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荣
单位分的代建房虽说不是福利分房,但比起买商品房便宜了将近一半,几乎打了对折。这就是有单位的好处。宣洋和闻明夫妇先喜后忧,大喜过后陷入了大忧。房款要十万,装潢要五万。新房不装潢犹如一个颇有姿色的女人没有新衣时装,那是很委屈的。平时,夫妻俩大手大脚惯了,从不知道精打细算,手头积蓄只有一个零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十万元的缺口犹如湿淋淋的棉被裹在他们身上。一向遇事就吵的俩口子照例又在湿被窝里相互埋怨起来。丈夫说妻子不会勤俭持家,妻子说丈夫不能大把挣钱;男的说女的只会买衣购物,女的说男的只会抽烟喝酒。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结果照例又是以宣洋摔茶杯,闻明摔盘子而转入冷战阶段。
双方父母又出面了。与以往无数次争吵以后出面调解、劝说、教育不一样,这一次是针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资金缺口来的。现代的父母与时俱进,对儿女的责任已由将儿女养大成人、结婚成家发展到帮助儿女带孩子,帮助儿女买房子。宣洋和闻明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这次通了气,研究了战术,结成了联盟,他们想一石二鸟,既解决儿女的经济问题,又解决他们家庭生活质量低的问题,用经济做杠杆,迫使儿女改正缺点,摒弃不良生活习惯,端正生活态度,达到房子装修一新,小俩口生活也面貌一新的目的。
双方父母愿意各拿五万,但不是给而是借,要打借条。同时必须遵守四项基本要求,如果不能做到,随时索要催还。宣洋的爸爸要求他们从此不争不吵,相互忍让、和和气气过日子;宣洋的妈妈要求他们勤俭节约,不准铺张浪费;闻明的爸爸要求他们多读书,少打牌,用知识、文学充实思想和心灵,一个月至少要读两本杂志;闻明的妈妈要求他们勤洗衣、勤打扫,注意个人卫生、家庭卫生。为了表示严肃认真、郑重其事,双方父母要求他们一起去公证处公证。四位老人表示以后要进行常规性或突击性的检查验收。
存折、现金使宣洋、闻明夫妇心花怒放,顿感盖住他们的湿被子换成了轻软的羽绒被、羊毛毯。他们都深感老年人的迂气、读书人的呆气。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闻明问宣洋,我们能摇身一变成为高素质的人吗?我们能装潢成文明家庭吗?宣洋对闻明说,那是现实与理想之间一对无法克服的矛盾,但我们也不能让四老失望,我们不能脱胎换骨,但至少要在形式上焕然一新,至少要显示出我们端正了家庭思想,改变了生活态度,提高了思想认识,正努力向理想的高峰攀登。我们要把四老的要求挂在嘴上,贴在墙上,用物质的形式落实四项基本要求,让老人看了心里满意。于是,一个全新的装潢思路在宣洋的头脑中诞生了。
按风俗习惯,新房装修好了要敬宅。敬宅那天,宣洋、闻明请了双方的至亲好友。四老爬上楼梯,就看到了防盗门门头上装饰的—个匾额。“恩爱之家”四个红字在绿底的衬托下醒目耀眼。跨进客厅,正面墙上安装着用特殊的发光材料做成的可以通电的八个大字:“德业双馨,成名成家。”卧室的床头墙上挂着古色古香的内容为孟光给梁鸿送饭的漆画。画板两边配着一副典雅的木质对联,上联是“举案齐眉古代奇事”,下联是“相敬如宾今日常情”。书房里打了长长的一排书柜,柜顶上高悬“读书”两个隶体大字。书柜两边分别挂着“知识是人生智慧的源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木制楹联。走进饭厅厨房,两边的墙上用马赛克精心拼出两行大字。东边墙上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西边墙上是“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卫生间的墙上,装贴的是“日日讲卫生,天天爱清洁”。四老眉开颜笑,喜悦之情难以掩饰。宣洋的妈妈忍不住向媳妇暗示,借的钱,不要放在心上。闻明的妈妈半明半暗地对女婿说,我们攒钱为谁,还不是为下代,只要你们好好过日子,我们就满足了。
宣洋的表弟是市晚报的记者,作为客人,他对表哥家新颖奇特的装潢惊叹不已,作为记者,职业的敏感使他在惊叹之余陷入沉思。沉思的结果便是第二天见报的一篇题为《装潢新思路,生活新理念》的文章,文章首先描述介绍了宣洋与闻明家装潢的内容意义与形式特色,然后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家庭装潢只追求物质的高档,恨不得镶金贴银的不良倾向,指出了装潢应体现文化品位,应表达人生理想,应展现生活情调的新思路。文章被多家媒体转载,引起巨大反响。
不熟悉、不知情的人纷纷登门参观,学习效仿。一时门庭若市,应接不暇,人们啧啧称道,逢人说项,四处传诵着某区某处有这么一对恩爱夫妻,有这么一个文明家庭。市总工会、市妇联等部门单位也给他们送来了“模范家庭”、“恩爱之家”、“卫生之家”、“文明之家”等光荣称号。外省市的有关部门单位还不时地请他们夫妇去作报告,介绍现代家庭、文明生活的经验。
宣洋和闻明夫妇名利双收,长久地沉浸在装潢成功所带来的巨大喜悦之中。经伦理学、社会学专家的指点,他们现在正申报更高一级的荣誉称号,并积极准备各种验收的材料。
(通联: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邮编:2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