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笠翁层园

2005-04-29 00:44:03朱德才
西湖 2005年4期
关键词:芥子李渔

朱德才

午后,闲来无事,在阳台的躺椅上翻阅了李渔的《一家言文集》。金乌融融,惠风暖暖,使人焉蔫然欲睡。忽见笠翁浓眉朗目,长须拂胸,脑后垂一条大辫子,飘然而至道:“湖上笠翁声霏北玉,名重南金,海内文人无不奉为宗匠。然此仅止于文字。游名山者,必历幽邃,方云兴尽。君何不登堂入室,随我一游层园?”李兄之言甚合我意,便掷书随之而去。

沿钱塘江顺流而下,过严陵,越富阳,来到杭州云居山东麓。抬头仰望,介于螺蛳山、铁治岭之间的半山腰上,有几幢竹、木、茅草结构的陋屋,松竹掩映,墙角逸梅,朴拙而典雅。又使人感到有几分神秘兮兮,仿佛面对的是山间若隐若现的古刹。低头脚下,一条枯藤、裸根似的小径逶迤而上。其两侧,空旷足可容百千骑,布满了绿草、蓬蒿枳棘和红、黄、蓝、白各色野花,还疏疏落落地有一些枝叶茂密的杂树,显得生意盎然。

至山腰,一座松树段为柱,木板、茅草压顶的山门耸立眼前,上用秦篆写着二字:“层园”。线条圆润流畅,体态修长憨厚。落款“湖上笠翁,康熙十五年冬”。笠翁见我伫立凝视良久,走近道:“余在金陵的住地称‘芥子园,芥子虽小纳须弥。此处东坡凭几唤、西子对门开,实在是个风景胜地。取名为‘层园,乃因从山麓至山巅,不知要经几十级也。”我正欲迈步进园,蓦然发现其右臂处有一口井,井干已破损,但其上“敦璞圣井”四字还依稀可见,便过去俯身往井里探望,顿觉一股清凉之气扑面而来,井水清澈,可以照出人影。笠翁说:“东晋郭景纯至此,谓此地有美泉,人始穿之。深可藏蛟,明堪烛影。冬觉其温,夏利其冷。众井皆咸而此能淡,淡而不厌斯奇;诸水尽浊而彼独清,清而不要乃幸。味不异于甘泉,气亦同乎香井。且淫雨不稍增,旱可经年不涸。”我俩齐称此井奇哉怪也,齐颂郭公善莫大焉,一同返身进入园内。

入门多石。峭石危立,石路萦折,奇石似兽磨牙裂髭,怪石如女妩媚动人;石山似人筑却是天成,是天成却是人筑;青崖邃谷,峰峭削胜,一松从壁罅出,势凶凶如苍鹰扑食。穿邃谷,芳草萋萋,顿觉心旷神怡。其侧有一戏台,凭地势而建,高不过四五尺,平坦似经磨砺。台前石块乱陈,似蹲猴,似伏牛,其实是观戏者的坐具。戏台斜对面是一片竹林,配以数坑瘦石。幽雅别致,气质高尚。竹径通幽处有一较大的松木作墙的庐舍,进内,墨香、纸香漫溢,梓板靠壁而立,有人在拓印,有人在装订书籍,还有人在给书笺穿彩绳,方知原来是个印刷作坊。没想到李渔后期的《一家言》二集、《笠翁别集》、《名词选胜》、《笠翁词韵》、《芥子园画传》等大作,竟出自这茅屋陋室!

出印刷作坊,梅、桂、桃、梨杂栽,其间有屋数幢,或石垒,或木成,体量都不大,仅数椽而己,有一幢还修葺未终,但凭着起伏的山形,显得高低层叠,错落有致。笠翁推开一柴扉,清香悠悠,沁人肺腑。定睛细看,四壁白纸,或方或扁,或短或长,或三角或四五角,斜正参差,大小错杂,有如哥窑冰碎纹的美器一般。其块之大者,还有诗或画作在上面。迎面斋壁上有一对盈联:“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盈联前是一个瑞香大盆景,虬枝森翠,挺拔壮丽,枝头簇簇花蕊正含苞待放。其型颇像一只大丛秋海棠。碧叶苍翠欲滴,花团有红、有黄、有白。粉嫩得好象触之即破。笠翁说:“相传秋海棠初无是花,因女子怀人不至,涕泣洒地,遂生此花,名为‘断肠花。噫!同一泪也,洒之林中,即成斑竹,洒之地上,即生海棠,泪之为神物矣哉!”

但我的目光却投到了海棠边的一把椅子上。它如太师椅而稍宽,周身可纳;如睡翁椅而稍直,坐卧咸宜。前后置门,两旁实镶以板,臂下、足下俱用栅。足栅之下安抽屉,底嵌薄砖,四围镶铜。我知道这便是《闲情偶寄》中说的暖椅式书案。笠翁不无自豪地介绍道:“置炭于抽屉内,上以灰覆,则火气不烈,而满座皆温,是隆冬时别一世界。如果炭上置香,芬芳竟日,氤氲透骨,是又成了熏笼。写作、阅读倦而思眠,倚枕可以暂息,则又成了有座之床。余多数传奇是在这上面完成的。”我手扶桌面,感慨颇多。放眼窗外,但见碧波千顷,环映几席,酒旗外,一叶轻舟在湖上任风漂摇。悠忽间,它竟箭似的迎面飞来,惊得我不由头一歪,闭目尖叫起来。

张开双眸,却是南柯一梦,老伴怕我着凉,拿着一条毛巾毯往我身上盖。睡意全吓跑了,捧起《一家言文集》想继续看。但脑子似乎还留在层园,景物清晰,浮想联翩。其一,如能复建笠翁层园,介绍李渔的生平,展示其著作,除是旅游景点,又让杭城的戏曲爱好者有个聚会的地方,岂不美哉!兰溪仿李渔在金陵的住处芥子园建了个芥子园,众多中外名人前往参观、视察。中国戏曲协会副主席、著名戏曲评论家刘厚生说,到芥子园就像进了戏曲界的祖师堂,令人肃然起敬,并挥毫题了“拜谒祖师堂”五个字;其二,复古要努力肖古。层园那房子,那印坊,那书桌,陋而不俗,巧而不华,独具匠心,所费却颇廉。想那李渔故乡,欲恢复其早年居住的“小山深复深,幽径折还折”的伊园,第一件事便是筑高高的实心围墙,岂非大谬?又,相传西晋时的黄初平九代为丐,但复建的故居却是飞檐翘角,朱牖丹檐,不明底细者误为奴隶主的住宅。本可少花钱的事,好心花了大钱,却给人一个“假”字,你说冤也不冤?这在建设文化西湖和文化大省的工作中,也可算是一戒吧?

猜你喜欢
芥子李渔
淡绿色的月亮 (上)
SOLES OF WIT
汉语世界(2020年2期)2020-04-29 09:53:56
多出来的空间
故事会(2019年1期)2019-01-11 01:18:42
材料作文“芥子之灯”导写
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名家对话展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28
李渔的养生之道
红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 13:45:38
李渔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研究的意义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6:02
午后绽放的芥子花
杨梅救了李渔命
出入芥子园—精进社第四回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