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平 林 兰
作者简介
魏军平,男,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门诊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足病学组委员。专业特长: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诊治。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专家门诊。
糖尿病按其临床表现,隶属于祖国医学中“消渴”范畴,但消渴并不等于糖尿病,因消渴的涵义较广,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尿崩症等有消渴症候,也属消渴之列。中医历代医家,在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消渴病的病因,从宏观上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糖尿病的预防及临床实践上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临证不断深入,中医理论日趋完善,从情志、饮食、劳伤、外感等方面认识病因,认识到阴虚与燥热是消渴病(糖尿病)的主旋律,两者互为因果,临床上表现出肺燥,胃热,肾虚的病理变化。主要病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禀赋不足,五脏柔弱
肾精虚亏:由于真阴虚亏,孤阴无依,不能管束,津液直输膀胱而致小便频数而量多,浑浊粘腻如脂膏, 尿有甜味。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肌肤,形体消瘦虚弱。消渴病其位在肾,其本为阴精亏虚。
肾气不足:消渴病基于肾阴亏虚,阴病及阳,而致肾气肾阳虚损,预示消渴病的发展加重。
阴竭阳亢:多因肾阴久亏,阴精耗损,虚火上炎,一发而不可制,火游于肺而上渴,火游于胃而中饥,火烁阴精,阳强无制,阴不内守,而小便浑浊如膏,真阴遂泄,而成下消。
气血皆虚:由于五脏失于肾精濡养而柔弱,气血皆虚, 外因六淫乘虚而入,或饮食不节,或七情郁滞,或房劳失度等均可耗伤正气,病邪入侵,久滞化热,更耗阴伤气,阴愈虚而热愈盛,热愈盛而阴愈伤,导致恶性循环,终成消渴病。
中医十分注重“五脏皆弱者,善病消瘅”的理论,古代医家已认识到消渴病发病内因起主导作用,这与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糖尿病发病与遗传因素、免疫缺陷、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等内在因素同出一辙。
二、情志不调,郁久化火
上灼肺阴:肺为娇脏,五脏之华盖,其生理功能为敷布津液,通调水道。当燥热伤肺则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
下耗肾水:肝肾同源, 肝火亢盛,暗耗肾水。肾水被耗, 化源不足,水不能上承于肺,亦不能充养于胃,而致肺燥,胃热更甚。则出现口渴引饮无度,消谷易饥,小便浑如脂膏。
中伤胃阴:郁怒伤肝,肝火亢盛,胃火偏亢。脾本为胃行其津液,复因忧思伤脾,脾失健运,不能敷布津液,胃失濡养,燥热愈炽。
历代医家对消渴的发病,十分注重精神因素。认为七情所伤,肝气郁结,久郁化火伤阴,上耗肺津,中伤胃液,下损肾水为消渴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之一,这与现代医学有关心理应激状态下,可诱发糖尿病的观点颇有相似。紧张刺激可引起内分泌紊乱,促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与胰岛素相拮抗。研究进一步证实,当处于焦虑状态时,血浆胰岛素含量显著降低。可见,心理因素可促发糖尿病的发生,并使症状加重,与中医七情致病的理论颇为一致。
三、饮食不节,蕴热伤津
脾湿内蕴: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蕴,蕴久化热,胃火炽盛,热灼阴伤,胃阴不足,津不上承于肺,而致肺燥。
胃燥津伤:多因醇酒厚味不节,蕴热伤胃。水谷精微耗竭,不能充养肌肤,则形体日瘦。
二阳明燥实:由于饮食不节,而致胃与大肠实热燥结。胃热化燥伤津,而消谷善饥;大肠无津以润,则大肠热结,热结上蒸于胃腑,又加重胃中燥热。最终导致手足阳明,二阳热结,大便秘结不通。
可见,饮食不节可引起脾胃功能失常,肠胃燥结,是导致消渴的原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过多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饮食,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肥胖者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出现胰岛素抵抗,可诱发2型糖尿病。酗酒可致肝脏葡萄糖贮备能力降低,加重肝细胞损害,使糖尿病加重。现代医学的观点与中医的认识不谋而合,控制饮食成为防治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方法。
四、外感六淫,化热伤阴
燥火伤肺:上焦心肺功能脆弱,外邪袭肺,肺气不宣,蕴而化热,热耗肺阴,或外感燥火,灼伤肺津,肺失治节,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于周身, 直趋膀胱, 出现口渴多饮,尿多而甜,导致消渴病。
肺胃燥热:外感六淫之邪,化燥伤阴,热势弥漫,渴欲饮水而不能自禁,以渴饮为主,热邪仍在上焦。进一步发展,病邪由表入里,由卫分进入气分,出现口干舌燥,气短汗出,神疲乏力等肺胃热盛,耗伤气阴的证候。相当于糖尿病初期外感引发,病情加重。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病因的研究证实,部分患者病毒感染后,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胰岛炎性病变,破坏胰岛细胞而发生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常见感冒可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这与中医六淫致病的理论对糖尿病病因认识是相同的。
五、劳逸失度,房劳伤肾
过劳伤神:过度劳累,以妄为常,则易耗脾气,健运失司,水谷精微无以濡养脏腑,生化无源,气血虚亏。津血同源,血虚津亏,五脏阴液不足,脾不为胃行其津液。胃津虚乏,则胃火亢盛,火灼津伤,而出现胃热、肺燥,消渴之症。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阴血暗耗,心神失养致消渴。
过逸伤气:贪图安逸,久卧少动,则脾气受伤,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津液运行阻滞,气血瘀滞,久郁化火,出现消渴。
房劳伤肾:房室无度,损伤肾元,尤其先天不足者,肾精耗竭,燥热内生。肾主一身之阴,肾阴亏虚,则心肝肺脾胃等脏腑阴液俱虚,阴虚燥热而消渴诸症丛生。
总之,消渴病之所以发生,不外乎先天不足,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因素,耗伤肺胃肾之阴,导致阴虚燥热而发为消渴病。阴虚与燥热为其发病的主要机制,其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肾水虚竭,上不能济心火而烁肺,发为上消;中不能润泽脾胃,成为中消;下则肾火自亢,灼烁阴液,必为下消。了解发病原因,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影响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各种危险因素,有助于糖尿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