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晋野等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一篇《马说》,让许多人感动万分。一些自诩为千里马的人,常常感慨生不逢时,世无伯乐,朝思暮想也能碰上个求才若渴的贤主,盼望三顾茅庐、黄金台等千古佳话在自己身上变成现实。按说,求才若渴对谁都应该是好事,怎么会可怕呢?
一则什么是人才、你是不是人才,是由伯乐决定的。伯乐先生往往以己观人,以个人好恶爱憎为标准。我看不上的,即使你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有经天纬地之才,我也弃若敝履。对了眼的,虽是脓包。也艳如桃李。在秦二世眼里指鹿为马的赵高是人才,赵王看来实战经验丰富的廉颇远不如纸上谈兵的赵括。隋文帝杨坚选的是善于揣磨朕意的杨广,宋徽宗看上的是高俅,赵构相中的是秦桧,朱由校认为魏忠贤人才难得。姜子牙活了八十多岁,谁也不当他是哪根葱,只有周文王认为他有丞相之能。百里奚被楚人俘虏后只能做奴隶,价值五张羊皮,被秦穆公赎出后就升值为丞相。韩信在项羽那里“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一去楚归汉就成了宝贝,刘邦立马登坛拜将。现在则流行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要是我的人,“听话”,则宠信之,提拔之,只要不符合我这把尺子,你就坐冷板凳吧。你自认为有学问,可你有研究生学历吗,有本地户口吗,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吗,身高在一米七五以上吗,英语过六级吗,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吗,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吗,会脑筋急转弯吗。面对这样求才的“伯乐”,即使诸葛亮、姜子牙再生,也非下岗不可。
二则需要你时是人才,不需要时就是祸害。所谓时势造英雄,得人才者得天下。历史上每每天下大乱的时候,也是人才最容易脱颖而出的时候。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时期,人才涌流,风云际会,商鞅、管仲、百里奚、鲍叔牙、吴起、赵牧、田单、孙膑等名将名相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老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列子、韩非子、孙子等大家人们至今耳熟能详。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求贤若渴,人才如百川归海,猛将如云,谋臣如林,群星璀璨,演绎了一出出历史活剧。可一旦局势稳定,歌舞升平,人才问题就退居其次了,结果往往是“卸磨杀驴”,于是屡屡上演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秦始皇曾礼贤下士,收罗了不少人才,一俟统一天下就开始焚书坑儒。刘邦作《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可韩信等一批名将仍然逃不了小命。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曾下“求贤诏”,言“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责成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都要推荐人才,否则就是失职,但其族灌夫、族主父偃、族李陵、族公孙贺,窦婴弃市,公孙敖、任安腰斩,何曾真正求贤若渴?大臣汲黯曾劝武帝,你下很大功夫求贤,却没有尽其用就杀掉了,还有谁给你治理天下呢?汉武帝说了一段绝妙之词:“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苟能识之,何患无才?夫所谓才者,犹有用之器也,有才而不肯尽用,与无才同,不杀何施!”看看蒙恬、白起、伍子胥、文种、晁错、周亚夫等等功臣名将,哪个有好下场?朱元璋为替儿孙扫清“隐患”,斩杀起功臣来更是毫不留情,开国宿将几无幸免。朱棣不顾“天下读书种子绝矣”的劝告,将方孝孺门生数人同其九族群杀,计八百余人,史称株连十族。无怪乎人们常讲,宁愿做盛世鸡犬,也不做乱世英才。
三是求才若渴的幌子下掩盖的是不择手段的血腥。曹操先后颁布三道《求贤令》,惟才是举,不拘一格,被后人奉为爱才的典范。他不仅对主动投靠自己的人尊重有加,而且对敌营中的人才也备加喜爱,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争取过来为己所用。为了让徐庶为自己服务,先是赚取徐母到许昌,企图让徐母写信召来徐庶;一计不成,又赚得徐母手迹,仿其字体伪造书信,把徐庶骗到许昌,致使其母自杀,后来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终生不为曹操出一计谋。曹操见关羽“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三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为了收编其于帐下,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美女,送金帛,赠赤兔宝马,封汉寿亭侯,可谓费尽心机。然而,就是这位“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曹孟德,照样杀了立过大功的许攸,以“不孝”杀了名士孔融,以“惑乱军心”斩首了博学的杨修。即使其称为“吾之子房”的第一谋士荀或,也没逃脱服毒自杀的命运。连从不参与政治的绝世医才华佗,也未能幸免一死。试想,如果有个曹操一样的伯乐看中了你,可怕不可怕?宋江爱惜人才的办法更是恐怖。“霹雳火”秦明原本是坚决不肯背叛朝廷的,宋江为了断其退路,在秦明吃醉浓睡中,“借用”他的盔甲、战马、兵器,把青州城外“旧有数百人家”变成了“一片瓦砾场”,使其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只好上山落草了事。大财主玉麒麟卢俊义,是吴用在其家题了反诗,家破人亡被迫上山的。双枪将徐宁,是时迁盗了祖传的雁翎甲用麻药赚上山的。朱仝是因为李逵摔死了五岁的小衙内,负有照管之责的朱仝不得不上山入伙。这些人其实是“爱才”的宋江逼上梁山的,不知他们是否真的对宋江感恩戴德,甘心情愿为梁山卖命?
【选自2006年10月23日《平民杂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