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斌
1939年的春天,人民日报之前身——《抗敌报》,在抗日斗争的前线,晋察冀边区阜平县马兰村建立了图书馆。搜集图书、报纸、期刊和内部资料等,供编辑记者参考。后经《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局《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图书馆的传承,迄今已历67载。战争时期,革命的前辈们,马驮肩扛、坚壁清野,给人民日报社图书馆积累下了大批珍贵的革命文献;解放后,几代书人,搜访遗逸,充实典籍,建章立制。终至,积微成著,大富所藏,事业始成。
截止目前,人民日报社图书馆馆藏线装古籍5万册;解放前中文出版物2万册;中文图书28万册;中外文报纸合订本3.5万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3万册(单册,18万册);外文图书1万册;总计馆藏图书50多万册,是全国最大的新闻专业图书馆,其中大量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出版物珍藏品,都是国内所仅见的。
人民日报社图书馆是全国惟一的完整保存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出版的报纸和期刊等新闻资料,完整保存共和国成立以来所有中央、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原版党报、党刊,大批量的、较完整地保存“文革时期”出版物的专业图书馆。并保存有数量巨大的、各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图片。
这里,向读者介绍其中的一件珍藏品。
《人民日报》(北平版)创刊号
1948年底,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华北版)接到命令,要求报社抽调一部分干部随同解放北平的大军北上,等到北平城一解放就进城创办《人民日报》(北平版)。
1949年1月31日,古都北平和平解放。当天傍晚,《人民日报》(北平版)的同志们在范长江、袁勃同志的带领下,进驻王府井伪华北日报社旧址。1949年2月2日,《人民日报》(北平版)在北平市创刊。(创刊号图版)
人民日报北平版的创刊号向刚刚获得解放的北平人民,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方针;向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全国尚待解放的广大地区的国民党各级政府和军队,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在创刊号的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中共中央毛主席于1949年1月14日发表的《关于时局的声明》。针对国民党反动派1949年1月1日提出的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虚伪建议和反动条件,声明表示:“旬日以来,全国人民业已显示了自己的意志。人民渴望早日获得和平,但是不赞成战争罪犯们的所谓和平,不赞成他们的反动条件。”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垂死之前的和平攻势,坚定了人民大众革命到底的决心。《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了反映全国人民公意的八项和平条件。这八项和平条件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利。这八项和平条件,成为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它不仅是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的条件,而且是全国所有和平解放城市和地区的政治准则。
创刊号头版发表了题为《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奋斗——代发刊词》的社论。指出:“北平的解放这在北平的历史上是一个空前的革命,它和过去历次的改朝换代是完全不同的,它不同于任何反动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权转移和争夺,它乃是一个根本变更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的革命”。“今天中国的人民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也就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参加这个革命的人民,包括了工人、农民、独立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以及从地主阶级分裂出来的开明绅士。这就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人民大众的队伍。这个革命所要推翻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表现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这个革命所要建立的政权,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这是全国人民的政治方向,也是全北平人民的政治方向”。社论还提出了建设新北平的繁重而光荣的任务,第一次向北平市人民宣告“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提出,发展新文化、培养大批适合于革命需要的干部的任务。
创刊号在头版还发表了林、罗两将军1949年1月16日给傅作义将军的函件,指出:“任何顽抗必遭覆没,和平解放可望折罪”;“顾念平津两城数百万人民之生命财产,数千年之文化古迹,国家前途所系之轻重工业及贵属官兵之身家性命,提出和平缴械出城改编两项办法……”这些话读起来,使人们深深地感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也感到傅作义将军为国家、民族的利益所表现出的深明大义。
人民的报纸,表达了人民的意愿和欢乐。在创刊号第二版,《北平人民的狂欢》的特写;《北平历史上空前的革命——解放军源源入城——工人学生抢先迎接——千万市民夹道欢迎》的通讯,反映了二百多万北平人民史无前例的庆解放迎亲人的狂欢情景--“北平人民的热血沸腾了,古老的城市年轻了”。报纸第二版还发表了头等战犯的名单,中共发言人告诫国民党反动派:监禁冈村,逮捕蒋介石,是南京政府“有无和平诚意的试金石”;发言人提醒人民:“应有清醒的头脑,勿为假和平空谈迷惑。”
在创刊号第三版,登载的题为《人民解放战争两年半的战绩——歼敌四百三十余万——投诚及俘毙敌师级上校以上军官八百多名——第三年前半年歼敌一百六十九万》的电讯,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士气、扫灭了敌人的威风!《李济琛沈钧儒等五十五人发表对时局的意见》的新华社电讯,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非常重视。
创刊号发表了安定民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布告》,使企图造谣破坏的敌对分子无隙可乘。布告提出了约法八章:(一)保护城市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二)保护民族工商业;(三)没收官僚资本;(四)保护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及其它一切公共建筑,任何人不得破坏;(五)除首要战犯及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凡属国民党市县各级政府机关的官员、警察、保甲长,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者,本军一律不俘掳或逮捕,其中有一技之长而无反动行为及严重劣迹者,民主政府准予分别录用;(六)一切散兵游匪,应投诚报到,交出武器,概不追究,反之逮捕究查,决不姑宽;(七)保护外侨生命财产之安全,一切外侨须遵守法令,不得进行间谍活动;(八)城内一切市民及各界人士,均需共同负责,维持全城秩序,免遭破坏,保护有功者奖,阴谋破坏者罚。布告最后申明:“本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不取民间一针一线……”。
从创刊号的内容可以看出,这张报纸有着鲜明的党性。出版共41期的《人民日报》(北平版),是北平解放后第一份党的报纸,第一份人民的报纸。它以自己的方式向获得解放的北平市人民,传达着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法令和主张,它为北平解放后社会的安定、政令的贯彻、经济的恢复等,起到了应有作用。
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华北版)由河北平山县里庄迁到北平市出版,《人民日报》(北平版)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于1949年3月14日停刊。次日,《人民日报》(北平版)编辑部的全体同志,移师东四钱粮胡同,开始出版中共北平市委机关报《北平解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