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社会党强化执政能力的不懈追求

2005-04-29 00:44
当代世界 2005年3期
关键词:社会党西欧民心

郝 明

西欧社会党目前是西欧国家的主流政党,上世纪90年代相继在英、法、德、意等多数西欧国家执政。它们执政以后,通过不断充实党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理论、改进党的运作方式、扩大党的选民基础和社会基础,选择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来谋取政绩,奉行积极的外交政策来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等一系列举措,争取民心、巩固民心,强化执政能力。

一、修改充实价值观念和思想理论,用迎合时代特征的理论纲领和战略目标笼络民心。

由于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下降,在理论纲领和战略目标方面出现危机,西欧社会党极力赋予原有的价值目标以新的意义,突出包容性和开放性。它们虽然声明“公平和社会公正、自由和机会平等、团结和互助,是永恒的价值观”,但又强调,要使这些价值观念适用于当今世界,就需要有能够迎接21世纪挑战的、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的政策。强调伦理色彩,确保人权、环境、就业为重点。

德国社民党在不放弃基本价值观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延伸性阐述,重新界定自由、公正、互助的内涵,基本倾向是增加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扩大个人对国家的自由;强调应先有“机遇公正”、经济发展,才会有“分配公正、结果公正”;突出社会强者对“互助”的责任,扩大个人在互助中的能动性。意大利左民党强调以自由、平等、公正、劳动、社会团结以及和平作为价值观,致力于维护所有公民的权利,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文明社会。

二、改进党的运作方式,增加创新和开放意识,通过树立现代化政党的形象吸引民心。

西欧社会党普遍认为,为适应当今社会的深刻变化,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进行党的变革,以提高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执政能力。针对过去党在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机构失灵、官僚主义、腐败现象、干部老化等问题,它们在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朝着现代化、民主化、分权化、地方化和组织功能分散化、占据媒体阵地等方向实行改革。

一是引进党内直接民主,强化领袖权威。西欧许多社会党特别是大党都把遴选并树立强有力的领导人作为重振党的形象的重要一步。英、德、法、意等党均把党的全国书记由执行委员会选举改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这样做既有利于领袖直接听取基层党员的意见,对公共领域尤其是基层党员对政治的不满作出回应,又可以向公众显示政党领袖对政党的控制和自信,也是政党领袖清除不能代表党员愿望的党内竞争对手、减少党内冲突和矛盾的手段。

二是扩大基层民主,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允许各级党组织成立各种论坛,重大问题实行党内公决以使每个党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些党把党的各级议员候选人由过去自上而下的指定改由地方党组织选出。有的党还把“民主化”延伸到党外,将党内生活向社会开放,允许非党员参加党的政治生活,参与讨论党的纲领和政策。

三是推行领导干部年轻化,促进党的领导人新老交替。西欧社会党基本上都完成了党的领导人新老交替,许多国家党的一把手基本上都是二战后出生的新生代领导人。在党的全国领导机构及大区、省一级的领导机构中不乏三四十岁甚至二十多岁的青年党员骨干。

四是利用媒体工具,加强宣传工作,扩大党的影响。西欧社会党一方面高度重视引导舆论为本党服务,努力从原来新闻报道的对象成为报道主体,利用媒体来塑造党的良好形象。德国社民党把“拥有适合媒体社会的交流能力”视为该党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四大目标之一,加紧向党的中高层干部传授与媒体打交道的本领。法国社会党全国书记处书记都有各自定向联系的记者,可通过这一渠道及时将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及立场传达给广大选民与公众。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扩大党的宣传阵地。各党均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宣传主页,发布党内文件,扩大党对社会的政治影响。

五是扩大与群众联系,密切党群关系。许多党的领导人和党务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街头、集市、酒吧、超市等人群集中的场所,体察民情,与群众交流。有些党还让党的各级领导人与党的同情者在网上见面,利用网络回答民众关心的问题。

三、通过扩大党的选民基础和社会基础争取民心。

西欧社会党根据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进一步向中间阶层渗透,向全体选民最大限度地开放,以扩大支持,争取民心。在这方面,他们都提出了明确的主张。布莱尔在1997年大选时一再发出跨阶级呼吁,声称自己不仅是以“工人阶级”名义而且也是以“人民”的名义讲话,并提出“新工党”不仅要成为“人民的党”,也要成为商业界和企业界的党。德国社民党在1998年竞选纲领中强调,要邀请一切社会力量与之合作,要依靠从雇员到企业家、从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到工程师、科技人员,从工会员工到所有中间阶层的一切人。主张建立“在社会和文化上更加复杂、更加多元化的公民联盟”。法国社会党宣布建立跨阶级的新联盟,强调自己是“跨阶级的政党”;认为随着法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中产阶级人数迅速增加,成为社会主体和稳定因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必须更加关注他们的利益。该党制定了以中产阶级为基本依靠力量,在“调和”被社会排斥者、平民阶层和中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基础上建立新型联盟的战略,甚至提出法国社会党是代表全体公民的党的口号。泛希社运的“革新和重建”计划不再强调原来的“代表非特权阶层”的主张,而强调代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包括特权阶层的利益。并主张党虽然代表包括劳动者、青年、学者、中间阶层、低收入者和退休者在内的“非特权阶层”,但作为执政党,也要和社会的其他方方面面发生联系,其中包括特权阶层(企业家等)。

西欧社会党也十分重视提高其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主张实行新的社会治理方式,强调“公民社会”的作用,执政方式由“统治”转向治理,在人民和政治家之间建立信任和忠诚,努力使政府、公民和社会组织之间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随着人们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增强,各种利益群体要求权力分散化和民主参与的呼声越来越高。非政府组织、非政治党派的作用越来越大。根据这一变化,西欧社会党改革传统政党和政府的活动方式,将治国理念由“统治”变成治理,以便更多地发挥非政府组织或公民社会的作用。强调国家与社会的结合,使政府成为治理型政府。政府在社会生活中只起组织协调作用,不包办代理。鼓励公民参与,发挥民间组织作用,增加地方政府权力,国家则侧重于在法治、民主、高效的前提下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在政府和公民社会之间建立合作互动关系,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发挥民间组织的主动性,使它们承担更多的职能,参与政府的有关决策。同时,政府向更加透明、法治、高效、务实的方向转变,成为公民可信赖的公共机构。

四、注重根据本国的实际选择发展道路,不断调整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政绩巩固民心。

布莱尔在1994年担任英国工党领袖后,打出“新工党、新英国”的旗号,提出“第三条道路”理论。这一理论创新激活了暮气沉沉的工党,使其在野18年后重新赢得大选。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是从英国保守党连续执政十多年、保守主义经济政策根深蒂固的实际出发,主张重新界定政府、市场和个人的作用,通过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参与,建立一个更加公开、公正和繁荣的社会,因此在经济社会领域接纳了较多的新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东西,以便赢得选民的认可和支持。施罗德的“新中间主义”更多考虑到德国工会传统势力较为强大的现实特点,在谨慎吸收新自由主义的若干做法的同时特别注重维护社会公正和基本社会福利保障,以避免与工会势力发生直接冲突。若斯潘的“新社会主义”则继承了法国社会党的独特传统,并顾及到左翼执政联盟内共产党、绿党等左翼激进政党的政治主张,提出“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的口号,并呼吁对经济全球化进行必要的调控。意大利左民党1996年首次执政后,提出用革新的改良主义治理国家,也是基于原意大利社会党曾奉行改良主义政策与温和右翼政党长期共同执政的历史,并着眼于吸引更多中间力量的支持。

以政绩赢得民心、巩固民心是执政党强化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英国工党在1997年大选获胜后,把发展知识经济和消除社会两极分化作为两大任务,采取谨慎的财政政策,降低直接税,大力吸引投资,鼓励就业与创新,实现了宏观经济稳定,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新增就业逾百万。在总体控制政府支出的同时,较大幅度增加教育和医疗经费,适当改善老年人的福利待遇,改善了200万最低收入者的待遇。在全球经济表现欠佳的情况下,GDP保持2%的增长率,高于大部分欧盟国家,失业率和通胀得到有效控制,使英国的利率、通胀率、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均创40年来最低,失业率达25年最低。财政赤字逐年下降,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奠定了工党连续执政的基础。第一届施罗德政府执政的四年当中,在不太有利的国际大环境和科尔政府留下的沉重的经济社会包袱的困扰下,施罗德政府基本上能够控制住德国经济下滑和失业人数大幅上升的趋势,已属不易。另外,施罗德政府出台的一些改革举措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加大了对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投入;实施“紧缩财政”,从预算中抠出了几百亿欧元的财政收入用于偿还国债;加强环保工作,启动核电下马工程;制定了新国籍法和移民法;推行税制改革,使大多数纳税人受益;所得税不断下调,最低税率从25.9%降到19.9%,最高税率从53.%降到48.5%;对有1-2个孩子的家庭补贴从220马克增加到270马克,并许诺将继续增加。2002年夏德国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6亿欧元。施罗德及其幕僚不辞辛苦,深入灾区,视察灾情,组织抗洪抢险,与当地官员和群众共商抗洪救灾措施,并及时提出了拨100多亿欧元巨款用于资助灾区中小企业、修复被洪水破坏的桥梁和公路等基础设施。政府的救灾举措和亲民形象受到了民众的欢迎。正是由于有较好的政绩和处理特殊情况的果断措施,巩固了民心,才使得社民党在大选中再次胜出,连续执政。瑞典社民党自1932年上台以来,根据本国实际,大力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使瑞典经济从1932年到1975年出现了四十多年的持续增长,使之从“欧洲的穷汉”一跃成为世界上人均产值最高、社会福利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石油危机以后,又大力调整生产结构,增加研发投入,使瑞典工业出现了空前的活力,1989年至2000年间工业生产率提高了59%,在西方国家中名列第一。在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排行榜上,瑞典都名列前茅。正是这些辉煌的政绩巩固了民心,保证了瑞典社民党连续执政70年。

五、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通过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振奋民心。

作为西欧政坛的主流政党,特别是作为社会党国际的核心力量,西欧社会党一直注意把事关全球、事关整个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纳入自己的视野,并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90年代,社会党在西欧大部分国家执政或参政以后,更加注重从立足国内事务向参与全球治理转变,以扩大自身影响和政绩。他们一方面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实现欧元启动和欧盟东扩,努力提高欧盟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率先提出“进步的全球治理主张”,强调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施罗德、若斯潘、布莱尔以及意大利左民党领袖达莱马当政期间,多次在社会党执政的西欧国家举行峰会,交流和探讨21世纪的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问题。

参与国际事务和努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是西欧社会党振奋民心、强化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布莱尔执政后,自称要充当欧美之间的桥梁。仅在“9.11”事件后的两个月中,布莱尔共与各国首脑、政要举行了60多次会晤,飞行30余次,行程4万多英里,在协调欧美关系方面显示其桥梁作用,突出英国的国际地位。施罗德政府将外交和安全政策的主题明确定为“欧洲与世界的德国”,将外交政策的视野更多地从欧洲扩展到全球,以谋求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后,施罗德政府一改以往对美国重大政策基本附和的做法,多次旗帜鲜明地反对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民意调查显示,德国70%以上的民众支持政府的立场。施罗德政府坚定的反战立场为他赢得了不少选票,对他在国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获得连任起了很大作用。意大利左民党政府执政期间,倡议和推动意大利与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区域合作,并在欧盟国家中率先与朝鲜建交,在外交上颇有建树,提高了意大利的国际形象,对巩固执政地位无疑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责任编辑: 卜卫东)

猜你喜欢
社会党西欧民心
从肯尼迪1963年西欧之行再探“宏伟计划”成败原因
党心民心
解析中世纪西欧园林及其影响
“驻”入民心“帮”出实效
喜见乐闻:史料呈现的“增值”方式——以《西欧一体化进程》为例
法国社会党四分五裂境遇凄凉
让民心工程赢得民心
民心
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因应社会治理需要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
马镫与西欧中世纪的军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