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云中开不败的花朵(连载三)

2006-04-18 06:44
党史纵横 2006年4期

宝 藏

抗战胜利以后,党中央制定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部署,派遣大批干部奔赴东北。1945年10月,马加和申玮告别延安,随干部大队渡过黄河,跨过吕梁山,于冬季到达了张家口。由于战局变化,干部大队行进受阻。当时,邓拓正在这里主办《晋察冀日报》,邀请马加做副刊主编、申玮做记者。他们夫妇丁作了四个月,到1946年5月,前方局势平稳,才又继续上路。他们乘火车经承德、赤峰、开鲁抵达通辽。此时局势又发生变化,我军撤出四平,到北满的铁路中断。要到东北局所在地哈尔滨去,只能通过东科尔沁旗草原。从通辽到瞻榆,中间有200多里地的大草甸子,人地生疏,而且听说蒋介石已经派来特务白云梯到这一带活动,勾结地主武装,策动叛乱。这样,干部大队又在通辽驻扎下来。为了尽快到达北满,马加和申玮加入一支军事干部小分队,又继续前进。5月的一天,四辆胶轮马车,拉着军事干部小分队出了通辽县城,进入东科尔沁旗大草原。这支干部队有30多人,多数是团职军事干部,还有一些警卫人员和家属。队长曹志学,原是马加在平西时就认识的挺进队的一个团长,曾跟刘志丹闹过土地革命,给人以机智老练的印象。全车上最兴奋最活跃的人物王耀东,是冀中军区警备团的副团长,他穿一套旧灰军装,脸上长着黑胡茬子,叼一个旱烟袋,朴朴实实,平易近人,他老家在沈阳郊区,回到东北,想起家乡,有唠不完的嗑。晚上,干部队在贾家营子宿营,马加和申玮住在蒙古族老汉那申乌吉家,屋里黑糊糊的炕上放着一只铁火盆,炖着奶茶,散出腥膻的气味,地上是一堆放牧的什物,老汉60多岁,有些驼背,脸上布满皱纹,看得出他生活很苦,马加送给他一件衬衣。他们相处时间很短,却很亲热。

行军的第三天,离瞻榆县只剩下最后30里地时,得到当地老乡的报信:瞻榆县有一部分保安队叛变了,为首的叫韩宝玉,一共有30多人,一色是骑兵,现在正在三家子村抽大烟,一会就要过来。说话工夫,三家子方向扬起一溜烟尘,叛变的蒙古马队出村了。曹团长知道形势危急,当即做出部署:王耀东带领四个警卫员,埋伏在前边的一个土坎下,阻止敌人前进;其余人迅速越过开阔地,抢占沙坨子制高点。马队冲过来,一个缺少经验的警卫员开了一枪,把跑在前面的一匹马打倒。这样,干部队的目标就暴露了,一场遭遇战已经不可避免。当时我方居高临下,对敌人形成压力。敌人不摸底细,不敢再往前冲,隔着开阔地,远远地打着冷枪。天近傍晚,双方通过喊话,都同意在中间地带谈判。我方王耀东主动请缨承担谈判的任务,张君恒副团长愿意陪他一同前往。谈判中,敌方要求赔偿马匹,我方为了保证干部队安全顺利到达根据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却故意刁难,又向我方要大烟土。张副团长看出敌人不怀好意,便说要回去请示,转身回来,王耀东临危不惧,继续与敌人分辩。谈判破裂,敌人背信弃义,开枪杀害了王耀东。随后,叛军马队扬长而去……

黄昏降临,曹团长带领小分队登上了敌人阵地,在一个沙丘上找到了王耀东的尸体。王耀东脸色铁青,咬着牙齿,灰色的军装上血迹斑斑。大家用手抠土,堆起一座小坟,然后纷纷摘下帽子,低下头,向王耀东志哀。

干部队继续前进,临天亮才到三家子。情况仍然紧急,这时第四辆车又陷在泥里,马加去帮助推车,大车一动不动。马加转身去追前边大车,跑得满身是汗,车已经没影了。他忽然发现一个蒙古包,旁边有一个仓子,这里住着一个蒙古老头和汉族女婿。马加让老头带路,老头叫马加先躲在仓子里,等到天黑再走,说完话就出去了。仓子里又黑又闷,马加呆了一阵,也不见老头回来,很担心老头向敌人报告。这时,马加拿出一些钱,跟这个汉族女婿换了一套衣服,并让他带路。二人急匆匆地走出来,大约走有二里地,发现后边有一股骑兵停在漫岗上张望,果然是老头领来了敌人,幸亏马加化装,他们没有认出来。到了瞻榆县城,马加找到了干部队。当时申玮满面忧愁,中午没有吃饭,见到丈夫几乎不敢认了,马加穿一件对襟小褂,戴一顶破旧草帽,简直像一个庄稼汉了。

这段经历留给马加的印象很深,特别是王耀东的形象久久地感染着他,一种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敦促马加要把这一切反映出来。四年后,马加就是以这段历史为基础,进行了充分的艺术加工,写出了著名的中篇小说《开不败的花朵》。在第二次和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周扬的报告中提到这部作品,认为是建国初期的优秀作品。建国十周年出版的优秀文学作品选集以及《中国新文学大系》也都选收入这部中篇小说。它在国内再版20次,还被翻译成英、德、日、蒙、朝等几国文字,得到了广泛赞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加土改和写作《江山村十日》

1946年6月初,马加从哈尔滨来到佳木斯。这里当时是合江省省会,省委书记是张闻天。马加坦率地向组织上讲出自己的想法:自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就一直想下到基层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张闻天和组织部长刘英商量以后,安排马加到桦川县长发屯参加土改,当时彭梦庚是土改工作团团长,又任马加为副团长。临行前,张闻天发给马加一套制服和一支日本造的三八盒子手枪。并跟他讲,长发屯工作条件艰苦,土匪猖獗,群众还有正统观念;工作团要深入发动群众,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以后能不能站稳脚跟,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还要靠延安来的同志做工作。

长发屯离佳木斯20里地,镇子很小,有一所小学,一个烧饼铺,百十户人家,工作团就住在村公所。马加来到以后,为了贯彻东北局关于土改的“五四”指示,长发屯土改工作队召开一次会议,决定派出两个武装工作队——彭梦庚带15名队员去靠山屯,马加带15名队员去顺山堡。

马加到顺山堡第一天,就在街上遇到了土匪。一个愣小子对一个庄稼人比比划划,看见工作队来,扭头放了一枪就跑了。工作队四处搜查,也没有找到这个土匪。动员群众检举,没有一个人吭声。

工作队进村以后,首先访贫问苦,扎根串连。马加和通讯员小李住到雇农马永清家里。马永清原是富锦县人,一年冬天,他父亲给地主赶爬犁,遇到北风烟泡,冻死在雪地里,随后母亲改了嫁,他跑到顺山堡给老张家地主扛活,一千就是八年。马加向他交底,工作队来到这里,要进行土改,给贫雇农分土地,让穷人翻身。他们的心靠近了,马永清说了实话,白天放走土匪的就是老张家地主,大家不敢检举的原因,是地主的父亲正在桦林县当副县长。马加通过多方了解,终于掌握了顺山堡的真实情况。最后,得到上级批准,对张家地主进行抄家,起出了枪支弹药;搜出国民党的证件。局面打开了!工作队组织群众斗争地主,贫雇农扬眉吐气,有苦的诉苦,有冤的伸冤,有仇的报仇。接着,贫雇农分土地、分牲畜、分衣物。成立了农会,贫苦农民自己当家做主了。组织起自

卫队,翻身农民拿起枪杆子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经过土改,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苦农民真正翻身了。农民们后来知道马加是作家,希望他继续写出反映土改的作品。马加说:“他们翻身了,希望能看到描写他们自己的东西。哪管我的技术再恶劣,我也要歌颂他们。只要他们能听得懂,觉得还有点响动,那么,我就权当一名鼓号手。”(《江山村十日·前言》)1948年春天,马加回到东北文协,就开始了中篇小说《江山村十日》的写作。写出初稿以后,马加又拿到农村中去,给贫雇农朗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让自己成翻身农民的代言人。这部小说问世以后,杨朔、冯雪峰、李健吾、沈起予、许杰,先后发表了评论。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周扬在《新的人民的文艺》报告中对这部小说作了肯定。1949年以来,《江山村十日》先后在东北新华书店、上海益群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一共印刷了14次,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建国后的足迹

1948年末,辽沈战役结束,马加随东北文协从哈尔滨迁到沈阳。在这里,他和周立波共同主编东北文协的机关刊物《文学战线》。1949年东北作家协会成立、他先后任副主席、主席。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后,马加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当时正值第四次战役开始,美国飞机疯狂破坏清川江交通线,志愿军战士冒着敌机轮番轰炸抢修江桥,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马加看到了志愿军和民工队一幕幕悲壮动人的场面,并为其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所感染,1954年,他以中国民工队活动为题材创作出长篇小说《在祖国的东方》(作家出版社1954年出版)。

1955年,中国作家协会辽宁分会成立,马加出任主席、党组书记。以后,马加分别到本溪县、盖县、旅顺农村深入生活,1958年又到新民县农村安家落户,他以农业合作化为题材写出了长篇小说《红色的果实》(作家出版社,1960年出版)。

1960年,马加和申玮夫妇共同到云南、广东、广西等地自费旅行,写出了散文《鹿回头村一老人》、《石林之歌》、《金花的故乡》等,后来都收入散文集《祖国的江河土地》(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年出版)。

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以后,进一步强调阶级斗争;1963年,毛泽东主席对文艺界作出两个批示,指出文艺界“问题不少,人数很多”,已经“跌倒在修正主义的边缘”;1964年,全国文学界对“大连小说会议”开展批判;思想禁锢日甚一日,文艺创作如履薄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马加从新民返回作家协会参加运动。一夜的工夫,作家协会地下室贴满了大字报,有的揭露马加和邓拓的“罪行”,有的说马加“和汉奸文人张露薇狼狈为奸”,有的说马加是“牛鬼蛇神的保护伞”……接着是大会小会批,不断地写检查。1969年冬天,马加一家被送到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四道沟公社最偏僻的山沟。这里距离县城240里,到处是深山老林,海拔1800米,气候酷寒,山水很硬,是克山病发病地区。马加已经是60岁的人了,每天和社员一起刨粪、送粪、种地、铲地。

1972年,马加被借调到辽宁省文艺创作办公室,举办长篇小说学习班。1973年,马加又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北国风云录》。这部小说的创作缘起要追溯到1956年,那时马加在北京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毛主席在怀仁堂接见了理事以后,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又来到作家们中间。周总理曾谈到对苏联小说《旅顺口》的看法,说这部小说宣扬俄罗斯大国沙文主义,为沙皇侵略战争歌功颂德,主人公康德拉琴珂不是什么英雄,而是沙俄的侵略工具。这部小说描写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是好的,这是对中国人民的歪曲。周总理最后号召,有志气的中国作家要发扬民族正气,歌颂中华民族的英雄,歌颂他们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尽到作家的职责。周总理的讲话对马加有很大的触动,马加想到中国历史上多次受到沙俄和日本的侵略,想到自己背井离乡流亡14年,也想到孙快农、白乙化等烈士为中华民族解放而牺牲,心头涌起创作的冲动。中午吃饭时,马加正坐在陈毅副总理身旁,陈毅询问了马加的生活经历,当即非常直爽地说:“你应该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那些重大的历史题材,你为什么不写呢?”两位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坚定了马加写作《北国风云录》的信心。1962年,经过多方汇集资料,长期酝酿,马加开始动笔写作。尽管受到1963年文艺整风的一些影响,但到1966年前,马加还是坚持写了10多万字。“文化大革命”到来,马加受到批判,一狠心,烧掉了手稿。1973年插队归来,马加第二次操笔重写,刚刚写出10章,批林批孔运动又来了,反回潮的势头很猛,马加再次烧掉手稿。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落实各项政策,有了宽松的社会环境,马加又第三次提笔写作。在1977年到1982年的日日夜夜里,马加已经年逾古稀,焚膏继晷,惨淡经营,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小说《北国风云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出版)。这部小说以九一八事变到七七抗战这一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展示了中国北方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反映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塑造了社会上各种各样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描绘了一幅幅30年代辽河流域、沈阳城乡的风俗画,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抗日斗争。这部小说面世以后,受到文学界的重视和社会读者的欢迎,国内报刊发表评论文章60多篇,并被辽宁省政府评为1983年优秀文艺作品创作一等奖。接着,马加一鼓作气,又开始写《血映关山》,作为《北国风云录》的姊妹篇。他老而弥坚,在视力只有0.1的情况下,借助放大镜写出了24万字,待到1990年12月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他已经是81岁高龄了。

1991年,在他文学生涯60周年的时候,他在《文艺报》上发表了《60年创作回顾》,辽宁省领导和文艺界知名人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

1996年,他又写出约20万字的自传体的《漂泊生涯》,在《中国新文学史料》上连载,他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记下了自己的所为所历所见所闻,为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留下了真实宝贵的历史资料。

1998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马加文集》8卷,约400万字。2000年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马加“人民作家”荣誉称号。马加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和文学事业献身的一生。(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