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重新崛起的社会资本

2006-05-14 15:05曹红蓓
中国新闻周刊 2006年2期
关键词:邻里关系邻里城市化

孙 冉 曹红蓓 张 炫

邻里关系的淡漠曾被视为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代价,然而,在素有“远亲不如近邻”传统的中国,邻居,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正在重新崛起。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第798页,对“邻居”一词的解释是: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如何与人为邻,曾是中国古老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孟母三迁”的故事、“远亲不如近邻”等俗谚,使最平凡的百姓都知道邻居的重要性。

邻里淡漠是城市化的代价?

新中国的邻里关系存在于三种不同的社区类型中。第一种是平房街道社区中的传统邻里关系。以北京为例,解放初期,四合院是家庭的再生产空间,独门独户,在空间地理结构上与邻居的房间靠得非常近,邻里之间家庭氛围浓厚。直到1956年,大量外来人员进京,政府安排其入住四合院,才逐渐打破原有格局,向大杂院过渡;尤其是1976年大地震后,大杂院公共空间更是被大量占用,从此邻里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化。

第二种是单位社区的邻里关系,这是1958年后政府为高效推近工业化进程而实行职宿一体的形式;七八十年代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新公寓改造,这些新公寓,即现在所说的“老单元房”,只考虑改善居民居住面积和居住设备,但没有考虑到在居住环境中仍然有原来的交往空间和设施。在此后的10~15年的时间内,这个问题都未被慎重考虑。单位社区的邻里关系实际上是业缘关系和邻里关系的叠加,即除了工作关系外同时也是邻里关系。家长之间是同事,孩子们是同学、是伙伴,彼此见面打招呼,平时有空常串门,逢年过节礼尚往来的气氛依然很强烈。邻居之间互相信任,我家钥匙放你家,你有事我帮你照看孩子的事情比比皆是。至今,这时的邻居关系仍被很多人所怀念。然而,由于这种邻里关系完全是被动的,且存在工作关系在里面,邻里关系也很微妙,自由度相对较少。

第三种是商品楼社区的邻里关系。这种形式兴起于1990年代。随着住房补贴的出现,及福利分房的结束,人们开始慢慢尝试着买房了。住房类型的多样化,提升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带来了陌生的邻居。早期的商品房居民择邻而居的余地很小,邻居之间彼此互不相识,相识的愿望也很淡薄,虽然近在咫尺,却远隔千里。此时,邻居间的纠纷逐渐减少,转为冷漠的情绪。住上三五载都不知对门是谁的情况随处可见。

更宽敞更独立的空间改善了居住环境,却难以满足群居的人们社会性心理上的归属诉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把城市楼群中邻里关系的淡漠解释为城市化的代价。

他对本刊表示:总的来说,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全球性的邻里关系正在从一种首属性的关系向次属性的关系转变,邻里人际关系日趋疏远,邻里社会资本流失严重。这种变化的意义完全是消极的,只能用“退化”来定义它。

你的邻居,你的资本

在社会学中,社会资本被定义为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本,是期望在市场中得到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它既包括社会关系本身,也包括由此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一种唾手可得的社会资本,千百年来在中国曾经备受重视的邻里关系曾一度被人们遗忘。

1990年代后期,在商品房社区的规划和购买都日渐成熟之后,居住已经成为人们依据自己的经济地位对于城市空间的重新布局。当人文地产的概念在房地产界大行其道,而怀有浓郁睦邻情结的饱受教育者终于在城市的经济生活中拼搏上位,成为一介新晋的准中产时,人们重新发现了邻居。

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论是意外时刻还是紧急情况,向邻居求救总是最快捷的方式。邻里交往不但减低了娱乐活动群体性的支出,亦是友情投资最容易获得回馈的方式。在一些以前以陌生居住为标志的商品楼小区里,邻居间还重新出现了业缘的粘连迹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与邻居的关系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虽然准中产业主和社区是新睦邻暖流的策源地,但这股暖流的影响没有理由不波及其上下的经济阶层。种种迹象表明,邻居,作为社会资本正在重新崛起。

对社会资本的重视,是儒家文化的特点之一。长期浸淫其中的国人对此从来不陌生。

复旦大学传统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胡守钧认为,和谐社会将落实到两个基本地方,一个是各种企业和机关,另一个就是社区。社会资本对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社区的建设来说,胡守钧认为应当多建立公共平台,如社区网络、会所等,同时发展小区里的草根社团组织。社区发展的目的就在于建立一个和谐共生的家园,以互动的方式合理地共享资源。

猜你喜欢
邻里关系邻里城市化
“邻里+”铸就崇川社会治理“小康梦”
邻里图书馆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2016年温州中考作文题 | “邻里关系”
邻里之间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招好棋
“邻里党建”增强居民幸福感
温州卷
保持你周围健康氛围的9条途径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