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兰斯街神奇教化公社

2005-04-29 20:16吴瑞卿
海外星云 2005年17期
关键词:社员社工

吴瑞卿

前罪犯的“中途宿舍”

美国三凡市有一处静中带旺的黄金地段:濒临清静的海滨,但步行到金融区也只是10来分钟路程。在这里,居最佳海景位置的是一组砖红色两层的楼房,近200个单位,呈三角形占了整整两条小街,窗台都种了鲜花,行人从外面看得到里面的小花园和喷水池,比起附近的公寓显得特别优雅高级。你大概不会相信,这是千名前罪犯或无家者的“中途宿舍”——著名的迪兰斯街(Delancy Street)。

美国有无数协助释犯和吸毒者康复更生的机构,但全美或许全世界,只有迪兰斯街是这样的:它没有接受也拒绝接受政府任何资助,接受各界捐赠但没有募捐运动,经费大部分自力得来;迪兰斯街里没有监督员、管理员、职员、社工或导师,全部由成员自行管理;迪兰斯街人行动自由,因为大门在里面上锁:没有钥匙不能进去,住在里面的人却推门就可以出来。

全美国有5家迪兰斯街,规模最大最受注目的是三凡市这一家。这里住了约1000人,3/4是男性,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数目相当,60%左右经法庭缓刑或假释,约1/3本来是无家者。他们的年龄由18岁至68岁不等,80%曾经吸食海洛因—年,平均被定过8条重罪(felony,即刑期超过一年的判罪)和坐过7年牢。除了法庭转介,就是走投无路决心重新做人而申请进入的。非常重要的是,这里不接受有强奸或暴力前科者,这是三凡市迪兰斯街落成至今13年从未出过事的原因。

过着公社式生活

住在迪兰斯街的社员过着公社式生活,同吃同住同工作,财产公有,他们名之为大家庭。社员加入最少要承诺在此生活2年,如果愿意又获批准,最多可以住上4年。

这儿规律严格,7点前全都要起床,每人收拾床铺,用品放得齐整,齐整得随时可以让外人参观。这儿也等级分明,“新丁”必须从底层做起,负责全院舍的打扫清洁。每名新丁都有一位“导师”(称为mentor),也就是比他们先进来,早学会了些技能的社员。一段短时期清洁工之后,新丁就到食堂和洗衣房工作。完成新丁阶段,开始读书和接受工作训练。

每名社员在这儿都经过三层必修的职业训练,没有专业导师,一辈跟着一辈学,先来者学了就尽力传授给后来者。首先是体力劳动,包括搬运、修车、建筑劳工等;第二层是办公室技能,包括电脑操作、记账、办公室管理等等;最后必须到餐厅工作,学习待客、谈吐和仪表。之后,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专职工作了。

谁会雇用他们?不必找外人,迪兰斯街自家有20门生意,包括餐饮公司、印刷店、建筑公司、残障人交通服务公司、推销纪念品的广告公司,还有营业额最高每年纯利近200万美元的搬运公司,每年创收达100万美元的圣诞树园和一家生意兴隆的餐厅。这些生意完全不打广告,全靠口碑。搬运公司服务遍及全国,以工人礼貌周到,团结合力,小心负责驰名。这些生意每年创收近6000万美元。

公社生活,互相监督,任何人不得偷懒。工作报酬,包括餐厅侍应的小费,悉数归公。社员进来时不能带任何物品,院舍内生活所需,包括个人衣物用品,都是人家捐赠的或是公社赚钱买的。

“毕业生”重入社会

男女共同生活,难免有感情关系,但公社有独特的规矩:要发展男女关系可以,但须从头学起。你对某对象有意,先交普通朋友,半年内不准碰触,要学习礼貌,学习真诚交谈,学习如何善待对方。这儿不少女的从前当妓女,男的偷盗抢劫,性关系一塌糊涂,现在都要学做有尊严被尊重的女人,学做负责任有风度的男人。公社里生活公开,一行一动都必须在众人眼皮下进行,不得有丝毫越轨。

社员大部分是前吸毒者,或是由法庭勒令戒了毒但仍在毒品边缘的人,这儿甚至不提供戒毒设施和计划,用的是规则和群众压力与监督。规则是:绝对不容许毒品和暴力!迪兰斯街进来艰难(名额有限,10人申请只收1个),出去却易,门是不锁的,一经犯规,立刻走人。压力是人人都对你说:“不要讲空话,要放下毒品立刻就放下,这儿人人都可以,你也可以!”。

一群被社会标签为“垃圾”的人,经过2~4年洗礼,离开时最少有3种谋生技能和管理经验;进来时平均教育程度只有初中二年级,离开时都要考取得相等于高中毕业的证书;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个基本的人。从1972年创始至今,迪兰斯街已有1.2万多名“毕业生”,大部分都找到基层工作,当中也不乏律师、警察、社工、建筑师等,还有不少经营小生意的。

一名传奇女子所创的神话

这个地方听起来有点像神话,但这是一个真实的神话,背后的灵魂和指挥官是一位娇小玲珑的女子。全美司法界、监狱界,社工界和康复界无人不晓她的名字:咪咪·萧伯特(Mimi Silbert)。

咪咪·萧伯特现年62岁,是犹太人。她到过巴黎念过哲学,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读犯罪学和心理学博士,做过监狱、警察和不同康复机构的心理辅导专家和导师,直至她碰到刚出狱的约翰·马尔(John Maher)。马尔曾经长期吸食海洛因,又不断犯罪而进出牢狱。他提出了一个创意性的构思:让曾吸毒犯罪而沉沦的释犯住在一起,互相鼓励支持,共同谋生,寻找出路。这想法与咪咪·萧伯特不谋而台,于是在1972年,他们始创了“迪兰斯街”。

最初是租来的小公寓,连马尔在内有10个社员。不到一年,迪兰斯街迁进太平洋岗一幢有40间卧室的旧房子,社员很快增至百人。他们用募捐来的材料动手把旧房子修葺一新,还义务清洁附近的公众地方。他们穿上捐来的西装,挨门逐户去与邻居打招呼,愿意义务或任何价钱做零工。开始有人请他们清理后院垃圾,修剪花草,邻居惊讶这些人的礼貌和周到,于是敢请他们进屋大扫除。有一家人请他们搬运笨重的钢琴,启发了萧伯特的思维,他们开始了搬运生意。

14年前,三凡市市场街以南的海边还未有高级公寓,迪兰斯街获有心人捐赠了这块35万平方英尺的土地。萧伯特凭着胆识和信心又创造了另一项奇迹:靠别人捐赠的部分建材和美国银行一笔低息巨额贷款,从绘图到一砖一石,她和社员们亲自动手建屋。这项几乎无人相信的工程,就是今天美仑美奂的迪兰斯街院舍。

如今迪兰斯街已开枝散叶,分布5个州。上网看看萧伯特的个人网页,她自称大厨(Master Chef Silbert),并公开“秘制食谱”:

收留4个道友,

轻轻混合一杯同情心和两杯严格规律,

搅入6汤匙远见,

洒上—大撮责任,

加入3种珍贵的技能及3杯压得满实的个人责任,

把上述材料大力搅拌,边加入人性善的鲜奶,直至材料完全融合,

然后放入300度的烤炉烤4年,或直至烤成为止。

最后用萧伯特牌“红辣汁”冷冻之。

猜你喜欢
社员社工
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作品选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青春社工
社工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