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芳
2006年以后的中国,怀揣“为了好而决定放慢”的决心,坐拥3.2亿新生代消费群体变革式的生活模式,加之全球市场壁垒渐次剔除,消费霸权已经确立,又好又快的中国新面目,无非取决于技术与细节了。
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习惯于快了,以致于在过去的3年中,中国政府点刹这辆全球排名第四位的经济列车的过程显得曲折反复。当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将政策指针从“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时,意味着中国最强的声音已经产生,这个声音就是,决定放慢,她的目标把“好”放在第一位——中国经济的增长质量开始决定未来的速度,未来的一切决策都将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
快与好之间的距离
回首2006年,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中国价值”成为闪亮的“世界价值”: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摘取了全球IPO(首次公开发行)规模的冠军和亚军;中国移动超越沃达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电信公司;内地A股市场的上涨幅度领先全球;中国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这些成就让全世界日益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温度,“Chinafever”(中国热)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实。
不过,宏观的数字与真实的感受并不总是划等号。数字是一种关于增长的描述,往往并不能描述发展的状况。发展,更多是指基于内涵的成长。例如,2006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截至11月已达到1570亿美元,这听起来令人兴奋,但是当你了解到顺差大部分来自加工贸易时,多少就会有些沮丧。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1到5月,中国外贸总顺差838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顺差就占76%。给外国品牌做加工车间,虽然得来的贸易顺差很高,但中国真正的所得只是低廉的加工费而已,而且还没有将环境的耗损算入其中。
没有强大的自主品牌,中国就无法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就会在国际贸易摩擦中饱受挤压,朝不保夕。但建立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时间和耐心。比如,韩国高丽人参(园参)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是中国产人参的10倍以上,这固然与韩国长期树立“韩国人参公社”的品牌有关系,但不能忽略的是,韩国进行了多年的科学栽培和经营,在农田土栽培、对园参的农药和化学残留物的有效控制等方面,相较于中国已经取得领先。中国企业习惯于追逐近功速效,看起来跑得很快,起点低,品质方面就不能保证。所以,尽管数量上得很快(中国有170多类商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价值却上不去,缺乏世界级的出口品牌。
快专业化也会失灵
对以国内市场为主导的企业来说,2006年也有许多败局上演。以前,走多元化之路的企业容易失败,但在2006年,地产业的顺驰、医药业的华源、东盛纷纷遭遇危机,它们的专业化为何也会失败?
以东盛为例。2006年10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东盛科技公告称,截至9月30日,东盛科技大股东东盛集团占款11.39亿元,二股东东盛药业占用4.49亿元,累计金额达15.88亿元,相当于东盛科技上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347.58%。同时,东盛科技还对外提供担保95634.83万元。此公告一出,东盛科技连续5天跌停,危机就此爆发。
10年前,东盛还只是一家小型医药企业。1996年12月,郭家学以680万元兼并陕西省凤翔县陕西卫东制药厂,这是东盛的前身。随后,公司大规模并购扩张,并通过并购成为中国医药市场的龙头之一。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郭家学近年来用在并购扩张方面的资金总额在14亿元左右,资金成本按8%计算,每年支付的利息就高达1.12亿。
但是,研究表明,东盛科技2002到2004年每年的净利润只有3000万元左右,按东盛集团占有的53.04%权益比例计算,所得不到1600万元。潜江制药是2003年东盛用2.08亿元收购了29.51%的股份,包括收购相关成本实际动用资金在2.2到2.3亿元,每年支付资金成本为1800万元左右。而2003、2004年,东盛集团从潜江制药中分享的利润只有273万元、258万元。
通过贷款或利用上市公司融资,收购兼并,东盛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王国。但是,这个王国却没有多少利润产生,一遇到资金链上的风吹草动就难以为继。这种增长方式充满着脆弱性。面对挫败,郭家学自己总结说:“作为一个企业家,在企业的发展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根据企业自身的资源状况,量力而行,保持自身企业的持续、健康、长期发展,你能把自己的企业发展成增长10%的企业就是好的,不能说年年翻番,那样是非常不正常的企业……”
在一个行业中,如果许多企业都在追求数量增长和速度增长,其结果必然是产能过剩,过度竞争以及价格战。国美电器在经销各种家电产品时发现,只有索尼和西门子等很少外资品牌能坚持“恰当的增长”,“保守的增长”,把利润放在规模之上。它们能够控制节奏,宁可让市场有一定饥饿,也决不牺牲利润。而中国品牌最习惯的就是“上量”,为了上量,最常用的办法就是低价促销。不断的价格跳水,使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总是“更低”,而不是“更好”。
今天来看中国经济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官员、学者和企业家都承认,要害有二:一是在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三驾马车”中,过于依赖投资,内需没有很好启动,进口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依然没有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附加值的道路。从宏观角度看,中国消耗了全球总资源量的大概12%和一些重要资源的30%(全球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40%的水泥),只创造了全球GDP的4%多一些;从微观角度看,在以销售额计算的;财富500'排行榜上,2006年中.国已有22家公司上榜(其中内地有19家),但在世界品牌100强中,中国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投入很多,规模很大,但产出的效益和价值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够。
那么,出路何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四个着力”,即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另一方面,把“好”放在“快”之前,显示了一种决心,也是对诸多“快而不好”现象反思的结果。快,是增长;好,是发展。慢工出细活,出好活。而我们的地方官员和企业家们,是否做好了“为了好,不怕降速”的准备呢?
实现上述的目标的方式也被明确下来,就是启动内需。其实,这项决定正值一个好时候。全球化的经济,全球化的中国,需求渐渐确立起她的霸权。在中国,1982年至1998年出生的总人数已经接近了3.2亿,也就是说,到2008年;左右,这个新生代将成为中国消费的主力军。这批巨量的中国新生代消费者,伴随着中国在现代工业化的列车上一直疾驰,始终分享着快中国给他(她)们的荣耀和自信,他(她)们追求自由与个性,不喜欢传承于农业社会或者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储蓄习惯,他(她)们追求消费行为带来的舒适便利和品牌个性。
2006年以后的中国,有了如上这个新生代生活模式的对应与支持,下面的日子,无非取决于技术和细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