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看借钱

2006-04-29 05:23
中国商界 2006年11期
关键词:道人牛车草鞋

自林尚沃到郭山郡任郡守之日起,厢房里无时无刻不挤满了来借钱的人。一天,林尚沃走进厢房,有三个人等在那里要求借钱。三人的说法如出一辙,都说借钱去做生意。

林尚沃借给他们每人一两银子,让他们拿着一两银子去,五天之内尽力而为,看能挣回多少钱来,然后根据挣钱的情况再决定借给他们多少钱。

五天后,借钱的三个人非常守时地又来到林府。第一个咸镜道商人说:“我用这一两银子买了些草绳,做成了五双草鞋,每天拿到市场去卖,一天卖一双,一双挣一分银子,五天共挣了五分银子。”

第二个平安道人说:“我用一两银子买了竹子和窗纸,用一天时间做了五个风筝,第二天赶上春节,一会儿就卖光了,现在我除了一两银子的本钱,还挣了一两银子。”

而第三个黄海道人以一种不屑的神情回答:“大人,您觉得一两银子能做什么生意呢?”原来这位拿一两银子喝酒去了,喝得只剩下一分,然后用一分银子买了张白纸,在白纸上写了封所志。内容大概是说“我目前正在一所寺庙里攻读四书五经,请义州府尹老爷为我提供一些读书期间的开销。”结果府尹差人送来了10两银子。

当初借钱给他们的时候,并没有规定做生意还是用什么其他办法,现在该林尚沃实践自己诺言的时候了。林尚沃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借给编草鞋的100两银子,借给做风筝的200两银子,借给写所志的人却一出手就是1000两银子。

林尚沃又让他们各自写下借据,一年后再回来。

一年之后

一个旁观的书生问林尚沃为什么这么处理,林尚沃说:“编草鞋的兢兢业业,不会浪费一点钱,他这种人肯定饿不死,但也成不了富人;做风筝的比做草鞋的聪明,有头脑,擅长观察时机,但做生意仅仅看到眼前的时机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这类人确实有些成了富人,但不可能成为巨富。”

“至于那个写所志的醉鬼书生,这人不会为钱所累,为钱去拼命的人根本挣不到大钱,顺其自然而为之才是挣钱的最高境界,如果过分追逐钱财,事业肯定要失败。”

一年以后,三人又一次聚集到林府。编草鞋的还清了他借的100两银子及利息,他用借到的钱开了一间铁匠铺,制作犁、铧等工具挣了些钱。

而做风筝的用借的钱从沿海贩卖盐和干海货到内陆,再从内陆购买药材运到全国各地出售,现在已经开了五家店铺。

而写所志的书生这次却是空手而来,他说:“我拿1000两银子去了平壤,本想贩马,但被一个漂亮的妓女迷住了,一个月不到,我还没搞清怎么回事,1000两银子已经没了踪影。”后来约定的时间快到了,他从妓女那里借了5两银子来见林尚沃。谁也没料到,林尚沃又借给他2000两银子,照旧要求一年后再见。

但一年过去了,到了约定的日子,那个黄海道人影踪全无,压根没有露面。

八年之后

一晃数年过去了,已被大家忘得一干二净的那个黄海道人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林尚沃面前,这次他要借10头牛和10辆结实的牛车。林尚沃二话没说,吩咐手下照办。

10天后,黄海道人回来了,令人惊讶的是,10辆牛车装满了人参,并且都是质量上乘的六年参。这次轮到林尚沃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当时一牛车货称为一驮货,一驮人参粗略估计至少值上万两银子,10驮人参就是白银10万两,这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

黄海道人说:“八年前,我从大人这里借到2000两银子后,又回到平壤找那个妓女,直到有一天,我数了数剩下的钱,发现已经不足100两。我决心振作精神,于是离开平壤去了开平,将剩下的银子全部买了人参种子,一直走到没有人居住的长白山深山老林,选中一面背阴的山坡把种子随风撒下。然后我又回到平壤,娶了那个妓女,用她的积蓄在城外开了家酒馆。就这样一晃八年过去了。我打起精神回到义州,向大人借10辆牛车,带他们到六年前我到过的长白山里,到那儿一看,山坡已经变成了一片参田,我把它们全部挖出来运到您这里。”

最后,林尚沃付给黄海道人5万两银子买下这批价值10万两的参。两人各取所需,对半分成。

八年之内,林尚沃用3000两银子挣来5万两,而那个人也成了大富翁。这也应了我们平时常说的“商道即人道”这句话,意思是经商实际也是投资人,林尚沃的这则逸事为这种商业哲学即商道做了极好的诠释。

猜你喜欢
道人牛车草鞋
做地道人 制道地药
做地道人 制道地药
惹祸的牛车
做地道人 制道地药
做地道人 制道地药
七十七双草鞋
赶牛车
“巨鞋”
运大米
爷爷的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