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平
我到乡间走亲戚时,听蹬三轮的表姐夫讲了一件亲历的事。
他家附近有个监狱,星期天,常常有人赶来探监。那天,表姐夫拉了一个看样子很有钱的人,那人问他要多少钱,表姐夫因为太累,懒得说话,只伸出两个手指,意思是两元。谁知那人毫不犹豫地掏出20元,二话不说,匆匆钻进监狱。
表姐夫是一个老实人,当时,还没有回过神,后来,他总觉得多收人家的钱有点内疚。于是,学经济学的我,给他讲了以下几个故事: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件逸事,说是有一次,他想把一项新发明卖给某个厂商。在交易的前一天晚上,他与夫人商议该要价多少。他不知可卖多少钱,当然希望卖得越贵越好。于是,他发了发狠,说:“起码也得要3万美元。”等到第二天见面谈判,对方让他开价,他突然忍住了,没有说出口。这时,对方先说了,“给你5万美元如何?”爱迪生心中窃喜,立即成交。这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作为卖方的爱迪生,一下子多得两万美元的“生产者剩余”。
我在报上还读到这样一件事情。在中国企业购买外国技术的一次谈判时,对方要价50万美金,而我方能接受的价格最多是35万。谈判陷入僵局。这时,中方的一位女翻译提议暂时休会。送外方代表出会议室时,中方翻译惦记着她在读中学的女儿昨晚背的一个英语单词“被2除”,无意中顺口说了出来。第二天,重开谈判时,外方代表开口就说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30万元”。原来,他正好听见“被2除”,以为这是中方的出价,连夜打国际长途电话与公司领导进行磋商,最后决定把价格降到30万元。但比中方原来的底线还便宜5万,这是作为买方的中国人获得的“消费者剩余”。
所谓“剩余”,是指一个人对一个商品(包括物品与劳务)愿意成交的价格,与实际成交的价格之差。每个人对某个商品的评价是不同的,因为这个商品对每个人的效用不同。一般来说,总是卖者的评价要低于买者,这是因为现代社会都是专业化生产,一个生产者的大量商品要卖给消费者,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第一个商品的效用最大,以后逐渐递减,所以,鞋匠手中的一双鞋,对本人来说效用很小,而对消费者来说,这双鞋的效用极大。
效用不同,评价不同,因而每个人愿意成交的价格也就不同,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一般总是高于卖者同意出售的价格。这个价差,就是“剩余”的来源,也是最后可能达成交易的区间。如果没有“剩余”的存在,一般是难以成交的。然后,通过双方的协商,最后达成一个成交价,从而将“剩余”一分为二:“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的“剩余”多一些,只要是双方自愿的交易,实际成交的价格,是不会逾越双方的“底线”的。也就是说,只要是双方自愿的交易,一定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只是双方的好处有大小而已。
而“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孰大孰小,就要看双方交易时的谈判技巧。在这里,重要的博弈是在不泄露自己底牌的同时,探清别人的底牌。
最近,一个集团公司总裁说了一个故事。那年,有家外国公司想投资参股他的公司,说好要20%股权。当时,他的净资产是2000万元,卖20%开价多少呢?800万元可以,1200万元也可以。他壮了壮胆,一开口就是3000万元。没想到对方立即同意。
这么大的一笔交易,讨价还价仅用5分钟。后来,他才知道,对方当时急于进来,不惜代价,若开价不高于6000万元,对方是不会讨价还价的。闻知后,他极度震惊,说:“在这里,我是有惨痛教训的。”
看来,这桩买卖的“剩余”如此之大,“狮子大开口”也不过是“老虎舔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