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中学语文教育仅仅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程式化,学生不仅渐渐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因学生审美情感得不到熏陶和发展,造成人格的偏差,最典型的是表现在高考作文中没有道德之心:九四年高考题为“尝试”,有的考生写尝试做小偷;九八年题为“战胜脆弱/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有的考生写父母去世,他也不哭,还偷着乐;九九年话题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考生写他准备移植别人的记忆去发大财,挣大钱,好尽情享乐;2000年话题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考生写“这世界上无所谓好人还是坏人”!2003年让写“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许多学生编造父死(或母死),继父(或继母)来后自己感情上的变化。总之,感情虚假、情节离奇的故事和文章随处可见。一些学生将粗野当豪放,将怪诞当时髦,对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缺乏必要的了解,缺少起码的审美知识和能力。而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途径很多,语文教育是主渠道之一。“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下面就语文审美教育在学生健康人格培养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美的载体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的确,语文课中审美的因素较之其他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作品。在内容上:有的歌咏伟大(如《有的人》),有的歌咏平凡(如《一件小事》),有的歌颂善良纯真(如《白蝴蝶之恋》)。在艺术手法上:有的具有语言美(如《荷塘月色》),有的具有人物美(如《荷花淀》),有的具有结构美(如《项链》),有的具有音乐美(如《再别康桥》,有的具有景色美(如《小石潭记》)……
这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就是带领学生走向美的天地的最好载体,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观念,以人为本,淡化知识结构,重视情感熏陶,淡化抽象分析,重视整体感悟,充分挖掘教材中审美因素,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那么就会为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美的体验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
朱自清说过:“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学生人格的不完善,心灵的不和谐表现在人的知、情、意、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内心世界的感性和理性、个体性和社会性处于对立和冲突状态。白居易也曾表达过这种意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语文审美教育应发挥审美主体——学生的能动性,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撞开学生的心扉。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情感去感悟其中的审美内容,重视学生个体的感悟,教师可以通过美读、美析、美放(多媒体)来激发和呼唤学生的审美欲望,让学生沉醉在美想、美悟之中,从而使学生得到审美体验。
此外,师生关系一定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采用专制式教学,那将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甚至会造成人性的扭曲,人格的异化。“雪化了是什么?”答案是模糊的,对路瓦栽夫人、周朴园的认识也是多元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千万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否则,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应有的判断能力,导致自我的丧失,造成人格的缺陷。因此,学生个体的美的体验是形成自身健康人格的关键。
美的拓展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最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一千万次的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性的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学生思维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美与活生生的思维,如同太阳与花儿一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仅有课堂上的引导是不够的,只有拓展美的阅读空间,学生才能真正将美内化于心,最终形成良好健康的人格。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时,绝不能忽视课外阅读这一领域,假如仅仅局限于课本这块小天地,很难完成审美素养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当学会把学生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审美空间,向他们介绍《繁星》、《春水》、《论语》、《围城》、《红楼梦》、《呐喊》、《子夜》、《复活》、《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等名著,让他们认识莎士比亚、高尔基、托尔斯泰……这样广泛的阅读,美的熏陶,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使他们的感性和理性、知识与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郭沫若说:“人类社会根本改造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是从人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入手。”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学生健康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
(曹咏梅甘肃省兰州市第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