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军
烘托陪衬,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可以使表现对象显得更加鲜明突出。
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的《风景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文中给我们绘制了六幅画面,几乎每幅画面都运用了烘托陪衬的手法:“沙漠驼铃”中用驼队出现前的“最单调最平板”反衬驼队出现后的“庄严”、“妩媚”;“石洞雨景”中用城市青年的“百无聊赖”、“从胡闹中求刺激”反衬延安解放区青年的精神“高贵”、“生命力旺盛”、“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用自然的“沉闷”、“寂寞”、“原始”反衬活动其中的人——延安解放区青年的“怡然自得”;“北国晨号”中用“红绸子”、“刺刀闪着寒光”、“粉红的霞色”衬托战士“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英武形象。
这里只想把镜头定格在第三幅画面“延河夕照”上,来赏析这幅画面中烘托陪衬手法的运用。
“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似的。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生产归来,兴奋的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来了,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但现在,一律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他们在山坡下,被另一群所迎住。这里正燃起熊熊的野火,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已经将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准备齐全。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的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片段原文)
“夕阳在山”,晚霞满天。一开始,作者就给整个画面布置了一个暖色背景,竭力渲染出红红火火的氛围,使读者置身于一个火红的世界,几乎要融入其中,合二为一。这还远远不够,“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吸收的热”,“黄土吐热”,读者仿佛体察到了环境的温热,画面的热烈气氛更加浓郁。“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似的”,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河水的多而急,似乎都能冲走河床中的鹅卵石,可见河水也充满了活力。
就在这样一个温暖热烈、充满活力的背景中,作者安排画中主人公——延安儿女出场,“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生产归来”。谁能说,在这样的氛围中生产、生活的人,不是“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吗?
尽管“生产”劳动了一天,他们的谈话仍然“兴奋”,歌声仍然“雄壮”,笑声仍然“爽朗”,甚至“使得河水也似在笑”。他们尽管是文艺工作者,以往很少从事艰辛的田间体力劳动,他们的手,现在都“一律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但是从他们的谈话声中,从他们的歌声中,从他们的笑声中,却听不出诉苦声、叫屈声,甚至听不出丝毫劳累后的微叹声——哪怕等待他们的晚饭只是“金黄的小米饭”加上“翠绿的油菜”。这是因为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在生产劳动中认识了生活的人生的意义。
正因如此,更进一层,上苍似乎也被他们感动了,为之兴奋——太阳虽已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的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
画面较先前显得更加热烈更加具有活力:满天的彩霞使画面更加绚烂,再配以水的颜色(“雪白的泡沫”)、水的声音(“喧哗”)、水的态势(“急”、“冲”、“跌”、“喷”)。这些把延河流水写得更具活力,构成了美丽的静穆的景色。这又继而进一步感化了其中的人——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不是疲惫不堪地四处瘫坐于地,而是聚在河边戏水,“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他们显得是那样的怡然自得——这可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可见,在这里,暖色的背景、热烈的氛围和“生产”的辛劳、生活条件的艰苦,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烘托出延安儿女“弥满着生命力”,充满了崇高的精神。正衬和反衬异曲同工,生命力和崇高精神相得益彰。
(夏 军,江苏省海安双楼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