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爆第一人:王百姓

2005-04-29 00:44贾国荣
检察风云 2005年2期
关键词:作案人遥控炸弹

贾国荣

爆炸犯罪案件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极端的犯罪行为,作案人通常以爆炸为手段疯狂地实施报复、破坏或敲诈勒索,其危害性远比其他类型的犯罪案件更严重的多。

这种案件的升级实际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1994年中央政法委下达了一个课题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心理与对策研究”,其中的第一类公共安全犯罪就是“爆炸”。对以爆炸方式实施犯罪在近些年有增多趋势的问题,有专家说这一方面符合社会的发展变迁,同时也说明我们的社会治安控制机制的提高与社会协同发展在短期还是不能实现,我们依然处于被动防范的状态。

研究发现,很多的爆炸犯罪案件基本上都是孤立的,是一个矛盾激化的结果。在爆炸犯罪案件中,作案人往往是心理上自我估价过高,个人的估价远远超出了客观估价,于是他的犯罪动机不再指向具体人,动机泛化并外化为行为,而危及公共安全,伤及无辜。

2004年12月5日,上海东方卫视《警察人生》栏目播出了上下两集的《警察好百姓》专题报道,在这集的报道中,集中介绍了王百姓在中国排爆反爆战场上做出的杰出贡献和铁血柔情。作者有幸参加了这两期节目的制作和采访,在这两期节目的制作现场,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职务津贴、公安部现在唯一的没有任何致残的二级英模,抽出时间向我讲述了一起起惊心动魄的爆炸案件。

惊心动魄的现场

这个案件发生在2004年6月7日。这天下午6点,王百姓刚刚结束了在市公安局的讲课,当地警方接到胡岗村群众报警说,发现了一枚绑在汽车底盘后桥下面的炸弹。万般无奈之际,他们请来了为刑警们讲课的王百姓。

6月7日凌晨时分,王百姓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现场,钻入了轿车下面。

由于天黑,王百姓只得用手电筒当照明光线对这枚炸弹进行观察,遥控天线、捆绑的铁丝依稀可见。由于炸弹外面裹着报纸伪装,无法看到内部结构。

根据常规,像这种绑在轿车底部的炸弹,犯罪分子要想引爆炸弹,除了采用定时引爆外,还可以采用遥控引爆。根据计算,定时引爆的时间已经超过,最大的可能就是遥控引爆,这也是最危险的:如果犯罪分子就在附近观察,随时就可以遥控引爆。为了他人的安全,王百姓让警方划出了200米的警戒线,并请他们给自己拍了一组工作照片。他想,如果发生意外,也能给后人留个资料,给领导和家人有一个交代。

看到王百姓二话不说就钻进了轿车下面,汽车的主人胡国胜感动得流出了眼泪。为了不让王百姓趴在坚硬的地上,胡国胜从家里的床上把鸭绒被抱了过来铺在地上,让王百姓填上。

本该是万籁俱寂的深夜却再也不能平静下来,听说来了反爆专家,胡岗村的群众把现场围了个严严实实,公安干警下意识地观察着围观的人群,紧盯着每一个人的双手,唯恐稍有不慎被歹徒引爆炸弹现场。

排爆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不使爆炸装置发生爆炸,能够移动的爆炸装置要尽可能转移到人烟稀少、空旷安全地方处置;不能移动的爆炸装置,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使之变为可移动的再行处理。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用技术手段就地销毁或失效处理。

在经济发达国家,发生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不计财产损失实行远距离引爆,因为一辆汽车的价值不足以让人去冒生命危险。在中国的南方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大部分情况下也是采取远距离引爆的方法进行排除。但是,王百姓知道,对一个刚致富的农民来说,一辆汽车很可能就是半个家业。为了把老百姓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他必须去冒险拆除。

他仰躺在汽车下面,小心地拆掉了包装在上面做伪装的废报纸,仔细观察炸弹结构,分析可能引发爆炸的原理。炸弹被犯罪分子用环形磁铁、胶带和铁丝固定在轿车的后桥上,长约30厘米,直径约15厘米,重量约有一公斤多,有两个并联的电雷管插在炸弹中间,炸弹的中部还有一个信号接收器,接收器上焊接了8节5号电池。通过观察,发现犯罪分子还在炸弹上安装了反排除的拉发短路引爆装置,如果是外行,在排除这枚炸弹时,很容易引起爆炸。

这是一枚无线遥控的爆炸装置,具有多种引爆功能的智能型炸弹。

弄明白了这枚炸弹的性质,王百姓紧悬着的心更是紧张起来。是啊,这种高智能型的爆炸装置是王百姓第一次见到,在排爆理论界很少论到排爆方法,说明这种爆炸装置在国内极其罕见。

这种爆炸装置的危险性是多种多样的:当信号接收器在一定的距离内接收到信号,炸弹立即就会响应爆炸;反排除的拉发式短路起爆装置遇到外部轻微拉力,就会形成回路,炸弹就会爆炸;还有,由于炸药中掺有硫磺、铝粉和氯酸钾,遇到高温或振动时,也有可能引起炸弹爆炸……

身为反爆专家,王百姓不能有丝毫的畏惧。他趴在轿车下面想了很久,然后果断地采取行动,首先找到了遥控天线连接线,将其剪断,然后慢慢地解开了炸弹的外包装,发现里面有4组引爆装置,各用两根电线进行了连接,在爆炸装置内共有8条连接线。

王百姓讲到这里时,作者的心情也紧张起来。想起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剪断爆炸装置连接线时的紧张镜头和那些扣人心弦的音乐声,忍不住:“王老师,剪断连接线时真的是那样紧张吗?”

王百姓说:“是的,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炸弹爆炸。”

“在处理这类炸弹时,有发生意外的案例吗?”

“有,不仅有很多人因排爆时发生意外造成终身残废,还有些排爆专家因此为国捐躯。可以说,排爆是一个风险最大的技术。”

“这种风险能预防吗?”

“干反爆工作没有绝对的保险,谁也不敢保证永远不出意外。从事这项工作一要靠过硬的专业技术,二要靠严谨的科学态度,三就是靠运气了。只有把‘专业技术和‘科学态度不折不扣地做好了,好运气才会永远相伴。”

接着,王百姓向作者介绍了在反爆领域做出贡献和牺牲的中国反爆专家:为了排爆,贵州省公安厅的张秀安失去了双眼和一只手;武汉市公安局的毛建东失去了一只手。还有,河南省项城市公安局的蒋自亮也失去了双手和一只眼睛……还有,大连市公安局的小梁,应该是王百姓的学生,是那样的机警、勤奋、浑身充满朝气,可是,他也为了反爆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王百姓接着讲了下去:“在那个现场,我必须把这颗炸弹排除,别无选择,这是我的天职。”

王百姓必须对这8根连接线作出准确的判断——有没有短路连接,就像影视剧里我们看到的情节一样,如果剪错了连接线,短路消除,形成回路,炸弹就会立即爆炸。他努力地要求自己保持冷静,以保持头脑的绝对清醒,用自己长年累月积累的经验作出正确判断,然后小心翼翼地剪断了4根电线……

从汽车下面钻出来时,人们发现他大汗淋漓,衫衣全都被汗水溻透了。

汽车炸弹成功排除后,当地警方为了减少麻烦,提出将炸弹就地引爆。但是,王百姓没有同意,他要把这个炸弹拆开进行研究,找出其中隐藏着的犯罪信息。他把炸弹放在车主胡国胜提供的鸭绒被上,像精雕细刻艺术品一样对炸弹进行了分解,一点一点地破译犯罪分子留在其中的犯罪信息。

最终,这件精心制作的炸弹被王百姓成功分解。经鉴定,这只遥控爆炸装置是从遥控航空模具上面拆下来的。

疯狂得不加掩饰

炸弹被拆除后,王百姓根据作案人留在未爆炸装置中的犯罪痕迹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对他从炸弹装置中提取到的指纹进行比对。他对当地公安机关的负责人说:“这种爆炸装置不是农民、也不是一般的接触炸药的人能组装出来的,重点是和汽车所有人胡国胜在经济上或家庭里有关系的人,年龄在24岁到34岁之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是学过爆炸专业的技术人员。”

对王百姓划定的年龄圈大家很是不解,王百姓说:“这种爆炸装置比较先进,没有专业的知识不可能组装成功。年龄大的知法懂法,不是有切骨的仇恨不会做出这种举动来,只有那些有组装爆炸装置知识、年龄不大的群体才会做出这种冲动型的举动。另外,据了解,胡国胜这个人在村里为人还是可以的,家庭和睦,邻里之间团结,个人在性行为方面也没有什么不轨行为,所以,我感觉有极大的可能矛盾出现在经济纠纷中。”

警方立即开始了排查工作。

午饭后,正当王百姓回到宾馆收拾行囊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10多岁的小姑娘背着一只沉甸甸的军式挎包,推开了王百姓下榻的房间,她手里拿着一封信找到了王百姓,问:“你是公安部来的专家王百姓爷爷吗?”

王百姓说是,问小姑娘找他有什么事?

小姑娘说:“王爷爷,你的家人在街上告诉我,让我帮他们送来你的书包。喏,还有一封信。”

王百姓立即联想到了什么,他小心地把小姑娘手中的书包接了过来放在地上,迅速拉着小姑娘的手离开了住宿的房间。

他知道这只来历不明的书包里面一定有缘故,既然指名道姓要送给他王百姓,说不定里面就是一只炸弹。

这一次,又让王百姓判断对了,经过用仪器检测,发现这只书包里面确实是一只炸弹。

这名穷凶极恶的歹徒在信中对王百姓提出了挑战。他说,他很佩服王百姓不怕牺牲拆除炸弹的敬业精神,对王百姓拆了自己组装的炸弹感到“很荣幸!”

“这次,我组装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炸弹,把所有的化学、机械以及延时、触发、压发等各种各样的爆炸装置都考虑进去了,你只要拆了我的这个炸弹,我从今以后再也不组装炸弹了!”

歹徒狂妄地声称:“但是,如果我打败了你,我就到北京去,我要做世界级的爆炸大王。”

面对疯狂叫嚣的歹徒,王百姓轻蔑地一笑,把炸弹抱在怀中,对公安局的领导说:“给我派辆车,把这个家伙拉到僻静的地方,我给他拆了!”

公安局的领导说:“王老师,咱们不和他较劲,干脆引爆了算了。”

“不,这个人一定有偏执狂,这个炸弹一定要拆,不拆他就会做更大的案子。”王百姓拒绝了公安局领导的好意,坚决地说,“再者说,我拆弹也不是为了赌气,把炸弹拆了后,第一可以把他引出来,第二,可以从炸弹装置中找到他的信息。”

汽车拉着王百姓来到黄河边的一处滩地上,王百姓抱着炸弹小心翼翼地从汽车上下来,把炸弹放在地上,又让负责执勤的公安干警离开现场,他趴在草地上开始了拆卸炸弹。

炸弹被牛皮纸包裹着,外面还浇上了一层厚厚的黄蜡。王百姓想:这个作案人一定是看了不少的港台影视片,对影视片中的那一套用警犬嗅闻来确定炸弹的办法比较熟悉。封装浇蜡的目的是防止气味外泄,不让警犬嗅出来。

想到这里,王百姓笑了。因为现在对炸弹的测定早已经实现智能化了,影视节目中的那一套早已经过时了。

王百姓一层一层地剥着牛皮纸,一层,两层,三层……现场寂静无声,只是偶尔传来一两声水鸟的啼鸣,负责警戒的干警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炸弹被打开了,王百姓差点笑出声来:原来,这只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炸弹”仅是在两公斤硝铵炸药中放进了一只雷管,没有什么发火装置。可以说就是一只臭弹,不响。

王百姓紧锁的眉头松开了,但随即又皱在了一起。

从这只炸弹背后,他看到了一个年龄不大的青年人恶作剧般的笑容。一个年轻人应该是干事创业的好时候,可他偏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企图通过引发爆炸来发泄他心中的不满,王百姓从心里感到了一阵悲哀。

拆了这个炸弹后,王百姓的心情再也好不起来,决定不走了,协助县公安局把这个案子破了。他把负责侦破这起爆炸案的领导请到自己的住处,对侦破这起案件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是通过拆弹后在爆炸装置上发现的指纹鉴定,这两枚炸弹确实是一人组装,可以并案侦查;二是组装炸弹的是个年轻人,年龄不会超过20岁,可以从接触到炸药的家庭中排查;三是组装炸弹的这个人不一定是和胡国胜有矛盾的人,他可能是受人之托组装炸弹……

人逢得意易忘形

作为一个反爆专家,不仅要承担排爆、防爆的任务,还要对爆炸现场正确及时地做出判断,这包括爆炸物种类、炸点以及爆炸产物、冲击波作用痕迹的检验;爆炸抛掷物和残留物的勘验、采集;爆炸伤的勘验;爆炸现场的访问。同时还要通过对爆炸现场的勘查,分析刻画作案人条件,划定侦查范围,确定采取的侦查措施。

发生了这种以爆炸为手段的性质恶劣的案件,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把这起案件称之为“6·7”系列爆炸案,决定请王百姓担纲,组成强有力的侦查队伍进行侦破。

但是,由于缺少对爆炸犯罪侦破的相应知识,参加侦破案件的干警对王百姓提出的意见很是不解,有些人还觉得无处下手,瞪着双眼望着王百姓,那眼神显得很迷惘。

大家说:“王老师,你就给大家讲一讲其中的缘由吧!”

“好,我就给大家讲一下。”王百姓说,“我是通过对炸弹的装置来推断作案人的年龄的。从第一个炸弹的装置可以发现他对新型的爆炸装置很有研究,说明这个人拥有新型的知识;第二个带恶作剧性的爆炸物说明了这个人的年龄不大,如果年龄大的人会有兴趣开这个玩笑吗?既然他有兴趣开这个玩笑,说明他并不是矛盾中人,我的到来引起了他的兴趣,所以他要和我开一个玩笑。”

“对作案人使用的硝铵炸药化验得知,这批炸药是在最近四五天内才到货,还没有发放到使用单位;同时对爆炸装置中的雷管批号进行调查得知,其使用情况也和这批硝铵炸药一样。所以,我断定作案人有机会接触炸药,不是通过偷盗或其他非法手段得来的。”王百姓说道。

“既然作案人不可能和胡国胜有矛盾关系,我们还怎么排查呢?”干警们对这个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王百姓说:“这件案子还要从胡国胜的社会关系查起。”

在公安机关对胡国胜的社会关系进行排查时发现,胡岗村的胡仲友有很大的嫌疑。

据胡国胜介绍,1995年4月26日他承包村里的煤矿时,为了及时向村里上交承包费,向亲戚朋友们借款,也没有借够30万元钱。无奈,向村里发放高利贷的胡仲友借了5万元钱的高利贷,当时说好了借款时间是5年,年息是2分4厘,5万元钱每年的利息是1.2万元,5年后一次还清本息11万元。

因为高利贷不受国家法律保护,两人也没有签合同,仅是由胡国胜给胡仲友打了个11万元的欠条,标明2000年4月26日到期后一次还清。

后来,胡国胜承包的煤矿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加之又从银行贷来了款,生产资金也不紧张了,胡国胜和胡仲友商量要把高利贷提前还了。但胡仲友坚决不同意,说两个人当初说好了贷款5年,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谁知,1998年初的时候,胡仲友看胡国胜承包的村办煤矿生意越来越好,就提出无理要求,说那张11万元的欠条是他与胡国胜合伙承包村办煤矿的投资,按照资金比例他应该占有煤矿其中的三十分之十一的股份。

胡国胜当然不会答应他的这个无理要求,两人闹得不欢而散。结果,胡仲友把胡国胜告上了法庭,要求和胡国胜进行股权分割,并公开财务,成立董事会进行管理。

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胡仲友的这个要求没有得到法律的支持,结果输了官司,一审判决驳回了胡仲友的诉讼请求,并依法裁定解除两个人的非法合同,对高于同期银行利息的部分,法庭不予支持。

法院还同时判决由胡仲友承担诉讼费。

“胡仲友会做炸弹吗?”王百姓问。

“他不做,还不会买吗?”

听了胡国胜的这个回答,王百姓心中暗自点了点头,他扔给了胡国胜一颗烟说:“你再仔细说说是怎么回事!”

“谁不知道胡仲友这些年他放高利贷发了财,也结交了一批江湖上的人,啥事做不来?”

“总不能因为他的朋友多就说他是作案人吧?”王百姓对胡国胜说,“现在法制社会讲的是证据。”

胡国胜说,“上个月曾有人告诉我说,胡仲友花上千元买了个能响的家伙,让我小心点,当时我想是一支手枪或什么的,就时时刻刻地提防着他。我在轿车下面发现了炸弹后立即就明白了,那只'会响的家伙'一定就是炸弹。”

胡国胜的诉说,终于让案子有了点眉目,公安机关立即传讯了胡仲友,要他说清那只“会响的家伙”的来历和去向。

谁知,胡仲友一口咬定他从来没有买过什么“会响的家伙”,他叫屈地说:“要说我买过几挂会响的鞭炮还有可能,别的,我啥都没有买过。”

王百姓从预审室外面走过来,足足看了胡仲友半天,把胡仲友看得直打冷战,低下头,目光不敢和王百姓对视。

看火候差不多了,王百姓突然对胡仲友说:“你要是坚持不说,你就走吧。别说没给你机会,离开你屁股下的椅子,再不是你自己说的了!”

谁也没有想到胡仲友竟真的从预审室的椅子上站了起来,不卑不亢地离开了预审室。走出大门后又转过身来对王百姓说:“你不是说不给我机会吗?我给你个机会,趁我现在还没有走,你还可以再审我一次。”

看王百姓目瞪口呆的样子,胡仲友大摇大摆地走出了预审室。

胡仲友离开后,公安干警们都气愤不平地埋怨王百姓不该放他走,更不该和胡仲友打赌。

王百姓说:“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你们想一想,再审下去能问出什么?既然问不出什么还不如把他提前放了,不然,24小时到了还得把他放了。”

“放是放了,你和他赌什么气?竟让他最后还得了理。传出去咱们怎么说话?”

“不这样做能行吗?只有这样他才会无所顾忌,他得意了才会忘形,露出他的马脚。”随后,王百姓建议立即对胡仲友进行跟踪侦查,“这一次传讯就是为了打草惊蛇,他离开公安局就会立即和组装爆炸装置的人联系,到时候,咱们再顺藤摸瓜一举把他们抓获。”

果然不出王百姓所料,胡仲友离开公安局后立即和一个叫董明峰的年轻人通电话进行了联系,要他“避避风头”。

警方立即对董明峰进行了侦查。

董明峰,县物资集团公司爆炸物品仓库管理员,21岁,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一直任这家公司的仓库管理员。其父亲是一家采石场的老放炮工,耳濡目染,董明峰上初中的时候就是一个有名的炸药迷。高中三年级的时候,董明峰自己组装炸弹,发生了事故,曾经炸掉了一节手指。

同时,侦查员还得到了一个信息,董明峰过去有一只遥控航空直升机模型,这一段没有见到他玩过。

听了侦查员们得到的情况,王百姓一拍大腿说:“就是他!”

经传讯,董明峰承认了他曾经制造过光敏爆炸装置,也承认偷了仓库的炸药“玩”。但是,他否认自己是“6·7”爆炸案中爆炸装置的制造者,他得意洋洋地对王百姓说:“你可是公安部派来的专家,没有证据的事可不敢胡乱诬蔑人。”

王百姓说:“现在,我不需要你承认对‘6·7爆炸案承担责任,你只要承认过去曾经搞过炸弹,我就有理由拘留你,公安机关也有理由对你家进行搜查。”

“什么?你要搜查我家?”

“对呀,就是要看一看能否从你家中搜来那只航空模型。”王百姓非常沉着地对董明峰说,“搜来航空模型就能证实你是作案人,到那个时候我们不需要你的口供也能定你的罪。”

董明峰说:“你怎么知道我家有航空模型,凭什么定我的罪?”

“那只没有爆炸的遥控炸弹里面,遥控装置是用航模遥控装置做的,我已经完整地拆了下来,并且还从上面得到了组装炸弹者的指纹。”王百姓端起一杯茶走了过来,问董明峰喝不喝?董明峰摇了摇头。王百姓自己喝了一口茶后慢条斯理地说,“常言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绝对没有想到在组装炸弹的时候,会留下你的指纹”。

这一番话说得董明峰目瞪口呆,半天没有说出话来,虽说审讯室里开着空调机,但是董明峰的头上还是冒出了大粒大粒的汗珠,望着王百姓那得意的笑容,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地崩溃了,沮丧地说:“唉,我要是戴上手套你们就抓不到证据了!”

董明峰彻底交代了自己所犯的罪行。

6月8日早上,胡仲友来找董明峰说,他装的那只炸弹被公安部来的专家给拆了,看来这事闹大了。让董明峰小心不要暴露自己,最好这一阶段到外面躲两天。

谁知,胡仲友劝董明峰出去躲两天的话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激起了董明峰的好奇心,他要和这位公安部来的专家较量一番。通过自己在公安局工作的同学他了解到了这位专家叫王百姓,于是恶作剧般用炸药和雷管组装了一只哑弹,花10元钱雇了个小姑娘把哑弹送给了王百姓。

“立即传讯胡仲友。”王百姓向公安干警们发出了命令。

胡仲友在扎实的人证和物证面前知道再顽抗下去也无益处,就老老实实地交代了自己的作案动机以及作案的过程:

输了官司后,胡仲友对胡国胜恨之入骨,当他无意中得到了董明峰可以制造炸弹的信息后,立即产生了用炸弹炸死胡国胜的想法。于是,他请董明峰造了一只遥控炸弹,趁黑夜偷偷地绑在了胡国胜的轿车后桥下面,准备在胡国胜驾车的途中遥控引爆炸弹,致胡国胜于死地。

没想到胡国胜无意中发现了炸弹,警方又请来了王百姓对炸弹进行了拆除,让胡仲友的报复落了空。

当天晚上,胡仲友也在拆除炸弹的现场。他心里比任何人都紧张,唯恐王百姓稍有不慎,引起炸弹爆炸,“要了公安部专家的命,那我可真是千古罪人了。”胡仲友说。

天明后,胡仲友来到董明峰家,对董明峰说公安部的专家把那只遥控炸弹拆了,现在的形势对他们明显不利。

胡仲友这个时候才感到后怕。他不想再惹是生非了,便自我安慰地说:“吃亏人常在,赚便宜死得快。吃亏就吃亏了,权当是得到了一个教训。”

他又给了董明峰5000元钱,让董明峰出去躲一段。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董明峰听了他的话竟产生了好奇心,又组装了一个炸弹和公安部来的专家开起了玩笑。

交代完后,胡仲友长叹一声说:“唉,我现在后悔也晚了,都是一时的赌气才作下了这种蠢事,不仅自己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护,反把自己陷了进去。”

读完故事,你一定会感慨:在和平年代,如果说警察是最危险的职业,那么排爆手就是最危险职业中最危险的那一种。

猜你喜欢
作案人遥控炸弹
智破失窃案
如何遥控引爆的
开心炸弹
他是如何遥控引爆的
系列抢劫案件犯罪实施阶段的反侦查行为相关问题探析*
遥控赛车
浅析刻画作案人出现认知偏差的原因
遥控提琴
论现场重建中作案人行为基准线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