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

2005-04-29 14:40
全国新书目 2005年23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信息

毛 恺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的。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以全新的改革思想,转变职能,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改革旧的办馆模式,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情报信息需求

◆ 1.高等教育产业化需要高层次信息服务。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学校与产业单位合作共同育人,为学生提供课堂和生产现场,两种教育环境学生必须参加生产实践,并纳入教学计划。高等院校不仅具有教育和科研两种功能,互补具有第三种功能——高技术辐射功能。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使自己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成为培育知识型企业的场所,使高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到社会化的工厂企业中去,形成产业,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使高校与生产部门之问的横向联系越来越紧密,技术服务项目和其它智力服务项目急剧增加。教师除教学任务外,越来越多地投入了科研活动中,且当前科研任务和课题的选择与处于封闭时期的科研有很大不同,从以技术为导向转向以市场为导向选择研究课题.科研的深度和广度大幅度扩展.不论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还是新产品、新成果的研制都面对市场竞争,与经济效益紧密相关。在物质、能源、信息“三足鼎立”的社会生产中,高新技术的开发、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经济效益的好坏与信息的投入密切相关,教师科研中要解决信息堆积和选择利用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对肩负教学任务的同时又从事科研的教师来说,他们迫切需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强,经过筛选、深层加工或浓缩的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信息、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等高层次情报服务.

◆ 2.高等教育的市场化需要综合性信息。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人才资源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培养和开发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扩大知识资本。学生就业将进一步由市场来决定,竞争和人才流动加剧,因此,学校必将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其变化情况,灵活机动和自主地调整招生计划,加紧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调整,优化调整学科内容。这都需要站在全球经济的高度上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进行调整,逐渐优化专业结构,改变目前高校专业设置过细过偏的弊端,学科相互渗透,培养更多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而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离不开信息的支持。新专业、新学科的设立,课程结构的改造,使原有的一批教科书暂时用不上,而新的合适的教科书还跟不上。教师编写新教材、补充修改原教材都需要大量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参考文献。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领导对教育改革信息的需要越来越高。他们要求信息具有政策性、全局性、方向性和可行性,能作为决策的依据。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核心改革,图书馆应为校领导层提供对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的综合性信息服务要与之相适应。

◆ 3. 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开放型文献信息服务。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世界各高校之间人员的交往、学者的交流、联合办学、相互承认学历等。面对国际化的竞争,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必将日益扩大,师资、图书资料、实验设施等教育资源的跨国交流将越来越频繁。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使各国的教育资源共享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合作办学、相互承认学历等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普遍欢迎。各国的教育都是国际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面临激烈竞争。所以,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几乎无一例外地以面向世界为前提,使本国的高等教育向国际开放,以促进学术、文化和教育的交流和协作。这就需要开放型的信息服务。

◆ 4.高等教育多元化需要多元化信息服务。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要建立宏观调控与大学自主办学相结合的新管理体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只掌握发展教育的大政方针,进行政策指导和有效监督。高等教育形式将趋向多元化,它将没有明显的校园界限,为学习者提供了网络化的电子环境,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安排学习时间,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学习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前这种固定的教师、教室、教材为特征的教学方式虽可仍然存在。但传统教育的具体形态、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将面临深刻变革,将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全世界有85%的大学都拥有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大学,任何地方都能听到世界上一流大学、一流教授的讲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远距离教育将在弥补高等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的不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图书馆和以学校为基地的电子资源中心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

● 1. 由封闭型服务模式向开放型服务模式的转变。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图书馆的封闭型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因此,图书馆的改革首先是更新观念,创造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将图书馆这个知识宝库的大门向读者敞开,彻底抛弃封闭型的服务观念,尽快实行一系列全方位开放型服务。从封闭的为本校用户服务向开放的社会化服务转变。衡量一个图书馆办馆水平的高低,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所藏图书是否能达到最大限度地有效开发和利用上。信息资源利用得越多越广,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越高。因此,高校图书馆满足学生必须尽一切努力充分利用藏书丰富、设备先进、人才济济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对学生开放利用,确保信息开放的实际需要。

● 2. 由被动型服务模式向主动型服务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以崭新的积极主动的高效优质服务,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紧紧追踪和洞察当今世界各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为学校教学科研人员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像预测跟踪服务、联合开发科研项目、定期编印发放题录索引、举办信息发布会、主动上门为用户服务等。两种服务的形式不同,实质上折射出的是主体定位和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传统的、简单的服务主体定位是图书馆自我,以自我为主体,坐等服务对象上门。而主动服务的支撑点不一样,它是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最大限度满足和挖掘服务对象的需求为自身存在的必要,并努力寻找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师生的最佳切入点和有效载体。

● 3. 从“信息情报型”服务模式向“育人育才型”服务模式的转变。图书馆除满足学生专业需要外,特别要注意配合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按照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工作的要求,做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书刊的收集、整理、宣传、推荐、流通管理工作,图书馆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读书报告会、讨论会、座谈会和读书沙龙等,开展读书评书竞赛活动,开辟读书网站和必读书阅览室。

● 4. 由单元化到多元化图书馆的转变。多元化将首先在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上体现出来,诸如多媒体的传播、多向性的传播和动态发展式的传播,将使信息更逼真地反映所表述的对象,并实现实时传播、跟踪性传播、同步性传播等,读者的信息选择更自主,处理更方便,感觉更直观和立体,服务更有成效。多元化还在于能突破传统图书馆中受到时空限制的缺陷。从空间上来讲,它能使传统图书馆服务达不到的地方的人们享受到现代化信息服务的权利;从时间上讲,实现了信息服务的随机性和延续性。多元化的特性更体现在图书馆信息库的结构上,那时很可能出现融印本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为一体的“兼容性图书馆”或各种图书馆并存的多模式状况。

● 5. 由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人本化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在图书馆建设上,我们不应忽略一个重要的软件——人。长期以来,图书馆沿用以书为本的原则,读者成了信息的消极接受者。在未来的图书馆体系中,图书馆工作一定要确立以读者为中心的观念,实现从以书为主到以人为主的转变,以读者的需要和水平为出发点开展各项业务工件和服务工作,创造个性融会贯通的信息服务方式。全心全意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重心,尽快与国际接轨,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推动图书馆事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信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订阅信息
飞跃图书馆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