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敦厚
编者的话:上期“实践探索”栏目刊发了河南孟州等地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文章后,读者纷纷来电来函反映,文章介绍的经验使他们在实践工作中颇受启发,希望看到更多的这一类文章,应读者要求,本刊编辑部这一期又组织了四篇介绍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的经验文章:
安徽通过打造“干部经常受教育”机制,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河北省通过增强执政意识、提高班子领导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河北邯郸通过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了组织部门执政能力的提高;武汉市黄坡区蔡店乡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提升了发展经济的能力。
从本期四篇经验文章可以看出,提高干部认识、建立科学的机制、打造班子的领导力等都是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举措。从这些举措可以看出,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工程。对安徽省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一项宏大而艰巨的任务。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的机制
近些年来,安徽省委认真贯彻中央和中组部的要求,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扎实开展了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等,取得了较好成效,为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力度地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着力解决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级党组织必须坚强有力。这些年来,省委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村级党组织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还存在部分党组织缺乏“领头雁”、领导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省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决定从2001年起,分两批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9000名年轻党员干部到相对贫困、后进村担任党组织书记,每批任期3年。省财政拿出5.7亿多元,为每名选派干部配备了4万元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启动资金和1.5万元办公经费,安排了7800万元基础建设专项资金。目前,选派干部任职村共发展党员3.2万多名,实施发展项目1.6万多个,化解村级债务近5亿元,大部分村进入所在县乡先进行列。选派干部工作基本达到了“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目标。
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素质和能力。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结束后,为探索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机制,省委决定从2003年起,每年春节前后安排一个月左右活动时间,在全省乡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我们简称“小学教”。通过学习培训、对照检查、抓好整改,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感,解决了一大批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结合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我们还认真抓了乡村干部任期培训,选派乡镇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等,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按照建设“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奉献精神强、公道正派理念强”的党员干部队伍的要求,实施了“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普遍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充分发挥了广大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大力推进村级党组织设置调整,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双向带动”作用,组织他们把家乡更多的劳动力带出去,把积累的资金、学到的技术、联系到的项目带回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责任、严格考核,着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省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以及农村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村“两委”会工作规则等5个方面的配套文件。省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省、市、县委层层落实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每年对“三级联创”活动进行考核,每两年进行一次表彰。同时,根据考核情况确定工作薄弱县和重点管理的乡、镇、村,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推动了工作落实。
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村党建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来推进,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成效来检验,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相统一、总体目标上相一致、工作部署上相协调,努力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根据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研究制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年规划。特别是要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领导发展能力上狠下功夫。二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扎实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安徽实际,切实解决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确保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三是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认真做好明年乡镇党委集中换届工作。大力加强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尤其是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推进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四是积极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的创新。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免征农业税以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心、对象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改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推动农村基层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使农村基层组织更加充满活力,成为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