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川菜两款

2005-04-29 00:44龚明清
烹调知识 2005年12期
关键词:瓷杯鸡块郫县

龚明清

一、香辣芋儿鸡

芋儿鸡作为四川江湖菜例吸引了无数食客,在很多“好吃嘴”中留下深刻印象。在新兴川菜的地位中,可与水煮鱼相提并论。但笔者认为芋儿鸡一般是制好后待出菜时再入锅进行烹制,如此反复难免失去应有风味。所以,笔者结合香辣芋儿排骨的制作方法,取长补短,制成一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香辣芋儿鸡,并且,其鸡肉还采用烧鸡公煸干水分的方法,蒸制时加入了保鲜膜。因此,该菜不但菜辣有味,略带回甜,而且鸡块粑香,芋儿软糯,不失为一道佐酒下饭的美味佳肴,并且,该菜不会因当天卖不完而失去风味,也不会因为回锅而粘锅,并且,巧妙地运用了蒸制的方法和糊辣味相结合而成,所产生的特殊风味,比起正宗芋儿鸡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料:隔年公鸡1只(约重2.25 kg),糍耙辣椒100 g,甜面酱50 g,芋儿1kg,郫县豆瓣150 g,姜、蒜末各100 g,白糖10 g,鸡精20 g,味精10 g,辣椒50 g,花椒20 g,三奈5 g,八角10 g,精盐10 g,糖色适量,菜油1 000 g(实耗200 g),保鲜膜3张。

制作过程:

①将鸡进行初步处理(放血,去毛和内脏)后洗净,然后斩成2 cm见方的块,用清水洗净血水后沥干待用。

②郫县豆瓣剁细,糍耙辣椒剁细待用。

③净锅掺油置旺火烧至七成热时,将鸡块放入煸干水分,然后下姜颗炒香,再下郫县豆瓣、糍耙辣椒炒至色泽红亮、油润香酥时,放入甜面酱和三奈、八角、蒜颗炒香,再掺入清水烧沸,然后放入白糖、鸡精、味精、糖色等待用。

④将芋儿斩成1.5 cm见放方的块,用清水洗净,再沥干水分,然后放入七成油温中炸至紧皮捞出,和匀精盐待用。

⑤取三个大碗,将鸡块鸡皮朝下均匀地放入碗中,然后将汤汁入三个碗中,再将芋儿也均匀地放入三个碗中。

⑥用保鲜膜封住碗口后入笼旺火蒸制2小时即可蒸熟。食用时,将保鲜膜撕开,把鸡块连同芋儿翻扣于大圆盘中,使鸡皮朝上待用。

⑦净锅掺油烧至七成热,然后下辣椒节、花椒炸至红褐色时出锅淋于鸡块上即可上桌食用。

制作关键:

1.鸡宰杀褪毛之后,应用火将绒毛烧去,但要洗净。

2.鸡块煸干水分的标准:待觉察到锅中油的声音变得像净锅刚掺入油的声音时,便用炒勺把炒鸡的油舀起轻轻往下滴,如果看到油清亮,不浑浊,便证明鸡块的水分已煸干。

3.炒郫县豆瓣、糍耙辣椒时应用小火,一定不能把其炒煳;否则会造成油黑鸡苦,失去应有的风味。

4.一定要用保鲜膜封住碗口,这样,在蒸制过程中就不会有汽泡水进入碗中,以保持原汁原味。

5.掺入鸡块中的清水以刚刚好淹住鸡块为宜。

二、脆皮鸡脯圆

脆皮鸡脯圆是将鸡脯肉剁成茸后,灌入各种原料,蒸熟后裹匀面包糠炸至色泽金黄,外酥内嫩,口感馅质细嫩鲜美,不失为一道美味佳肴,并且手法新潮、创新,很具有开拓性。

原料:

鸡脯肉400 g,肥膘肉50 g,火腿40 g,油酥核桃仁50g,香菇50 g,冬笋10 g,全蛋豆粉150 g,面包糠100 g,味精10 g,蛋清 5个,湿淀粉20 g,料酒5 g,胡椒粉1 g,姜葱汁15 g,威化纸12小张,精盐适量,色拉油750 g(约耗150 g)

制作过程:

①将鸡脯肉和肥膘肉剁成鸡茸待用。

②将鸡茸加入少许水,使其吸足水分后,加入食盐和料酒,搅至黏稠,然后加入蛋清和湿淀粉、胡椒粉、姜葱汁、味精,搅拌上劲待用。

③将冬菇、火腿、香菇、冬笋切成小丁,加入粗盐、味精炒匀后,再放入核桃仁制成馅待用。

4.用瓷杯12只,将色拉油抹于瓷杯内壁上,然后将鸡茸逐只均匀地放入瓷杯内,再在中间挖一孔放入制好的馅,再盖上鸡茸,然后上笼蒸制10分钟取出,再趁热将瓷杯内的鸡脯圆取出待用。

5.把鸡脯圆逐只裹匀全蛋豆粉,然后用威化纸包好,再裹匀一层全蛋豆粉后沾满面包糠待用。

6.净锅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至五成热,放入裹满面包糠的鸡脯圆,炸至色泽金黄、外酥内嫩时捞出装盘,配椒盐味碟上桌即成。

制作关键:

1.制作鸡茸的要点:

①墩子一定要洗干净,并且要铺上一层新鲜猪肉皮。

②鸡茸一定要用刀背剁得用手捏感觉不致于有肉粒为宜。

③在搅打鸡茸时应朝一个方向搅打,先慢后快逐渐加速。

④鱼茸制好后应静置1~2小时,最好放入2 ℃~8 ℃的温度中冷藏。

2.此菜用瓷杯作容器的目的就是为了蒸制成熟后形状完整。瓷杯一定要抹油,这样在蒸熟后才易取出,而且,蒸熟后应趁热取出。

3.蒸制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失去风味。

猜你喜欢
瓷杯鸡块郫县
传统郫县豆瓣和红油郫县豆瓣后发酵过程中风味成分的差异分析
来自一杯水的挑战
鸡块风波
鸡块风波
郫县豆瓣中一株耐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
来自一杯水的挑战
麦乐鸡每块都有英文名,吃麦当劳多年的你造吗
郫县豆瓣:打造区域品牌样板
聚焦“最美创客小镇”记录成都郫县的创业“春天”
勺子“跷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