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铃薯粉痂病发生情况初步研究

2006-04-29 00:44杨艳丽罗文富
植物保护 2006年3期
关键词:相关性发病率

刘 霞 杨艳丽 罗文富

摘要马铃薯粉痂病由Slngosporasubterranea f.sp.subterranea引起,是典型的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块茎和根部。2004年调查了昭通市和会泽县7个乡镇,8个马铃薯品种的粉痂病发生情况。在调查的品种中,会一2发病最轻,平均发病率27%。会泽县马铃薯粉痂病平均发病率59%,昭通市马铃薯粉痂病平均发病率35%。分析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pH与发病率的关系。P306发病率与土壤中氮、有机质呈正相关,与磷、钾、pH呈负相关,其中与钾含量相关系数为0.693。会一2发病率与土壤pH、钾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4、0.858,其中与钾含量相关性显著;与磷、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7、0.323;与氮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3,相关性显著。

关键词马铃薯粉痂病;发病率;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S 435.32该病在当地品种上的危害情况,大约5年以后在英国第一次被记录。从那以后,在除非洲外的世界各地都相继报道了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国内许多省区如内蒙古、广东、贵州、甘肃、江西、浙江等,报道有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云南未见报道。

马铃薯粉痂病由Spongospora subterranea f.sp.subterranea引起,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块茎和根部,有时茎也可染病。块茎染病初期,在表皮上出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晕环。之后小斑不断隆起膨大,形成小疱,在皮层细胞中产生海绵状有裂痕的休眠孢子堆(孢子团),表皮破裂后孢子团散出,形成粉状的疮痂症状。休眠孢子囊堆卵圆形、长形、不规则形,直径15~85 txm,具中腔空穴。休眠孢子球形至多角形,壁平滑,黄色至黄绿色。原质团长达70μm,变形虫状,形成一至数个休眠孢子囊堆。游动孢子囊单生或群生,卵形、长圆形。游动孢子卵形、球形,前生异形双鞭毛。可寄生于番茄引起根或茎部瘤肿,亦寄生于龙葵(Solanumnigrurn L.)等野生植物上。

云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31.69万hm2,单产16 930kg/hm2,总产量536.5万t,无论面积、单产和总产量都进入中国马铃薯生产的前列,按种薯需求250kg/667mz计算,年需种薯118.7万t。近年来,随着云南马铃薯产业的迅速发展,这种块茎病害逐渐成为云南马铃薯生产的限制因子之一,影响了薯块的商品性。因此,弄清楚云南省马铃薯粉痂病的分布及发生情况、适宜条件和当家品种对粉痂病的抗病性,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l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田间发病薯块,带菌土壤。

1.2调查与采样方法

采用五点法进行调查与采样。

昭通市选择4个马铃薯主产乡、会泽县选择3个马铃薯主产乡进行调查,每个乡调查2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调查3块地,共调查8个马铃薯品种,并采集带菌土样。

1.3土壤pH、氮、磷、钾及有机质测定方法

1.3.1土壤pH测定

称取待测土样10 g倒人100 mL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玻璃棒搅拌1 min,静置30 min,用pH计测定。

1.3.2土壤有效氮的测定

在密封的扩散皿中,用NaOH溶液水解土壤样品,在恒温条件下,使有效氮碱解转化为氨气状态,并不断地扩散逸出,由硼酸吸收,再用标准酸滴定,计算出水解性氮含量。如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较高,需加硫酸亚铁还原成氨态氮后再测定之。

1.3.3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待测液中的磷酸与钼锑抗混合显色剂作用,在一定酸度和三价锑离子存在下,磷酸与钼酸铵形成黄色锑磷钼混合杂多酸,其组成比为v(P):v(Sb):V(Mo)=1:2:12。锑磷钼混合杂多酸在常温(20—60℃)下,易为抗坏血酸还原为磷钼蓝,使显色速度加快。溶液中磷钼蓝的蓝色深度与磷的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服从朗佰一比耳定律。比色时酸度范围0.55—0.75;测定磷的质量分数范围为(0.04~0.6)X10-6。1.3.4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用1 mol醋酸铵为土壤提取剂,提取后待测液直接用火焰光度计测定。土壤中交换性和水溶性钾用醋酸铵溶液提取,铵离子可与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置换,使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进入溶液中。

1.3.5有机质的测定

用一定量的氧化剂(重铬酸钾一硫酸溶液)氧化土壤中的有机碳,剩余的氧化剂用还原剂(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滴定,可从消耗的氧化剂数量,计算出有机碳的含量。本方法只能氧化90%的有机碳,故测得的有机碳含量要乘以校正系数1.1。

1.4数据分析方法

将不同地区马铃薯同一品种的发病率进行方差分析,发病率与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pH之间的关系采用Excel进行相关性分析。

发病率=发病的总薯块数量/调查的总薯块数量X100%;

严重度=单个薯块的严重度之和/调查的总薯块数量;

病情指数=>:∑(发病级值X各级的发病薯块数)/(调查的薯块总数X最高发病级数)。

2 结果与分析

2.1会泽县马铃薯粉痂病调查结果

对会泽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3个乡镇大海乡、金钟镇和大桥乡进行调查。发病率以金钟镇发病最轻,平均发病率50%,大桥乡发病最重,平均发病率达到77.23%;3个地区的发病严重度和病情指数情况基本一致(表1);在会泽县调查的8个马铃薯品种中,合作88号、PB06、PB04和会薯003发病都较严重,会一2发病最轻,平均发病率20%;病情指数和严重度以PB04发病最重,会一2发病最轻,Mira发病也较轻(表2)。

2.2昭通市马铃薯粉痂病调查结果

在昭通市调查的4个乡镇中,分析发病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蒙泉乡发病最严重,平均发病率达到62.58%,靖安乡发病最轻,平均发病率为31%(表1);在调查的3个马铃薯品种中,PB06发病最显著,平均发病率为59.51%,会一2发病最轻,平均发病率为28.32%(表2)。

2.3昭通市和会泽县马铃薯粉痂病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会泽县和昭通市马铃薯粉痂病的调查,可以得到会泽县的发病情况比昭通市严重,平均发病率59%,平均严重度1.367,而昭通市平均发病率35%,平均严重度0.495。对调查的5个马铃薯品种的发病率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会一2在0.05和0.01水平上都与其他品种存在显著差异性,会-2与其他品种相比,抗马铃薯粉痂病

(表3)。

2.4不同品种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与土壤pH、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的关系

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情况与土壤pH、钾含量呈负相关趋势,相关系数分别为0.081、0.141,相关性不显著;与土壤氮、磷、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452、0.442,相关性不显著(表4)。

2.5同一品种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与pH及氮、磷、钾、有机质含量的关系

2.5.1PB06发病情况与pH及氮、磷、钾及有机质

含量的关系

PB06的发病情况与土壤中氮、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趋势,相关系数分别为0.427、0.553,相关性不显著;与土壤磷含量不相关;与土壤中钾含量、土壤pH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3、0,222,相关性不显著。

2.5.2会一2发病情况与pH及氮、磷、钾、有机质含量的关系

会-2的发病率与土壤中氮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3,相关性显著,即减少土壤中氮肥含量,可以减轻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情况(图la);与土壤中磷、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趋势,相关系数分别为0.727、0.323(图1b,图2),相关性不显著;与土壤pH、钾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4、0.858,其中与钾含量相关性显著,即增加土壤中钾含量,可以降低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病率(图1c,图3)。

3讨论

通过大田调查,基本掌握了会泽、昭通两地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情况。会泽县的发病情况比昭通市严重,一方面是由于当地种植的主要品种不同,故而调查的品种不同,加之两个地区在海拔、降水量、温度、土壤类型、施肥水平以及栽培模式等方面都有差异,因此发病程度存在差异。

马铃薯不同品种粉痂病的发病率与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pH之间的相关性很低,与调查范围、品种抗性、品种类型及收获季节等有关,需继续进行调查研究。

马铃薯品种间的发病率与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pH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6的发病率与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pH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可能与PB06在当地是新推广的品种有关,有待进一步验证。会一2的发病率与pH、磷、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与钾、氮含量的相关性显著。两个品种间存在差异。这表明可以通过减少土壤中氮肥含量,或者增加钾肥含量来减轻病害的发生,也可以通过调节土壤酸碱度来控制病害;对于磷含量,则是下一年调查要进一步验证的问题。这也表明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氮、磷、钾、有机质等的需求不同,造成土壤中这些物质的不均衡,由此引起病害发生程度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根据国外的研究表明土壤pH对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但得到的结论存在很大的争议。Blattny认为该病害在酸性土壤中最严重,Naou—moff报道了当土壤pH在4.7~5.9时病害最严重;相反Cooper等则报道了通过向土壤中加硫而降低pH到5.0左右时,可以降低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Cooper也报道在pH 5.5的土壤中病害比pH 5.2时要严重L14),而Kole和Hughes认为当土壤pH分别在5.2~7.5和5.5~8.5的范围内时影响很小。通过本试验,可以得出当土壤pH在5.39—5.95、7.06—7.41范围内时发病,情况较重,土壤pH在4.85~5.27、7.71~7.94的范围内发病情况较轻,与已报道的土壤pH范围有一定的重复区间,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通过本试验的调查,总体上两个地区的马铃薯粉痂病发生情况都较为严重,已严重危害了云南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查并进行防治研究。

猜你喜欢
相关性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决策有用观下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