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以其忧愤深广的心情、深邃丰富的思想、勇敢艰辛的探索、幽默犀利的文笔为后人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鲁迅的作品句句精练,篇篇精品,堪称经典,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启发我们的智慧、丰富我们的思想,也指导我们怎样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还让我们在语句的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的许多名篇佳作进入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人统计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占所有语文篇章总数的10%,是个人作品入选总数之首。我们几代中国人都是游着“百草园”、放着“风筝”、听着“社戏”、伴着“孔乙己”、“阿Q”和“藤野先生”长大的。可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很多中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日渐生疏,甚至抵触、厌倦。时下中学生流行一种说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如此精美的鲁迅作品为何不能引起当今中学生的青睐呢?这不能不叫人疑惑!
有人说这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已与鲁迅的时代、鲁迅的生活相距甚远。鲁迅作品所反映的是七、八十年前的往事,经过急剧的时代变迁,今日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及价值观念与上世纪初已大相径庭,读之甚有隔世之感。当年鲁迅的愤怒和痛苦、鲁迅的战斗和探索,对处于社会稳定、生活优越的当代中学生来说已是难以理解和体会。但是,这只是表层原因,时代的距离不是对作品产生隔膜的根本原因。两千多年前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同学们不是读得津津有味吗?难道现代世界文豪的作品还比不上古代的民歌吗?学生怕读鲁迅作品的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观念有误、教学不当。首先,语文教材教参对鲁迅的作品存在着一种模式化的指导思想,总希望通过鲁迅这位“革命家思想家”的作品来解释说明“政治”、“革命”、“阶级性”、“反封建”等问题,着重揭露旧中国的黑暗,反对封建文化,抗击反动政府。如教材对《孔乙己》这篇短篇小说的主题分析在“预习提示”里说:“《孔乙己》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显然,这种对主题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出自于茅盾先生的看法,存在着特定的政治背景和特定的时代阴影。而鲁迅先生自己却说:“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对这篇小说主题完全可以有其他的解读:可理解为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等级分化和世态炎凉;可理解为反映旧时代中国人生活的卑微和情感的麻木;可理解为反映孔已己这样的旧知识分子好逸恶劳、贪酒虚荣的人性弱点;还可以理解为是兼而有之的多种内涵。 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可以接受,就应该肯定!其次,语文教师在教学鲁迅作品时大多是搬用书本上的模式,对作者和作品没做深层次的挖掘,更没对当今中学生的阅读心理进行研究。在学习《阿Q正传》和《药》时,大谈辛亥革命如何没发动群众、如何不彻底;学习《纪念刘和诊君》、《“友邦惊诧”论》和《为了忘却的纪念》等杂文时,教师们也大都是局限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泛泛而谈,没有联系当时鲁迅的生活和处境,深入到鲁迅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中去,也没有以此来教育学生关心国事、关注社会,做一个象鲁迅一样正直、善良、热情的人。第三,学生由于受到教材和教师话语霸权的主宰,思维没能拓展,再加上他们对鲁迅时代和生活了解的浅显,对鲁迅的认识也是个简单的模式,在他们心目中只有一个模糊而生硬的鲁迅形象: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反黑暗势力的斗士。这样粗浅的认识使得鲁迅成了一个符号,鲁迅作品成了这种符号的演绎,教师即使费尽心机地灌输,学生也难以接受。在今天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提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而对鲁迅的作品却是模式化的指导、模式化的讲解、模式化的接受。这种几个模式叠加的教学怎能不令学生疲乏和厌倦?这不仅是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也是对鲁迅作品的糟蹋。这不能不叫人担忧!
二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亲近鲁迅、喜爱鲁迅作品呢?怎样才能让鲁迅作品在当今闪现光辉、发挥价值呢?我认为打开学生心灵之扉、开启鲁迅作品精神宝藏的最佳途径是“树人”,这该是教学鲁迅作品的金钥匙。
树人一:树立鲁迅平凡人的形象
如前所说,鲁迅在学生心目中一直是崇高、伟大的形象,学生因此大多是敬而远之。这样对人物的神化必将导致对其作品的教条化认识,就像那个时代对于“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一样,由于这种神化心理,人们对毛泽东选集和语录也是教条化地理解。所不同的是,那是一个思想高度一元化的时代,人们对领袖毛泽东及其话语是一味地迷信;而今是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中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常以疏远、拒绝的态度,教师也无可奈何。当今中学生喜爱的往往是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作品及时下的生活小品文,因为这些作者都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们眼前,电视报刊中随处可见。而鲁迅在他们心目中只是一尊威严的铜像,鲁迅的作品在他们面前也就成了冷冰冰的说教。人们对鲁迅的“神化”已造成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抵触。“亲其师,信其道”。恢复鲁迅的本来面目,让学生认识一个真实的鲁迅该是学习鲁迅作品的首要任务。
应该说鲁迅的伟大在于他爱国、爱人民的情怀,在于他正直、勇敢的个性,在于他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作品。这份“伟大”应该是通过对鲁迅及其相关人的文章大量阅读后而自然感受到的,而不能由教师在学生心中强行预设。鲁迅毕竟是一个有家有室、有血有肉的凡人,从童年到成年,他也有着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有过生活的奔波;有过爱情的不幸;有过思想的困惑;有过心灵的创伤。人们看到的只是他的成果和闪光点,可在成功的背后他又有多少痛苦悲愤、多少辛苦操劳却常常不为人知。其实,鲁迅在自己的许多作品中就叙述了他的生活趣事和人生遭遇,如他孩童时捉鸟、绘画、买药的场景,成年后求学、谋生、搬迁的身影。从鲁迅的一些亲友和学生的文章中我们也依稀可见他熟悉的面容,听到他朗朗的笑声。可以说,只有了解鲁迅的生活和处境,了解他的家庭和为人,了解他的心灵和情感,才能真正地理解鲁迅的作品,从而感受到他精神的可贵和人格的伟大,更能感到他对我们的鼓舞和激励。这样的教育才是真切的、深刻的、持久的。
可见,语文教师在教学鲁迅的作品时一定要将鲁迅请下神坛,树立其平凡人的形象,在平凡的生活中显现他精神的伟大,在平凡的事迹中展现他人格的魅力。这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对鲁迅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大量阅读鲁迅的作品和有关材料,先在自己心中树起鲁迅逼真而又光辉的形象。然后在课堂上多多介绍鲁迅的生平事迹,可展示图片和材料,也可借助有关鲁迅的电影电视画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便让学生树立起鲁迅的真切形象,让鲁迅成为学生的老师、长辈和朋友,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鲁迅的作品,获得教育。
树人二: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
许多语文教师总爱用鲁迅的作品来义正词严地说明封建制度、封建文化的罪恶,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鲁迅以其超乎常人的锐利目光看出了社会制度的黑暗、传统文化的弊端及反动统治的专横,又以其勇敢和智慧给以揭露和抨击。鲁迅的这些“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是当时社会现状和鲁迅个性碰撞的必然产物,而鲁迅真正的写作意图是拯救中国人的心灵疾病,树立国民健全的精神和人格。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时就深刻的认识到我们民族的劣根性,他将改造国民性、铸造现代国人的灵魂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写于1907年的《文化偏至论》中就鲜明地提出“立人”的思想,其中有言:“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于是他弃医从文,1922年的《<呐喊>自序》讲到他选择人生道路时又说:“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以“启蒙主义”的文学观,以“为人生”为宗旨创作了《呐喊》和《彷徨》中的系列小说及大量散文,他想方设法、孜孜不倦地培育国民尤其是青年的健全的精神和人格。
语文教师在教学鲁迅作品时要领悟鲁迅的良苦用心,以作品人物来关照自己和学生,找出自我的弱点加以改造,以作品的思想警戒现在的生活,指导学生的人生。如鲁迅自己就表明创作《阿Q正传》是为了“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阿Q以精神胜利法为代表的人性的弱点直到今天在我们身上还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语文课上应以阿Q为镜子对照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可不少教师却不是这样,他们或依此来“深刻地”批评辛亥革命没发动群众,或是“欢快地”嘲笑阿Q的一言一行,全然不知鲁迅对阿Q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又如鲁迅认为《故乡》“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的。学习这一篇文章也应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沟通和理解的教育;结尾部分有对“辛苦辗转”、“辛苦麻木”和“辛苦恣睢”等生活方式的思考,教师更应就此引导学生的正确的人生方向。再如《药》、《示众》、《孔乙己》及《藤野先生》中都出现一些麻木的“看客”,这种无聊的“看客”在当今的街头巷尾还时时出现,教师也要以此来警戒学生。我们借鲁迅的作品来批判人性的弱点、铸造学生的灵魂,这不仅能使鲁迅的作品与当今的学生产生共鸣,而且能发挥作品应有的价值。
同时,鲁迅的作品中也闪现着先生人格的光芒,他严于解剖自我的精神,他不懈探求真理的精神,他勇于斗争的精神,以及他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关爱青年的情怀,值得我们景仰,堪称师表和榜样。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在学习鲁迅作品的同时,我们也应以鲁迅为榜样,学习他的精神和品格。鲁迅本人也就成了教师树立学生理想和人格的教科书。
三
教学鲁迅作品,其实就是教师、学生和鲁迅三者之间的对话。教师在鲁迅和学生中间,一方面在学生面前卸下鲁迅先生“神圣”的光环,树立其平凡人的形象,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去认知鲁迅,继而让他们在心中自发地塑造鲁迅的光辉形象。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也体现了教学的探究性,是极其科学的做法。另一方面,以鲁迅的作品和鲁迅的精神来树立学生的人格,联系现实,联系生活,关照学生的成长,使鲁迅的作品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这不仅符合鲁迅先生当时创作的初衷,更符合我们的教育宗旨和教育原则。面对鲁迅作品,语文教师要有这双重的“树人”意识和策略,其中,前一个“树人”是学习鲁迅作品的前提,后一个“树人”是学习鲁迅作品的目的。语文教师运用“树人”这把钥匙,既可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又可打开鲁迅作品的文化之窗,让学生和鲁迅心心相印,这样,还有谁会拒绝鲁迅作品呢?鲁迅先生本名“周树人”,“树人”既能提醒我们该怎样认识他和怎样学习他的作品,也能预示他的创作目的和我们的教学宗旨。
(夏家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