎生产能力。该工厂生产的产品将外销到北美和欧洲。库珀和肯达于2003年组建了各持股50%的合资企业。
日本横浜橡胶公司于2006年4月初在中国成立苏州横浜轮胎公司,由横浜橡胶(中国)公司100%控股,横浜橡胶(中国)公司成立于2005年们月,作为横浜橡胶公司在中国业务的运作公司。2007年10月初,新组建的苏州横浜轮胎公司将生产和销售用于卡车和客车的钢丝径向轮胎,计划年生产能力为35套轮胎。总投资约为8100万美元。
参与化纤行业投资与合作
德国GEA集团的Zimmer公司与中国签约,将为中国福建金轮石化纤维工业公司建设聚酯短纤维装置,金轮石化纤维工业公司是中国人造短纤维工业最大的公司之一。该装置位于福建省长乐滨海工业区,设计生产能力为一条生产线200吨/年短纤维,采用Zimmer公司最新验证的自转式短纤维生产技术。该纤维生产线由Zimmer公司的子公司Fleissner公司设计,装配有世界上最大的弯皱器,用于经济而高质量的生产。这家以法兰克福为基地的工程和建设公司将提供技术、工程和关键的设备,并监管装置建设和开工,该装置定于2007年初投运。2005年在同一地点,Zimmer公司巳成功地为福建金轮建成中国第1套200吨/天短纤维生产线。待新生产线投用后,金轮石化纤维工业公司将拥有总生产能力600吨/天。
由韩国佑成纤维株式会社投资1400万美元建成的韩国佑成纤维有限公司,于2006年1月在位于山东乳山的威海纺织染整工业园开业。目前,在乳山投资的韩资企业已达260余家,实际利用韩资4.5亿美元,占该市实际利用外资的60%以上。依托韩资企业建设的威海纺织染整工业园将全面承接韩国纺织染整企业的产业转移,力争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纺织染整工业基地。目前已有9家企业落户工业园,总投资过亿美元。
德国恩卡公司于2006年3月与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双方将合资建设5000吨/年的粘胶长丝项目。这是中德两国化纤企业强强联手、开拓东西方市场的一个重要举措。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德国恩卡与吉林化纤将于近期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000万美元。恩卡占30%的出资比例,吉林化纤占70%,项目总投资为3.37亿元。项目建成后,加上原有产能,吉林化纤集团粘胶长丝的年产量将达2.7万吨。双方约定,合资公司投产后生产出的60%的合格产品将由恩卡独家经销到欧洲市场。恩卡公司总部设在德国伍佰塔尔,是世界著名的五大粘胶长丝生产企业之一,拥有全球惟一的CHEV连续纺长丝专利技术。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是吉林化纤集团公司的控股上市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性粘胶纤维生产企业。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市场上中、低档粘胶长丝供需基本平衡稳定,但高档粘胶长丝生产仍有很大缺口,市场需求主要依赖进口。5000吨粘胶长丝项目的建设,对于抢占国内高档粘胶长丝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涉足过氧化氢生产
法国阿科玛公司计划将其在中国的过氧化氢生产大大扩能。阿科玛上海过氧化氢(吴泾)公司为阿科玛和上海焦化公司各持股66.6/33.4的合资企业,该公司将投资4000万美元,使其在上海吴泾的过氧化氢装置生产能力从3.85万吨/年提高到2008年初8万吨/年。据称,纸浆漂白以及洗涤剂、食品加工和电子工业对过氧化氢的需求强劲,从而推动了过氧化氢扩能。阿科玛此次扩能,加上在北美的生产将扩能2万吨/年,将使该公司全球的过氧化氢总能力到2008年提高到38.5万吨/年。
比利时索尔维公司的子公司Interox公司与中国苏州电子材料公司组建合资企业,在苏州发展、生产和开拓高纯度过氧化氢市场。该合资企业于2006年上半年投产,初期生产能力为20001吨/年。装置产品将供应中国半导体工业。合资企业命名为Jnterox SMEC公司,索尔维持股51%,这家新组建的合资企业将是中国大规模生产这种材料的第一家。
投资有机硅行业
2006年1月中旬,GE东芝有机硅公司与南通市签约,GE东芝有机硅公司将投资7800万美元,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一家有机硅生产厂。新的GE东芝有机硅装置位于长江三角洲,具有分销中心的优势。这是GE东芝有机硅在华建
立的第四家生产厂,也将是该公司在华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新工厂将生产特种硅油、特种乳液、特种涂料、电子粘合剂、硅烷、聚氨酯添加剂和密填充胶7大类有机硅产品,年生产能力将在2万吨左右。新工厂将于2007年年底投产。投产后可以充分利用长三角的产品集散优势,全面满足亚太地区对有机硅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并进一步增强有机硅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GE东芝有机硅公司是GE与东芝持股51/49的合资企业,是GF高新材料集团所属的重要业务部门,2005年全球营业额为2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业务占其全球业务的10%以上。目前在中国,GE东芝有机硅在上海和深圳拥有3家生产企业,并在11个地方设有办事机构。而GE在上海的研发中心作为其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中之一,该公司在前3年内,使GE高新材料在华新产品的业务增长了3倍。
拓展工业气体生产
据摩根-斯坦利财团统计,2005年领先的工业气体生产商在中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比欧西公司1.75亿美元、空气产品公司1.3亿美元、液化空气公司1.15亿美元、普莱克斯公司1.15亿美元、林德公司6000万美元、梅塞尔公司5500万美元。
鉴于钢铁、石化和炼油,以及家用护理和食品行业用工业气体需求增长的驱动.预计今后5年内,该产业销售额年均增长率为7%。而中国将保持较快增长,近年增速为20%,后5年内增速可望为15%。为此,跨国工业气体生产商继续加快投资中国。
液化空气公司将投资2000万欧元(2400万美元)为天津LG渤海公司(LG化学公司与天津渤海化工集团的合资企业)建设大型空分装置。该装置也将向当地其他工业用户供应液氧、氮气和氩气。该装置预计年底前就可向LG渤海公司供气。该合资企业将生产二氯乙烷,需用大量氧气。
林德公司与上海焦化公司的50/50合资企业——上海华林工业气体公司也将投资6000万欧元(7300万美元)在漕泾的拜耳公司聚氨酯联合装置内建设工业气体装置。该装置将是该合资企业在拜耳园区的第二套气体装置。根据合同,将向拜耳供应气体达15年之久。该装置将生产3万立方米/时的氢气和CO。上海焦化公司将向气体联合装置供应合成气原料,装置定于2008年投运。该合资企业在当地建设的第一套气体装置将于今年年中投运.生产1万立方米/时的氢气和CO。
投资食(日)用化工和医药行业帝斯曼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新工厂,并以全新工艺生产合成调味配料。新工厂位于上海星火开发区,此举标志着帝斯曼对日益增长的亚洲特别是中国食品添加剂市场的重视。新工厂建成后将使帝斯曼合成调味配料的产能翻一番,预计投资额约为1亿元人民币。新工厂于2006年3月动工,2007年4月全面投产。
上海冠生园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于2006年3月初与日本氨基酸巨头——协和株式会社达成协议,公司将增资3750万美元,扩建旗下的氨基酸生产基地。此次增资后,上海冠生园协和氨基酸有限公司的总投资将从8年前合资创立时的840万美元增加到4590万美元。目前,冠生园集团持股30%,日方股东日本协和发酵株式会社持股70%。增资后,双方还将在上海青浦工业园建造新的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从原来的600吨扩大到2500吨,成为亚洲最大的氨基酸原料药生产基地。据称,该项目还将筹划二期工程的建设,主要生产综合性氨基酸多肽类品种。届时,生产能力再翻一倍,从而成为世界第四大氨基酸生产基地。
美国伊士曼化工公司与广东云浮威斯达化工有限公司于2006年3月初达成协议,授权云浮威斯达公司在广东省云浮建立松香脂衍生物和松香脂分散液的生产工厂。新工厂将为伊士曼公司生产基于聚合松香的特种松香树脂、分散树脂系列产品,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压敏标签和压敏粘合剂以及包装用热熔胶、口香糖、木工用胶和无纺布建筑胶粘剂。产品将由伊士曼公司分销到亚太地区。该装置松香脂衍生物和松香脂分散液能力分别为5000吨/年,于2006年1季度完成。
帝斯曼公司投资1000万欧元,在中国建设香料装置。将采用新的半连续化技术,该技术将提高产品质量并确保食用的安全性。该装置建在上海星火开发区的帝斯曼营养品公司生产地,建成后并将使香料能力翻一番。该装置建设巳于2006年3月开始,年底建成,2007年4月投入生产。
诺华公司在中国兴建的第一家原料药生产开发基地于2006年3月在苏州奠基。该项目先期投资8300万美元,预计2007年年底投入运营。建成后的苏州诺华将成为诺华全球生产布局及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包括一座新的化学药品开发中心和两座生产厂,药品开发中心将主要生产用于创新药的原料药。诺华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2005年在《商业周刊》全球百强品牌排名中,位居医药行业第二名。此前,诺华公司在中国已有5家企业,总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2005年在中国总销售额也达到19.7亿元人民币。
瑞士龙沙公司将投资2亿美元在广州建设生产活性医药组分装置。该公司在广州的二个大型研发中心巳正式开业。该研发中心有60名研发人员,为龙沙公司的定制合成业务,从事活性医药组分(API)和中间体的新产品实验研发。一个小型研发设施巳于2004年下半年正式运作。龙沙公司将在5年内建设一套生产API的多用途装置和一套生产高级医药中间体的综合装置。这些装置将为中型规模和工业规模。中国正在成为医药工业原材料的重要生产国。据称,中国正在生产自有的中间体,以确保更可靠的供应,而不是依赖于国外供应。另外,也可从中国的低成本生产中取得效益,同时可保证客户得到可靠质量的医药组分。上海将在最近建设自有的医药中间体装置,预期将于2006年底投产。龙沙公司在广州的3000万美元初期投资,巳建成烟酰胺(维生素B-3)装置,自1999年生产至今。鉴于在广州拥有大部分业务,龙沙公司在中国现有380名员工。
煤化工技术转让和投资加速
2006年3月中旬,壳牌研究有限公司与天津渤海化工集团签署了洁净煤气化技术转让协议,这是壳牌煤气化技术自2001年进入我国以来签订的第14个技术转让项目。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将采用该技术在天津临港新工业园区内建设煤气化装置,用粉煤气化制取的合成气作为生产合成氨、甲醇和丁辛醇的原料。此前,壳牌煤气化技术已相继转让国内湖北、河南、广西、云南、辽宁、宁夏和安徽等省区的13家企业,其中7家用于生产合成氨,5家用于生产甲醇,1家用于制氢。据悉,壳牌2001年在国内转让的首个煤气化项目中石化湖南巴陵化肥“煤代油”改造工程已于2006年3月投产,中石化湖北化肥分公司和安徽安庆分公
司的壳牌煤气化项目已进入试车阶段,其余技术转让项目也进展顺利。
美国黑马集团计划在郑州建设煤化工项目。2006年3月底,黑马集团与新郑市签下2.6亿美元煤化工生产项目,预计2006年10月动工建设。该煤化工项目是将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以此生产尿素、甲醇等。
投资其他化工领域
挪威Jotun集团公司于最近投资3700万美元在张家港建涂料装置,以满足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该装置能力将为5000万升/年。
美国Hercules(赫格里斯)公司在中国的赫格里斯天普化学公司(赫格里斯的业务分部Aqualon公司与泸州化学工业公司和江苏飞翔化学公司的合资企业)于2006年3月初正式运作。该合资企业将是中国甲基纤维素(MC)领先的生产商,在泸州和张家港生产地的初期总能力为6000吨/年。此外,在张家港的1.2万吨/年MC装置正在建设中,将于2006年下半年投产。
凯米拉(Kemira)公司在上海附近的宜兴建设造纸化学品装置,并扩增在该地的水处理化学品生产。凯米拉化学(上海)公司在宜兴的造纸化学品和水处理化学品生产中将投资约700万欧元。新装置生产约1000吨/年抗微生物剂,装置定于2006年投产,此装置投产后将替代从该公司全球网给向中国进口。据称,中国纸张生产在今后10年内将稳步增长,现达5000万吨/年。凯米拉也将扩增当地的水处理化学品聚氯化铝(PAC)和二种有机聚合物产能。这些产品也应用于造纸行业。到2006年,PAC能力将从12万吨/年扩增至约15万吨/年。
德国Rhein化学公司在青岛的聚合物化学品新装置于2006年3月投产。Rhein化学公司投资280万欧元建设的这套新装置,使其聚合物分散体年生产能力翻了一番,达到4800吨。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对该产品需求正在增长。
美国Sachem公司计划投资无锡建设装置,以满足中国高纯度和精密化学品增长的需求。第一阶段完成时,将包括用于半导体和液晶显示工业用高纯度电子化学品生产装置,计划于2006年10月投产,其他生产装置将于明年10月投运。该装置将使Sachem公司的四甲基铵氢氧化物总能力提高30%。
以色列Makhteshim-Agan工业公司(MAl)将在华组建一家公司,以生产农化原材料和活性材料,并在中国市场分销MAI公司的农化产品。另外,MAI在以色列的LycoRed天然产品公司将在中国建设生产复合维生素装置。
德固赛公司和福建南平新元投资公司于2006年2月组建各持股60/40的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沉淀二氧化硅和硅酸盐。新元投资公司是香港Wellink集团的分公司,该公司三个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生产地将归属该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将是中国二氧化硅和硅酸盐最大的生产商。该合资企业将命名为德固赛-Wellink二氧化硅南平公司。德固赛公司是亚太地区最大的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生产商。
建立投资中心、分销中心和研发中心
罗门哈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于2006年在上海浦东张江成立。罗门哈斯中国投资公司成立后,将把罗门哈斯在华的业务整合在一起,其中包括正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的罗门哈斯中国研发中心。罗门哈斯公司自197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中国投资总额已经超过25亿元人民币,其中70%的投资都集中在上海。目前,罗门哈斯公司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共拥有8个公司、4个代表处、2个贸易公司和1个财务中心。中国是罗门哈斯在亚洲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中国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3亿美元,罗门哈斯公司每年将超过4%的销售额用于研究和发展。据悉,罗门哈斯中国研发中心2006年建成后,将开展涂料、电子材料、功能化学品、粘合剂、密封胶、压敏胶等所有业务部门的研发工作,届时罗门哈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将正式挂牌。
2006年初,拜耳材料科学公司巳将亚太地区业务和服务部门及亚太地区服务中心的管理功能集中到位于香港的拜耳材料科学公司。至此,各个功能部门之间联络和协调的改进可望大大提高该地区的工作效率。在香港新建的地区中心巳于2006年2月中旬开业。
总投资555万美元的广州龙沙研究开发中心于2006年4月初在南沙区建成并式投入使用,它是目前全国最先进的医药和精细化工研发中心。据悉,瑞士龙沙集团还将再投资2亿美元在南沙建设一座高科技的多功能工厂。该中心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我国生物化学、精细化工、功能化学工业的科研实力,降低研发成本。随着中国龙沙项目的落实,瑞士龙沙集团在广州的总投资将达3.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6.5亿元。
Johnson Matthey(庄信万丰)公司的Alfa Aesar分部于2006年3月中旬在中国组建Alfa Aesar中国公司,并为中国研究用化学品客户在天津经济开发区投用了分销中心。新的装置用于大宗和特种化学产品的贮存和分销,并用于质量管理和产品再包装。并计划建立实验室。
Calgon Carbon公司在天津的活性碳加工和包装装置于2006年4月投产,它替代了于2002年中期投运的现有装置。天津地区将加工、测试和包装CalgonCarbon公司在大同和其他地区生产的粒状活性炭。
世界领先涂料供应商之一——荷兰式玛卡龙集团亚洲研发中心于2006年2月在昆山开业。式玛卡龙在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为客户提供工业防护涂料、船舶涂料、一般工业涂料和建筑涂料。2005年,式玛卡龙全球营业额达到18亿欧元,在全球涂料公司中居前十位,在船舶涂料和工业防护涂料领域居前五位。建于式玛卡龙昆山工厂的亚洲研发中心是式玛卡龙集团全球五个研发中心之一。该研发中心,总投资达100万美元。从1990年开始,式玛卡龙就活跃在中国市场,特别是船舶涂料和工业防护涂料业务在中国一直保持迅速发展势头,并逐步建立起在这两个领域中的领先地位,目前式玛卡龙已成为工业防护涂料三大供应商之一。
先正达公司投资300万美元建设的南通技术中心于2006年2月底落成。投资2800万美元的先正达长江1号项目也同期奠基。此举标志着南通工厂已成为先正达在全球的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新建成的技术中心旨在提高先正达在中国的生产技术能力,其任务是为南通的原药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以及为先正达在中国的全球采购活动提供支持。该技术中心面积为1600平方米,在现代化的分析试验室、工艺研发试验室、中试技术试验室和粉剂试验室中,配备了先进的分析仪器和设备。在先正达南通工厂新启动的长江1号项目将生产新一代低毒、低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用于配制杀虫剂的埃玛菌素原药。这一项
目采用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工厂装置的设计布局上充分考虑了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全球领先的精细化学品生产商美国雅宝(AIbemarle)公司在中国建设的技术中心已开始运作。该中心位于南京,该中心是技术中心,也拥有设施,对铝烷基聚烯烃催化剂进行重新包装。
格雷斯公司将在上海建立格雷斯—戴维森探索科技业务部技术服务实验室,大大提高公司在亚洲地区支持生命科学研发工作的能力。这一新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将首先负责向亚洲地区的客户提供支持,以快速有效的方式解决当地市场的需求。技术人员还将负责开发新的色谱应用技术,尤其是那些使用格雷斯有市场主导优势的蒸发光散射检测仪(ELSD)。新的实验室位于上海郊区的一处高科技开发区,配备有现代化的测试设备,包括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固相萃取装置、以及制备色谱系统。色谱法是一项用于分离混合物的技术,常用于药物的发现及开发领域。格雷斯是一家在色谱柱和色谱仪方面全球领先的革新者、制造商以及营销商,还包括硅胶,这是一种在很多色谱流程中都会应用到的材料。格雷斯还提供色谱柱的装柱服务以及应用开发。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哥伦比亚的格雷斯(Grace)公司是一家在以下领域全球领先的供应商:为石油精炼公司提供催化剂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用于生产塑料的催化剂;在各种工业领域内被广泛应用的以二氧化硅为原料的工程材料和特种材料;商业及住宅建筑用特种化学品,添加剂和材料;以及食品包装用涂料和密封胶。格雷斯的年销售额超过25亿多美元,业务遍布全世界近40个国家,拥有6500多名员工。
世界领先的氟聚合物生产商之一Dyneon公司于最近扩建了其在上海的塑料助剂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0年起投入运营,服务于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塑料和包装生产商的需求。新的实验室系统可使Dyneon公司通过分析资源和现场技术支持,提供更多的产品开发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向亚洲客户的交货时间。最新的上海实验室资源包括分析和产品开发设备,可大大提高为中国包装和塑料材料开发的响应能力。
投资化工设备技术
2006年3月,拜耳材料科技下属从事聚氨酯处理技术行业的德国亨内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一家服务中心——亨内基丸加聚氨酯机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新公司的成立符合业务覆盖全球的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亚洲战略。拜耳材料科技投资18亿美元在上海化工区建设大型原料生产厂,其中部分工厂生产聚氨酯原材料MDI和TDI。以往亨内基通过与日本丸加化工机株式会社以成立合资企业的形式,在亚太地区营销聚氨酯技术。上海亨内基丸加聚氨酯机械技术公司的成立,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亚太地区的业务地位。德国亨内基有限公司是一家已并入拜耳材料科技网络的独立运营的公司,作为机械制造商,亨内基一直致力于向中国汽车、建筑、冷冻行业和装潢家具业供应的聚氨酯设备。1982年,丸加化工机株式会社与亨内基携手合作,向日本和亚洲市场提供聚氨酯加工设备,并成立亨内基一丸加亚洲公司。
为打造完备的环氧印刷线路板生产基地,中国台湾南亚塑胶公司于2006年2月携手美国PPG公司建设全球最大玻纤丝生产基地,该项目总投资1.2亿美元,将在上海昆山建设7万吨/年世界最大的玻纤丝窑。早在2003年9月,PPG与南亚塑胶就各出资50%成立了PPG玻璃纤维(昆山)有限公司,该公司规划建成4座玻璃纤维熔窑,目前已投产的第1座窑年产能3万吨、总投资达1亿美元,第3座玻纤丝窑将在2008~2009年间投产,产品主要供南亚塑胶使用。目前,南亚塑胶已在昆山建起了一个完整生产基地,其中包括13万吨/年环氧树脂装置。南亚塑胶同时还对两座老装置进行更新改造,使总产能超过了30万吨/年,成为继Hexion、陶氏化学公司之后的世界环氧树脂市场第三强。
美国聚氨酯部件制造商Dayton聚合产品公司(DPP)在广东省与当地聚氨酯模塑制造商Her Taiy国际公司在中山市组建合资企业:Dayton聚合中国公司(DPC),在中国为客户生产汽车和工业产品部件。该合资企业使DPP可服务于该公司在中国的现有客户。
涉足贮运设施建设
据报道,欧洲Stolt-Nielsen运输集团公司(SNTG)将在天津临港开发区建设石化终端,该终端将包括5077~8077立方米储罐和相关设施。第一阶段包括10万立方米储罐能力,投资约为7500万元,预计今年8月完成。
为管输和石化提供设备
GE公司油气业务部与中国石油材料和设备公司及中石油子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签署合同,为中国西气东输管道项目扩建提供设备。这项合同价值1.96亿美元,GE将为12处新的压缩站提供燃气轮机、压缩机和设施服务。西气东输管道长度近4000km,其运送天然气能力将从120亿立方米/年扩增到170亿立方米/年。GE公司将提供20台PGT25+燃气轮机驱动机及24台PCL 800压缩机.用于该西气东输管道扩能。每一台PGT25+机组包括一台LM2500+天然气发电机(由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GE航空发动机公司制造),与一台高速动力透平(由GE公司油气业务部在意大利弗洛伦斯制造)相联接。除了该设备以外,GE6勺合同还包括设置、开工和培训服务,以及备件供应。用于8处新的管道压缩站的燃气轮机和压缩机将于2006年内安装就位和设置到位,而最后4处压缩站用设备将于2008年下半年安装就位、于2009年初设置到位。这些新的压缩站将于2006年8月至2009年9月间陆续投运。
中石化广州分公司与福斯特一惠勒公司签署2500万美元合同,由福斯特一惠勒公司全球发电集团向770万吨/年广州炼油厂提供二台120MwCFB(循环流化床)蒸汽发生器。该项目是该炼油厂扩建计划的一部分。福斯特一惠勒国际工程和咨询(上海)公司将设计这二台燃煤和燃烧焦炭的CFB,CFB由位于中国新会的福斯特一惠勒发电机械公司制造。
西门子发电公司(Slemens PG)将向中国提供6台压缩机和三台蒸汽透平,这些机械将设置在独山子石化公司新建的乙烯装置内。乙烯装置由林德公司承建,能力为100万吨/年乙烯和50万吨/年丙烯。该装置定于2008年下半年投产。西门子PG公司提供5台带有水平分离式壳体(STC-SH)的单轴式压缩机以及1台带有垂直分离式壳体(STC-SV)的压缩机。单轴式压缩机系列设计的最大吸入体积流量高达48万立方米/时,由三台西门子SST-600蒸汽透平驱动。透平一压缩机系列将用于压缩乙烯装置裂解气、乙烯和丙烯。
为企业增效转让IT技术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北方11家炼油、石化企业巳开始推广先进计划系统(APS)项目,该系统由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提供。该系统将帮助中石油优化其原油选择、产品分配和下游企业的生产。推广实施的先进计划系统项目旨在使中石油的上游石油生产和下游炼油和石化生产运营实现现代化。在大规模推广之前,该系统已经在中石油大连公司进行了试点。按照合同条款,霍尼韦尔将为中国石油提供炼油厂与石化建模系统(RPMS系统),该技术工具将在现有的库存、原材料供应和成品分配的基础上,为加工厂提供优化的生产计划。通过使用RPMS,规划者可以整合影响其规划的约束因素,通过使用不同来源的信息,快速、准确地制定最佳方案。
KBC过程技术公司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签订转让先进过程控制软件合同,KBC公司的专利仿真软件Petro-SIM和全范围的Profimatics过程装置模型将应用于镇海和燕山的炼油石化装置。该合同价值超过11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