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的清朝国歌

2006-05-14 09:07周敬国
知识窗 2006年12期
关键词:慈禧太后清廷清政府

周敬国

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许多国家在国际交往或国家举行隆重纪念性活动时,演奏国歌已成为一种惯例。我国清政府也模仿西方的做法,曾派人赴英、法、俄等国考察,为应付国际间交往草拟国歌的词、曲。

光绪三十年(1904年),京奉铁路建成,慈禧太后乘坐火车赴沈阳,途经天津车站时,袁世凯亲自带着一班乐队前来迎接,在宽敞的站台上举行欢迎仪式理应高奏国歌,然而清朝没有国歌,而绝大多数人也确实不知国歌是何种东西,所以袁世凯的乐队奏起了法国的《马赛曲》。长期在清宫执事的德龄公主曾随父裕庚出使过法国,这首著名的《马赛曲》早已耳熟,她在此场合听到《马赛曲》感到啼笑皆非。

事隔一段时间,德龄公主无意之中提起了这件事,并向慈禧太后建议制定一首国歌,以免再闹出这类笑话。慈禧听了觉得言之有理很是赞同,但过后却将国歌一事丢到脑后去了。

慈禧死后的宣统三年(1911年),当时有人提议由清廷的典礼院制定“国歌”,翻译过《天演论》等书的严复被任命为编制国歌的人物之一。终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巩金瓯》问世了。不过,清廷“谕旨颁行”的“国歌”颁行不到一个星期,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起的武昌起义取得了胜利,随着清政府统治覆亡,清朝国歌也就此结束了使命。

(短信代码:061220)

猜你喜欢
慈禧太后清廷清政府
Painting the Buddha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
京剧武生的机敏
卢汉铁路筹款问题探析
《里瓦几亚条约》对清政府外交的考量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第一次政治大借款的意图与困境
慈禧的御用司机:中国醉酒驾车第一人
为什么称慈禧太后为“老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