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语文

2006-05-30 01:35陈桂红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2期
关键词:作业活动语文

据调查,学生喜欢语文但是不喜欢语文课。其中缘由值得我们深思。喜欢语文是因为语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无不妙趣横生,而我们的语文课却常常被技巧派的老师操弄得支离破碎,索然寡味,学生常说:外语老师洋气语文老师土气,外语老师活泼而语文老师迂腐。孔老夫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作家阿西莫夫说:“兴趣始于好奇。好奇是不可遏止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探求的力量……”如果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改变学生兴趣缺乏的局面,就必须全面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给古老的语文披上时尚的外衣,增添魅力,提升语文学科的吸引力。

教育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它更是一门艺术。教育的科学性体现在教师合理设计教学思路,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等方面。而教育的艺术性则扎根于教师的心灵中——以身作则、关爱学生、调控课堂节奏、激发学习兴趣等。当笑声和教育同行时,学生的一切发展皆有可能!

那么怎样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处处充满着快活的空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语文呢?我觉得下面的做法值得尝试。

一、做一个情感丰富的导演

如果我们的老师授课饱含激情,富有“精、气、神”,性格开朗、乐观豁达、谈吐幽默, 办事果断、雷厉风行,待人接物温和亲切、随和大度、富有人情味,热爱生活……那么无疑会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老师,学生的最爱!相反假如我们的老师性格怪僻,心态差,情绪化,牢骚满腹,课堂气氛死气沉沉,那他的学生对其任教的课程自然也会兴味索然。

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老师。”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能根据不同的作品,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境地,演绎不一样的情感,做到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和作者交流,和大师对话,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既能沉醉于泱泱大国的五千年文明,又能昂扬于传统和现代的激烈冲撞。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面对一篇篇优美的文本,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眼睛,他绝不会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冷峻的剖析者。而应该既能为作品华美的篇章欢欣鼓舞,又能为字里行间的哀怨而惆怅抑郁;既能为英雄的壮怀激烈而崇敬赞美,又能替小人物的辛酸痛苦而压抑愤懑。一个出色的语文老师,他应该有点狂,有点癫,有点儒,有点痴。他能既憎恶愤慨郑屠的恶霸行径,又为鲁达的除暴安良而快意;既鄙薄蔑视李甲的始乱终弃,又赞赏杜十娘对爱情的追求向往;既欣喜愉悦于沈复的《童趣》中,又为玛丽·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信念所深深折服……总之,我们的老师要能和学生“同甘共苦”,一起分享生活赐予我们的喜、怒、哀、乐。

二、快乐语文要素集锦

语文课的平淡乏味活力缺失,使得我们有必要向其他学科的老师取经,如学习外语老师创设情境教学的本领,学习政治老师的“煽情”手段,学习数学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学习理化老师缜密的推导,学习艺术老师的熏陶感染,利用孩子们爱玩好奇的天性,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创设师生互动,和谐发展,乐学善思的教学新局面。

打破师道尊严的心理界限,摘掉老学究的帽子。中学生并不喜欢“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如果我们想和学生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不妨在第一次踏进课堂时给学生一个熟悉自己的机会,如让他们采访自己,告诉学生希望能和他们一起在教室里创造一种舒适愉快的氛围,自己是他们学业上的老师,生活中的朋友,他们应该了解老师熟悉老师。在采访后,老师在他们眼中就变成了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威严在上、不苟言笑的传道者。

让音乐不时飞扬在教室上空。我们可以挤出一点点时间,或课前或读报课,利用电视机、录音机、MP3或电脑播放音乐,亦歌亦曲,如《七子之歌》、《在太行山上》、《梁祝》、《二泉映月》、《命运交响曲》,更有学生们喜欢的孙燕姿、周杰伦等流行乐坛的“大虾”们;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的现场朗读播放背景音乐,制造配乐诗文朗诵的效果。风格或激扬强烈,或明快诙谐,或自由奔放,或严谨典雅,这些既能活跃课堂的整体氛围,又可融洽师生情感。

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可以将语文的综合活动化整为零,每次课前三分钟,预留给学生,并形成定律,每天轮流。内容不一,如诗文朗诵、讲故事、歌词再现、新闻发布、相声模仿、成语接龙、猜字谜、京剧清唱等。

每周一星,制造惊喜。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每周为表现突出的学生拍几张照片,分别确定不同的主题,如爱卫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爱心天使等。利用班级的电脑,制作一帧帧精美的PowerPoint幻灯片展示出来,并且在班级征集照片的说明文字,看谁写的最精炼,最精彩,最温馨,然后配上音乐播放。一段时期汇集下来,就可以成为班级的全家福啦,或做电脑桌面,或者将照片洗出来在班上布置主题板报。这既可以给学生本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又会给班级带来快乐的家庭氛围,还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创作热情。

三、不拘一格“降”作业

通常我们批改作业的方式是正统而严肃的,作业评价单调,评语刻板教条。从检查作业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老师的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诸如“优”、“良”、“中”“差”之类。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学生对这样呆板的作业看久了,也就麻木不仁了。如果我们换一种新颖有趣的作业方式,或许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锤炼提升语文素养。如:专题比赛活动,像查字典辞典比赛、诗歌背诵比赛、语文知识抢答赛、搜集格言警句比赛、口头作文比赛、看连环画编故事比赛、对抗辩论比赛、学做节目主持人比赛等;创作表演活动,像讲故事、排演小品、编演课本剧等;作品展评活动,像优秀习作、书法作品、手抄报、自办社刊展评等。其他还有课外阅读活动,课外练笔活动,文学社团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人际交往实践活动,跨学科的综合活动,参观游览活动,公益性社区活动等。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生活有多精彩,语文就有多精彩!使学生加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了解,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用时尚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架起课堂内外延伸的桥梁。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时机,鼓励学生收看“神州六号”飞船的系列报道,初一学生可提前学习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由此激发学生对人类太空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主动收集古今中外的月亮文化知识,阅读相关科普著作,登陆相关的网站,探究月球上以及太空的奥秘,教师可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心得,然后“任命”他们为月球开发公司的总经理,用笔畅谈自己对开发月球的宏伟构想;又如教完《变色龙》、《皇帝的新装》等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主搭配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增添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可见,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做到新颖多样,突出趣味性,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

总之,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的那样:“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是喜欢不断创新的。唯有不断地改变教学形式,不断的丰富情感表达,不断的创新作业形式,不断地给予新鲜刺激,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乐此不疲,才能使学生体味到“快乐语文,快意人生”的惬意!

(陈桂红湖南省株洲师专附中)

猜你喜欢
作业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