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瑞莉等
阅读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感知过程,即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感知。诗歌鉴赏的实质就是语言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然而,诗歌教学中许多老师并没有重视对学生这一审美感知的培养,尤其是面对高考,语文老师讲的更多的是解题技巧,似乎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事实上并不如大家所愿,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违背了鉴赏的宗旨,不是真正的鉴赏,而是机械的做题。以做题为目的表面上看来是在走捷径,其实是舍本求末,背道而驰。那么如何才算鉴赏,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两个“走进”。
一、走进诗歌的意境
一首好诗就好像一道美丽的风景,读了之后首先要让我们感动,使我们的身心为之愉悦。如果你读诗不能感动,不能陶醉,即使你分析得头头是道也算不得真正的鉴赏。阅读诗歌时须调整自己的心态,调动自己的感觉,酝酿自己的情绪,尽量使自己身处诗歌的意境之中。如此这般才能较好地进入作品并理解作品的内蕴,使读者获得情感净化和审美享受。
诗的意境是情趣和理趣的高度融合。古人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诗中以景起笔的写法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怎样置身于诗歌的意境中?这就需要调动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夏丐尊、叶圣陶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句子之间的联系往往依靠韵律和似断实续的诗意,其中因为跳跃留下的空白需要读者依靠自己对诗歌的体会去填补,所以诗歌的鉴赏需要充分的想象。在自由的想象之中,读者得到诗意的享受。“想象”使得各种知识与经验融成一体,它既是“理解”的伴侣,又能加深理解的程度。譬如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好句子,但这八个字所以好,并非白纸上写着的这八个字特有好处,乃是它所表托的景色好的缘故。我们读这八个字的时候,如果同时不在头脑里描出它所表托的景色,就根本不会感到它的好处了。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前句以设问的句式,提出愁饮醉醒之后设想兰舟夜发所到达的不能确知的地点,后句以猜度的语气,明确的语言,说明兰舟第二天清晨到达的地点是“晓风残月”的杨柳岸边。词人抓住晓风、残月、岸柳等有特征性的景物,逼真地刻画出离人别后酒醒、在行舟中惟见岸柳残月的怅然若失、落寞凄凉的心理状态。对这句诗的领会完全依赖我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如果你缺乏想象和联想,你就不可能理解诗中“三昧”。
二、走进作者的内心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歌是用来表达人的志向怀抱的,这就是中国最负盛名、影响最为深远的“诗言志”说。清人刘毓崧说:“千古诗教之源,未有先于‘言志者矣”。后来又有“诗缘情”之说,白居易《策林六十九》云:“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但是,不论是“志”还是“情”,二者都是人的精神存在,都属于人的观念意识范畴。《毛诗序》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揭示了诗产生的心理原因,指出诗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
既然诗歌是抒发诗人的情和志的,那么要鉴赏一首诗歌不仅要走进诗歌更要走进诗人,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只有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我们才可能把握诗歌的主题,把握诗歌的写作方法。如何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呢?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呢?我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关注诗歌的题目
《近试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张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同样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只看诗的正文,以为是写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的好处,诗歌的题目揭示了诗歌的内容。有时诗歌的题目会流露诗人的的心情,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遗憾。有时诗歌的题目展示作者的思路,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总之我们要学会从诗歌的题目中筛选有用的信息。
(二)关注诗人及诗歌的背景
诗歌贵在含蓄。有些诗歌若不了解背景就难以理解诗歌的内涵,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有时借助背景,可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果你不了解李煜的身世经历就不可能理解《虞美人》中诗人的愁和痛。有时借助背景,还可以把握用典的含义,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刘义隆的“仓皇北顾”对韩侂胄劝谏,借廉颇“尚能饭否”表达自己报国的愿望。
当然除了做到这两个“走进”,还有必要了解诗歌的一些写作手法。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夸张、比兴、双关、用典、烘托、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情景相融、托物言志等等。写作技巧包括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掌握,再说诗人不是为了玩文字游戏而写诗的,写作手法的使用是因情感的表达需要而使用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适当了解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对于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是有很大帮助的。
(戴瑞莉河南南阳第二师范学校)
例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王央萍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在其著作《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关于多元智能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999年其中文译本出版发行,又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有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等,每个正常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元智能,而且每一种智能对于个人及社会都具有重要发展意义。多元智能理论的引进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有包括阅读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由此看来,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涉及多方面的智能范畴。多元智能理论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语文实践活动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径,笔者结
合两个课例来尝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例一]“说说画画春天”
为了引导一年级小朋友能抓住事物特点观察,而且说话时能言之有序,上了一堂“说说画画”的语文活动课。用多媒体演示一幅春天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在学生展示的思维中充分利用他们的智能强项,内化从局部入手引导学生抓住特点观察的教学要求。这样降低说话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然后让他们在感受体验中明白按怎样的顺序说“春天的美景”更合适。有的学生开始画画,有的学生开始讲春天的故事,有的表演在春天的花朵开放、小动物的活动等等,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们非常投入非常认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学习。有的说“春天在田野里。田野里麦苗青青,金黄色的油菜花开了,远远望去像一块金黄色的地毯,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有的学生兴趣盎然地说“春天在公园里。公园里桃花开了,柳树绿了,迎春花开出了小黄花。”还有的小组边朗诵边表演说“春天在校园里。瞧!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花坛里的茶花已经长出了新叶,雪白的玉兰花开得正旺哩。”之后,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优美旋律,让学生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多元智能的发展与学科教学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它是在学科教学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同步进行的。而语文实践活动更因它的综合性使之成为发展多元智能的有效载体。在“观察——思维——表达”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象智能和语言表达智能,这是语文课常用的一种训练方式,它对于多元智能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师运用媒体直观展现春天图景,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多角度观察:由静态的到动态的,由画面上的到画面以外的……通过思维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要言之有序。这样讲究序列的训练,自然而然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智能和语言表达智能,同时,逻辑思维智能也得到了发展。
从“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的飞跃中发展艺术表现智能。艺术表现智能是一种基于审美感受的非语言性的能力,它有利于学生以丰富的主观体验来表情达意。语文活动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图形所蕴含的形象性来培养多元智能。活动中,老师在巧妙地引导学生对春天的图景进行观察欣赏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创作:绘图、涂色、添景,使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了较高的境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艺术表现智能得到了发挥和培养。
[课例二]制作剪报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深化知识。”为了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动脑去认识,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我们作了这样的尝试。
一、教师出示《少年报》、《语文报》等资料和自编小报数份,介绍自办小报的意义、作用。
二、认识报纸
1.说说一张报纸由哪几部分组成?(报头、文章、图片、图案、花边)
2.教师简介各部分内容,并讲解报纸为什么要配上图片,图案和花边。
三、教师示范讲解制作过程
1.确定报名。
2.做好选材工作:从自己所带的报纸中找出适合自己报纸的内容,作上记号。
3.剪下并分类。
(1)将选中的文章小心剪下,尽量剪得平滑整齐些。
(2)将剪下的材料进行适当分类以便排版。
4.排版粘贴。将分类后的文章试着在纸上摆一摆,每个版面最好有一个主题,注意排列要错落变化,再用固体胶粘贴。
5.美工。在报纸空白处添加一些图案或花边。
四、学生分组制作
请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组成一个编报小组,成员4—5人,每人负责一项工作,合作制作一份剪报。
五、评价、阅读
1.展示作品,评价。
将学生的作品在班内张贴出来,从选材、美工、制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别评出“最佳选材奖”、“最佳视觉效果奖”、“最佳制作奖”。
2.小组间交换阅读。
六、课后延伸活动
结合课文或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要求学生制作剪报。如学了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后,要求学生收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或文章,制作一张剪报。每月开展一次编报比赛,评选优秀剪报,给予一定奖励。
能在广泛的学习时空中自主学习,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也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最终目标之一。它不是一堂课、一个活动能培养的,它必须在课内课外的广泛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1.加强实践,学会探究根据学生爱好、特长进行合理分工,通过操作,让学生手、眼、口、耳、脑有机并用,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制作,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种信息的梳理、选择、整合、运用的过程就是探究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2.学会交往,促进合作活动的过程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合作的过程。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小组交流,这些灵活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交往范围在不断扩大。而交往合作过程中无疑会遇到矛盾,碰上难题,如何互相尊重,减少冲突,缓解矛盾,共同探讨,就必须在活动过程中由学生个体去学习协调技巧了。
我们从两例语文活动课的尝试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发挥学生的智能强项,留点时间留点空间给他们,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培养个性化的智能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的理念——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王央萍浙江省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