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丽萍 蔡健和 覃建林
摘要应用室内浸叶法测定了广西3个甜菜夜蛾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广西不同菜区甜菜夜蛾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不同。柳江甜菜夜蛾种群对氟啶脲、溴虫腈和氟虫脲的敏感性最高,分别是南宁种群的3.06,5.90、乙17倍,是桂林种群的2.28,2.56,4.93倍;桂林甜菜夜蛾种群对虫酰肼和多杀菌素的敏感性最高,分别是柳江种群的3.82、10.62倍.是南宁种群的4.91、4.36倍;南宁甜菜夜蛾种群对毒死蜱的敏感性几乎与桂林种群一样,是柳江种群的2.80倍;广西3个甜菜夜蛾种群对氟虫腈、高效氟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澳氰葡酯的敏感性均相引氏,无法求出毒力回归方程。
关键词有害生物化学防治;甜菜夜蛾;种群;杀虫剂;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S 481.4
甜菜夜蛾[Spodopteraezrzgua(Htibner)]是一种热带或亚热带昆虫,对高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常间歇性发生,食性很杂,近年来成为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的重要蔬菜害虫。国内外对甜菜夜蛾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了甜菜夜蛾抗药性的大幅度提高,防治甜菜夜蛾成为蔬菜害虫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广西位于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每年5—8月甜菜夜蛾发生量大,危害范围广。不同菜区防治甜菜夜蛾所使用的农药品种有很大差异、同一农药品种的使用频率和强度也不相同。笔者发现同一种杀虫剂在不同菜区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差异很大,为了解广西不同菜区甜菜夜蛾种群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差异,指导田间合理使用农药,2002—2004年开展了此项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昆虫
分别从南宁市郊石埠乡、柳江县百朋乡和桂林市郊豇豆地和其他菜地采集甜菜夜蛾幼虫,室内用豇豆叶饲养,挑选健康的F:和F:代2龄初期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1.2供试药剂
5%氟啶脲乳油(chlorfluazuron,抑太保,口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20%虫酰肼悬浮剂(tebufeno—zide,米满,美国罗门哈斯公司);5%氟虫脲乳油((1ufenoxuron,卡死克,美国氰胺公司);48%毒死蜱乳油(chlorpyrifos,乐斯本,美国陶氏益农公司);lo%溴虫腈悬浮剂(chlorfenapyr,除尽,美国氰胺公司);5%氟虫腈悬浮剂(fipronil,锐劲特,罗纳普朗克公司);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beta-cyper-methrin,歼灭,江苏农药研究所);1.8%阿维菌素乳油(abamectin,害极灭,广西桂林集琦药业公司农药分公司);2.5%多杀菌素悬浮剂(spinosad,菜喜,美国陶氏益农公司);2,5%溴氰菊酯乳汕(delta—methrin,敌杀死,江苏武进第三农药厂)。
1.3试验方法
采用浸叫‘法,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将供试药剂用清水稀释成5~6个系列浓度;选取新鲜正常的豇豆叶片,在系列浓度药液中浸10s,取出后晾干,冉放到垫有湿滤纸,自径12 cm的培养皿中;每皿接人20头大小一致的2龄幼虫,把处理试虫全部置于(25il)C,光照I。//D=14 h//10h的光照培养箱(1.RH—300G,广东医疗器械厂)小培养,以清水为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4S h或72 h检查试验结果。对照组死亡率超过10%时试验无效;低于10%时,用Abbott公式校正处理组的死亡率,用张志祥等方法求毒力回归方程、lc值及lc95%置信区间,并进行敏感性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杀虫剂对南宁甜菜夜蛾种群的毒力
由表l可见,南宁甜菜夜蛾种群对溴虫腈和虫酰肼的敏感性最高,LC分别为12.28、23.94mg/L,;对氟虫脲、多杀菌素和氟啶脲的敏感性较高,LC50分别为83.06、87.93、107.66 mg/I,对毒死蜱的敏感性较低,LC50为l 324.3l mg/l;对氟虫腈、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均相当低,无法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将溴虫腈、虫酰肼、氟虫脲、多杀菌素和氟啶脲的LC50与敏感性较低的毒死蜱相比,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107.84、55.32、15,94、15.06和12.30。
2.2杀虫剂对柳江甜菜夜蛾种群的毒力
由表2可见,柳汀甜菜夜蛾种群对溴虫腈的敏感性最高,LC50为2.08mg/L;对氟虫脲、虫酰肼和氟啶脲的敏感性较高,LCo分别为16.06、1S.S5、35.18 mg/l。(1-Cao<50 mg/I。);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较低,LC50为214.1:7 mg/L;对毒死蜱的敏感性很低LC50为3 709.33 mg/L;对氟虫腈、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已相当低,无法求出毒力回归方程。与毒死蜱相比,溴虫腈、氟虫脲、虫酰肼、氟啶脲和多杀菌素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1783.33、230.97、198.89、105.44和17.32。
2.3杀虫剂对桂林甜菜夜蛾种群的毒力
由表3町见,桂林甜菜夜蛾种群对虫酰肼和溴虫腈的敏感性最高,LC50分别为4.88、5.32 1mg/L;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较高,LC50为20.16mg/L(LC50);对氟虫脲和氟啶脲的敏感性较低,LC50分别为79.22、80.23 mg/L;对毒死蜱的敏感性很低,LC50为1 360,54 mg/L;对氟虫腈、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已相当低,无法求出毒力回归方程。与毒死蜱相比,虫酰肼、溴虫腈、多杀菌素、氟虫脲和氟啶脲对甜菜夜蛾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278.So、255.74、67.49、17,17和16.96。
2.4不同甜菜夜蛾种群对杀虫药剂敏感性比较
将广西不同菜区甜菜夜蛾种群对杀虫药剂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为:南宁甜菜夜蛾种群除了对毒死蜱的敏感性与桂林种群一样,稍高于柳江种群外,对氟啶脲、虫酰肼和氟虫脲的敏感性均为3个种群中最低;而柳江甜菜夜蛾种群对氟啶脲、溴虫腈和氟虫脲的敏感性最高;桂林甜菜夜蛾种群对虫酰肼和多杀菌素的敏感性最高。除氟虫腈、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溴氰菊酯对甜菜夜蛾的活性太低无法比较外,其余的6种杀虫药剂中,3个种群敏感性差异最大的药剂为多杀菌素,分别为10.62倍和4.36倍;敏感性差异最小的药剂为毒死蜱,分别为1.03倍和2.80倍;其余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均在2.28~5.17倍之间。
3讨论
甜菜夜蛾是一种分布广,常间歇性暴发,食性杂的害虫。国内外对其以化学防治为主,目前,甜菜夜蛾已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严重抗性,而且不同地区由于用药水平不同,抗性的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奉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南宁、柳江、桂林(分别代表桂南、桂中、桂北)3个菜区的甜菜夜蛾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因不同农药品种而异,柳江种群对氟啶脲、溴虫腈和氟虫脲的敏感性最高,分别是南宁种群的3.06、5.90、5.17倍,是桂林种群的2,28、2.56、4.93倍;桂林种群对虫酰肼和多杀菌素的敏感性最高,分别是柳江种群的3.82、10.62倍,是南宁种群的4,91、4.36倍;南宁甜菜夜蛾种群对毒死蜱的敏感性与桂林种群一样,是柳江种群的2.80倍;广西3个甜菜夜蛾种群对氟虫腈、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均相当低,无法求出毒力回归方程。
根据上述结果,广西不同菜区甜菜夜蛾种群对杀虫药剂敏感性有一定差异,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笔者认为,广西南部的南宁菜区可以继续使用溴虫睛和虫酰肼防治甜菜夜蛾,对氟虫脲、多杀菌素和氟啶脲的敏感性已下降,尽量减少单独使用;广西中部的柳扛菜区可以继续使用溴虫腈、氟虫脲、虫酰肼和氟啶脲,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较低,应尽量减少使用次数;广西北部的桂林菜区可以继续使用虫酰肼、溴虫腈和多杀菌素进行防治,而氟虫脲和氟啶脲的敏感性已下降,不能再多次重复使用。同时,为了延缓甜菜夜蛾抗药性的产生,应注意不同杀虫药剂合理轮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