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半仙”成为时尚

2005-04-29 00:44何晓鹏张乃源
视野 2005年11期
关键词:塔罗牌半仙星座

何晓鹏 张乃源

“城市半仙”指这样一个群落:他们居于城市,或已工作,或在大学读书,主要集中在十八九岁至三十岁左右的年龄阶段。他们接受过正统的无神论教育,但仍对星座、血型、塔罗牌、笔仙等种种神秘占卜方式颇感兴趣。他们对“迷信”一词认识得清楚而深刻,且绝不会把自己列入其内,而且,他们的行为大多散发出一种都市青年的时尚味道。

与那些摆摊算卦、装神弄鬼的传统“半仙”毫无瓜葛,这些年轻的“都市半仙”卓然而立,在城市中充当着时尚文化引领者的角色。

娱乐“半仙”

乔敏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硕士,今年7月份刚刚毕业。如今已经有了稳定工作的她,在三个月前还整日郁郁寡欢,因为希望找一个既能解决北京户口又待遇不错的单位,所以工作迟迟定不下来。

为此,4月30日,乔敏和同样因找工作而郁闷的寝友去了位于北京植物园的卧佛寺。“因为卧佛寺与OFFOR(工作)谐音,听说去那里许愿特灵,会找到好工作。”乔敏说她的很多同学都去过。

“春暖花开”,乔敏用这个词形容她那天的心情。到了植物园后,两人并没有直奔卧佛寺,而是很悠闲地在园里玩了一通,还买了两个稻草人,“其实现在想来,当时主要是为了出去散散心,整天忙找工作觉得很累。”乔敏说,直到玩够了她们才去寺里。在一个许愿牌上,乔敏写下“希望我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然后一身轻松打道回府。

乔敏说,她并不真认为在那里许了愿就一定能实现,“当然,如果灵那就更好了”。

“其实他们大多时候是把这种方式当游戏,是一种消遣,并不完全当真。”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教授对在青年中流行的各种占卜现象有过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继焦博士说:“对于都市青年来说,占卜已经成为一种都市时尚文化,大家都在玩,你自然也会去接触,不然会觉得自己落伍了。”

据了解,国内诸如新浪、搜狐、TOM、网易等门户网站的星座频道,日访问量均在百万次以上。搜狐网星相频道责任编辑李岩说,在诸多玩法中类似于星座、心理测试、塔罗牌等内容浏览的人比较多,而像紫微星相、中国传统命理(姓名、八字、相学、风水)、解梦等内容,关注的人比较少。

“因为相对而言,星座、心理测试等内容比较简单,而像紫微、传统命理则需要事先搞清楚很多事情,要看大量比较难懂的资料。”李岩介绍,上网浏览星座频道的人一般不会把这当一个很严肃的信仰,“大部分人就是觉得它有意思”。

在大学时代也喜欢上网浏览星座频道的李岩,讲述自己当初就是把它当做“一种调剂方式,有时上网看看觉得挺高兴的。比如看性格分析,记下的大部分东西都是说好的,不好的看过也就忘了”。

“半仙”的自我求解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教授分析,现代人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会找一些理由和方式来消遣,就像之前国人把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拿过来一样。年轻人对于占卜也是如此,中国的不好玩了,就把星座、血型这些国外流传很广的引进来。但他同时也强调,“虽然他们是以玩的心态来对待,但并不等于他们完全不在意结果”。

在孙时进的关注范围中,有两个人群对这类新占卜方式兴趣浓厚:一个是在校大学生,一个是白领。这两个人群的共性是都对即将作出的选择是否正确无法把握。“白领工作压力很大,对一些事情,比如跳槽,他们不会轻易下决定,他们希望在作决策时能有所帮助。”

十八九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往往是社会变数最多的一个人群,从高考、大学专业选择、求职、跳槽到找伴侣、买房、结婚生子……很多人生重要抉择都集中于此阶段,面对的压力也相对较大。

根据搜狐网站资料,在浏览星相频道的人群中,18岁至35岁的人占95%。其中男女比例为1:2。而在关心的问题中,从多到少,依次为爱情、性格、运势、事业、学业、命格、命盘、财运、健康。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普研究所曾进行过一次全国范围的国民素质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让人备感意外:50岁以上的相信占卜的人数要少于30岁以下的人;而北京、上海这类大城市相信占卜的人数则排在全国各个城市的最前面。调查分析显示,正处于急速转型期的社会让很多人,尤其是敏感的年轻人感受最为明显,城市的迅速变化对他们承受能力的考验最为直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继焦分析,一般年轻人上网看星座,很少看别人的星座特点,往往只关注自己所属的那个星座,从中了解自己这个人群有什么特点,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不管他相信不相信,他都会把这种方式作为一个了解自己的参考。”

张继焦说:“在对自己不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他希望通过一些途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个确认,尤其是作重大选择的时候。”

尽管在最后选择时不会完全遵循占卜的结果,但这会对占卜者有一个心理暗示:占卜结果如果与他原来倾向的选择相同,则会起到加强自信的效果;如果相反,则会有一个对负面事情提醒的作用。

“等到这些年轻人工作、婚姻等大问题解决后,他们对占卜的兴趣也会随之减弱。”张继焦说。

链接:占卜的迷幻及其科学原理

现在都市青年人相对比较熟悉的占卜方式,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星座、血型、塔罗牌为代表的从西方国家传入的占卜方式;另一类是以请笔仙、碟仙、中国传统命理(测字、看相、八字、风水)为常见的传统占卜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心理测验、算手机号等玩法。

不久前,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教授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实验对象握住一根细绳的一端,另一端则有一枚铁环,他通过心理暗示的方式,成功地使实验对象误以为铁环的摆动是受旁边磁铁的影响,而实际上“磁铁”只是普通的金属块,真正让铁环摆动的正是自以为没有动的实验对象。孙时进解释,人在安静的状态下,会产生一种自我神经功能释放,表现为一种自发的不受意识驱使的运动。请笔仙和碟仙正是让参与者处于这种状态中,然后通过一定的心理暗示,使这个动作放大于笔上,最终就形成了大家所看到的景象。

除了笔仙、碟仙外,塔罗牌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将塔罗牌视为能够联系人类“集体”潜意识的工具,人们通过对牌的解读,达到分析潜意识的目的。

评论:信仰迷失的世俗隐喻

李径宇

从古到今,中国社会流行过很多信仰,信佛、信孔夫子、信观音菩萨、信孙悟空、信真主、信关羽、信耶和华……甚至一度受哲学大师萨特的怂恿而偏执地信自己。人们对神是按需所信的,同一个神,不同的人也会加注上各自需要的世俗解释。按照当年孟子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的意思,神也是被人拿来用的——如是,中国曾有一个众神狂欢的社会,神虽多但基本不会给和谐社会添乱。

很多信仰“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时代的舞台上走秀谢幕后,今天的中国社会遭遇了一种需要信仰再确认的窘境。

此时,众神迷惘,而众生喧嚣。喧嚣之下,神算术学风生水起,从前被“无神论”一棍子打翻在地的被称为“迷信”的东西,也纷纷滚身而起混迹在昭昭阳光下,窃窃私语,挤眉弄眼。现在,算命先生和风水大师,光明正大地登堂入室于官商之府和流转于市民百姓之间,甚至去年的风水论坛开到了人民大会堂。而各种星象学算命术更被互联网演绎成属于这个时代的别种时尚。

这次第,仿佛回到了魏晋南北朝,回到了神仙方术、鬼怪妖魅、佛法灵异风气流行的时代。

不久前,海南的三亚市树起了高大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像,据说高过了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一时香火缭绕,游客们到三亚必到此一拜。芸芸众生们站着或跪在雕像面前,立时感到渺小惨白,无地自容,连哭的冲动都有了。

观音像恰好是我们时代的信仰隐喻:一方面,人们陷入商业的纷争失去心灵的净土,在绝对神圣的力量面前不由得要委屈伤怀;另一方面,由于世俗的注意力过于分散,人们回不到纯净的信仰,即使用尽全力也够不着,于是,信而不仰,信而不坚。

在信而不仰的时代,许多人见了佛家就烧香,见了道家也作揖,见了基督还作洗礼,见了……从各种不同的庙宇道观及教堂宗祠里所“请”回的吉祥物护身符一大把,今天戴这个明天拜那个,少了永恒的笃信,少了从一而终的精神。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这些宗教的要义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该用哪种礼仪拜会,该怎么磕头,该点几根香,该从哪个门进哪个门出等等之类,神的内容和形式都一概不知,信仰于他们本身而言形同虚无,他们不过是借拜神之机朝着自己荒芜的内心深深地瞥了一眼,眼神里在充满张皇失措之余是对心灵无所皈依的兔死狐悲的叹息。

叹息之后,一旦回到世俗生活,在浮躁心境的主使下,信仰因来不及甚解而流俗为奇技淫巧,成为大众文化的消遣品,演化为鬼怪小说、诡异电影、恐怖漫画以及网络巫术等文化品种。像魔幻人物哈利·波特胯下的飞天扫帚,以极其轻佻的姿态借助商业的翅膀掠过我们工业时代里那些彷徨人群的头顶上空,迅疾占据了城市里的时尚生活。

(徐致彩摘自《中国新闻周刊》郭德鑫图)

猜你喜欢
塔罗牌半仙星座
塔罗牌的意大利“老家”
真假秘方
星座
12星座之我爱洗澡
星座
何事算命
透视神秘的塔罗牌(上)
星座
唐半仙(下)
怦然心动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