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微笑

2006-05-27 01:52李晓杏
中国新闻周刊 2006年8期
关键词:边走边吃寺庙微笑

李晓杏

坐在离帕辛寺不远的大树下吃着早餐,有些甜辣的细米粉看起来熟悉,尝起来却陌生,就像眼前这个叫清迈的泰国北部城市。

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是安静,出乎意料的安静。习惯了国内城市晨起时喧嚣的耳根,突然有种找不到噪音的虚空感,背街而坐,慢慢地,才听到车轮碾过、行人走过的碎碎声。倒是树头上的鸟儿声音大了,惊得我和同伴移了移碗筷,抬头看看头顶上的树冠,相视而笑。开米粉摊的老阿嬷虽然听不懂英语,却始终微笑着给我们加汤加料,我们才刚刚落脚,就感受到了这个城市友好、随和的面容。

没想到,在此后的几天里,这样的微笑始终伴随着我们。我看见了寺庙里僧侣合掌时谦和的微笑,路边卖水果的小贩们亲切的微笑,TUKTUK车(一种三轮摩托)司机竖起大拇指调皮的微笑,开店的女老板抱着女儿温柔的微笑,放学的孩子灿烂的微笑,家庭旅馆里看门小伙羞涩的微笑,甚至是路人无意间目光对视时友好的微笑。最打动我的,是那个看不见的微笑,当我站在路边,将镜头对准马路对面一位带着口罩执勤的警察时,他发觉了,立即回我一个挺立敬礼的身姿,直到我打个OK的手势,他才挥挥手继续执勤,我感受到了口罩后面真诚的笑容……这些平凡的微笑,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来自礼仪之邦的中国人,让我第一次享受到如此简单,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是什么可以让这里的微笑像空气一样自然?或许,它来自于这座城市、这个国度神龛上的信仰。

清迈市区到处是寺庙,随处可见,随处可进,与红绿灯、斑马线的街景融为一体。走进寺庙,除了真诚的心,什么都不必带,包括门票。无论是殿里的大佛,还是墙角的小佛,都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相见欣然。寺庙里常常有许多狗嬉戏,还有猫、鸡、雀等,孩子们在寺庙一角踢藤球、足球,这种人世随俗的宗教心意,与中国寺庙的普遍庄严相比,充满亲和力。帕辛寺是清迈最大最重要的一座寺庙,美丽的木雕和壁画代表了泰国北部拉那文化的典型风格。因为住得近,晨起可以脱鞋入殿听寺僧诵读,可以小径悠步,心灵前所未有地自在。

微笑的国度才会有真正的外交,清迈像个小联合国,国际游客非常多,大家见面认不认识都微笑示意,说“SA WA DIKA”(泰语“你好”之意)或“HELLO”,以至于落脚两天后,我们开始会主动地微笑问好。

在清迈行走,让我们放弃了计划。这个城市舒适、休闲得连计划都多余了。每天一觉睡到自然醒,买上两个新鲜的小椰果,边喝边晃荡。我已经很久没有边走边吃的体会了,但是,在清迈,随时有路边的美食绊住你的脚步,因为食物干净、包装干净、环境干净、空气干净,边走边吃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走在街上,处处可以体会到清迈入优雅的生活情趣:无论是公共区域,还是私人庭院,门前屋后只要有空地,处处绿意盎然,连修车店门前都不忘摆放个荷叶睡莲的陶缸。清迈的绿化布景崇尚质朴,陶土、石头、木材、植物、水等构成各种自然的园艺小品,移步换景是在这里旅游的一大享受。清迈街道上的广告牌用色大胆亮丽,加油站里设有咖啡座,小学生身着传统的泰式风格校服,街边林立的小店个个富有个性,即便什么也不买,只是逛,也是件相当愉悦的事。

这座城市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意识也非常到位。在清迈的家庭旅馆人住,不需要任何押金,有些还提供免费早餐和自行车服务,离开时才结账。在购物中,我们注意到拿到手上的泰钞大都齐整干净,没有任何人拿起钞票鉴定真伪。我们问路时,所有的人都很友善,有位店老板回答不上来,还将邻店的人叫过来帮我们解答。这些,对于初到清迈的我们,几乎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继而才察觉到,在国内,我们心理上长期遭遇的人性猜忌有多严重。

认识一个城市就像认识一个朋友,清迈给了我“倾盖如故”的感觉。这个城市的语言,是民族化的也是国际化的,因为微笑,祥和宁静。在中国,打旅游品牌的城市很多,如果说向清迈学习什么,我想,就从微笑开始吧。

猜你喜欢
边走边吃寺庙微笑
边走边吃,打球人的干饭魂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微笑》
Is it OK to eat while walking 边走边吃引发争议
Smile
种微笑
诱人微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