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宣扬的“谢恩情结”

2005-04-29 02:57金海燕
当代人 2005年10期
关键词:情结户口子女

金海燕

如今有些人不知感恩为何物,对父母的养育、热心人的帮助,都认为理所当然,因此,舆论呼吁,要培养这些人的“感恩情结”,要懂得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要感谢社会好心人的热心,应当尽自己所能,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正是这样的“感恩情结”,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

然而,有一类的“感恩”却让我感到另类,为了区别,姑且称之为“谢恩情结”。最近在《安徽工人日报》上读到这样一篇通讯,大字标题就是:七旬“老上访”含泪谢党恩。说的是安徽铜陵市的七旬老人王翰章,1957年从辽宁锦西调到铜陵工作,1958年在一次施工时,因现场发生事故,被以“破坏生产”的罪名,未经审判就“劳教三年”,并被剥夺政治权利,年仅3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也受到株连,户口被迁回锦西农村。1961年后,为自己的冤案,王翰章走上了漫长的上访之路,先后27次奔波于北京、辽宁、合肥,直到1979年才恢复了公职和名誉,但是当初受株连的子女户口问题始终没有迁回铜陵。在那个年代,户口不是小问题,于是王翰章只得继续上访,成了四十年的“老上访”。

最近,在公安部门“开门大接访”中,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不仅给他补发欠了将近50年的“劳教”期间工资和上访费用3021.79元,并且答应为其子女迁回户口。这当然体现了公安工作对人民负责、有错必纠的宗旨,体现了开门接访的成果,所以记者写出通讯报道,也属理所应当。然而,整篇报道却没有一句写到公安部门对王老人受冤近50年的愧疚和歉意,而是浓墨重彩地表达“王翰章老人含着泪水动情地说:‘感谢共产党员,感谢市委市政府为我了却了40多年的愿望。”

王翰章老汉的愿望,并非吃山珍海鲜、玩名山大川,更没有非分之想,只是希望自己几十年前受到的冤屈,得到一点合理合法的补偿。从精神层面而言,40多年的精神压力、与子女两地分居的艰辛,如今虽然有了改变的希望,但由于几十年分居造成的隔膜,未必能立刻改观;从经济层面而言,当年被扣掉的工资,被拖欠了长达40多年,原本可以维持几个人三年生活的工资,如今拿到的却是不够一顿“工作餐”的区区3000元,既没有利息,也不计物价涨幅,似乎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公平。就是这样,王老人已经非常满意。面对这样好的群众,其实有关领导应该向他三鞠躬,感谢他的宽宏大度。

常看反映古代生活的电视剧,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主隆恩”,接受皇帝的赏赐,固然要“谢主隆恩”,就是挨了罚,甚至被杀头,也要跪在地上心悦诚服地说一声“谢主隆恩”;草民挨了县太爷的板子,被打得血肉淋漓,在大堂上还得说一声“谢大老爷”……然而,如今的时代已经不同了,应当承认,困扰自己几十年大难题一旦消解,王老汉一定会有如释重负的轻松之感,也确有可能“含泪谢党恩”的话语。但是,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共产党来说,是不会接受这样的“谢恩”的。邓小平说,他是人民的儿子;陈毅则把人民称为“重生亲父母”。这样的“子女”为“父母”做了好事,能要“父母”对他感恩戴德?还有人把百姓的受冤比作“娘打儿子”,似乎不能有怨言。在过去的时代,娘打儿子是天经地义,如今却是家庭暴力。过去冤案平反常常千恩万谢,如今有了国家赔偿……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民主和法制的胜利,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在已经进步了的时代里,在宣扬民主和法制为己任的主流媒体上,如果再热衷于宣扬这样的“谢恩情结”,恐怕有悖于我们的时代精神了。

猜你喜欢
情结户口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告别“GDP情结”
给失管无名道路上“户口”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户口
八类无户籍人员可登记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