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胜
不断有朋友从格鲁吉亚过来,告诉我许多有关那个国家的消息,最近又拜访了格鲁吉亚驻中国大使米哈伊尔·乌克列巴。大使告诉我:“格鲁吉亚经济明显复苏,商业机会很多。”
大使告诉笔者,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将于最近到中国访问,届时将带一个企业家代表团一起来,意在扩大与中国企业家交流,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家到格鲁吉亚去投资,开展贸易。
经济界人士分析,在经过长达十几年之久的摸索,格鲁吉亚市场经济的轮子终于开始启动了,而一旦启动之后,市场刺激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巨大的。作为一个6.97万平方公里、500万人口的小国,恢复和发展会呈现一个较快的速度模式。
在格鲁吉亚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援助、中资企业进入及其在该国的活动,不但给格鲁吉亚人打开了观察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窗口,还产生了“分享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愿望。
市场规律是铁的规律。它的瞬息万变的特征告诉人们在市场面前要手疾眼快,它是时不我待的;市场“只认资本不认人”的品格告诉人们,格鲁吉亚市场并非非你莫属,你不进来,人家会进来。中国企业先后在该国成立了东部电力公司等,积极开展业务。
格鲁吉亚原是前苏联一个加盟共和国,是斯大林的家乡。在前苏联时期,格鲁吉亚是数得着的比较富裕的加盟共和国之一。但是,独立以后经济一直不景气,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独立前的40%。这一情况在独联体国家中带有普遍性。这是和前苏联时期的经济结构、经济布局、经济模式及其解体后特殊环境密切相关的。
但在商言商,用生意人的眼光看,可以找到新的商机。
过去我们常用“傻大黑粗”来形容苏联的机器、工业,这应该说比较贴切。这十多年来,中国从独联体国家购买了很多机器、废钢铁和一些技术产品等。格鲁吉亚有苏联时期布局在那里的飞机制造厂、大型拖拉机厂、钢铁厂、船用设备厂、卫星天线厂等较为先进的产品和工业。迟早,一些睡在破厂房里的机器将被处理掉,那些厂房连地皮都可以考虑“整合”过来。“人弃我取,为我所用”,这正是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妙用。
格鲁吉亚的轻工业同独联体大多数国家一样,非常落后,社会主义时期的几个罐头厂、纸厂、服装厂、包装厂等,现在几乎都趴着不能动,没有资金,设备不全,技术老化。日用百货奇缺,现代文明用品、高档办公用品等更是稀有,价格奇高,基本上都是进口,主要来源是土耳其。格鲁吉亚人对土耳其的劣质产品早就厌烦了,他们特别青睐中国的商品,更欢迎中国企业到格鲁吉亚去搞加工贸易,哪怕是简单的加工贸易——这恰恰是我们的优势。
格鲁吉亚是以发达国家身份加入WTO的,是独联体国家率先加入WTO的国家。格鲁吉亚对欧洲出口没有配额和许可证限制。如果能在格鲁吉亚搞简单的加工贸易,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格鲁吉亚新总统萨卡什维利上台以后,大力整治腐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下大力抓经济建设,现正在研究出台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
中国人在格鲁吉亚并不多,100多人,多数实力不强,想干事业而又力不从心。不过,他们是中国企业大规模进入格鲁吉亚市场的侦察兵,能够为国内企业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共同开发格鲁吉亚市场。有志于开发格鲁吉亚市场的企业家不妨将这个因素也考虑进去,作为考察市场,开拓市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