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镜子看中国

2005-04-29 00:44
视野 2005年5期
关键词:卫民文物博物馆

冯 玥

十几年前,一位老外朋友常拉着杨卫民去潘家园,让他帮着砍价。让杨卫民惊讶的是,那些满面尘土、看着破破烂烂的旧家具、瓷瓶,到了这位朋友家里后,经过仔细清洗、修护,被精心摆放在恰当的位置,几百年岁月琢磨的痕迹,显得那么美丽。

“奇怪了,中国的东西,怎么放在外国人家里那么美?”和几乎所有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人一样,这些被老外视为珍宝的中国古董,在年轻的杨卫民眼里,都曾经是封资修的东西,要被砸烂毁灭的。

就这样,杨卫民被一个外国人引领着,开始发现中国文物之美。他拜师学习瓷器鉴赏,读书,泡潘家园,到全国各地看古建筑看雕塑看壁画……

近五年来,他自费跑了欧洲、美洲二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个博物馆,探寻收藏在那些地方的中国文物。在这个过程中,他说,看到的不仅仅是数量巨大而精美的文物,更在海外发现了一个“新”的中国。

“咱们的东西,为什么在人家那里显得那么美”

1997年,通过朋友介绍,杨卫民认识了奥斯陆国家设计艺术博物馆馆长韦达,韦达告诉杨卫民,在挪威也有很多中国文物。两年后,他去了。

在杨卫民想像中,大概就是一间小屋子,放着些中国瓷器。等真的到了那里,他就傻了——一座18世纪宫殿的后面,专门延伸搭建出一个巨大的玻璃房,阳光灿烂,20根圆明园的柱子被安放其间。

震撼接连不断。

在瑞典,杨卫民听说哥德堡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博物馆,专门收藏中国的瓷器和金银器。那是一个只有两万人的小镇,北欧地图上都未标出。到了那里一看,博物馆由一座旧火车站改建而成,门口摆放着中国的石狮子,大厅里养着大缸的金鱼。小巧的三层楼,两千多件藏品丰富而精美。宋朝五大名窑里,除汝窑外这里都有收藏。

“在里面真是有时空错乱的感觉。”他说。

2000年春天,丹麦国家博物馆。二楼展厅里,全是来自中国的老东西:鼻烟壶、香袋、黄花梨笔筒、水烟袋、绣花鞋、虎头帽、布袜、剃头挑子、空竹、鞭炮、灯笼、木偶、火锅……样样制作精美,保存如新。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杨卫民见到了他认为是最美的一座观音像,然而当他看到这座宋代木雕观音刚到这里的样子时,被吓了一跳。数百年的颠沛流离,原来气韵生动的木雕,被无知匠人几经改造刷新,描绘得俗不可耐。

据博物馆的人介绍,为了恢复本来面貌,他们前后一共花了10年时间,修理的钱远远超过了当时购买的费用。

“最开始的时候不明白,咱们的东西,为什么在人家那里显得那么美?”杨卫民说,后来渐渐意识到,除了他们真是花力气花心思去修复、展示之外,中国的东西,目前所处的自然状态已经不对了。

就像一座四合院的美,是和所处的周围环境相呼应的,树、胡同、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是构成这种美不可缺少的因素。当这些因素都被毁灭和破坏以后,只留—下一座孤零零的院子,这样的“保护”,无异于竭泽而渔。

“如果没有镜子,人们就看不见自己的样子”

走了一百多个博物馆,杨卫民有个深切的感受:在欧美,只要是综合性的博物馆,再小的规模,哪怕只是一个小镇博物馆,都会想方设法搜集世界各地的东西,展示人类的各种文明。而在中国,即使是国家级的博物馆,也少有专门展示其他文明的收藏。

在丹麦,一个名为《镜中的世界》的展览,给杨卫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览的主题是中国文化。丹麦国家博物馆东方部主任给杨卫民解释说:“如果没有镜子,人们就看不见自己的样子,在文化上也是如此。不同文化之间的对照与观望非常重要。在我们西方人眼里,中国就是一面镜子。通过这样的展览,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国,也通过了解中国而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和中国大使馆一墙之隔的瑞典斯文·赫定基金会,藏有大量与中国有关的资料和文物。杨卫民在那里看到了大批雍和宫的档案和照片,而当杨卫民在中国使馆和工作人员谈及此事,兴奋地说应该把这些资料复印时,对方只是淡淡地说:“哦,是吗?听说他们抢了我们不少东西,没去看过。”

一面是过分保护,一面是毫不留情的毁灭

每次出国,杨卫民都要查阅大量资料。第一次出国前,他专门去了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然而经过那次以后,他再也不敢去了。

早上一开馆,杨卫民就来到查阅外文资料的部门,当时他想查的是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的资料。先是一番资格审查,已经从新华社辞职的杨卫民没有工作证,只得让公司的人开了介绍信专门送来。折腾到中午了,才终于从库里给他找出一份薄薄的小册子。一看,资料都已经是几年前的,问问还有别的吗?对方回答得干脆:没有。再问能借走吗?不能。那么能复印吗?经过请示说,能复印。于是他花了比外面复印费高出不少的价钱才把这些“珍贵”的信息带回家。

可笑的是,等他到了瑞典,到了远东古物博物馆,发现那本被我们国家级图书馆视为宝贝的小册子,就放在门口,免费领取。

然而又有无数更为有价值的东西,却得不到如此精心的“保护”。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对自己的东西一面是过分地‘保护,另一面却是仇视和毫不留情地毁灭。”

对比在国外看到的种种场景,更让人唏嘘。

德国林登人类学博物馆,为了保存中国古代的漆器,专门从日本定制一种特殊的木材制成的盒子。这种木材非常轻,有韧性,防潮效果好。

英国大英博物馆,用来包装文物的木头和布料,都要经过严格检测。

英博的宗旨是要把所有藏品毫无保留地给人看。他亲眼见过一位老太太来东方文物部看中国古画,虽然旁边就是挂画的架子,老太太却要工作人员把画举起来给她看,那位工作人员就面带笑容站着为她举了半个小时。而那位老太太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只是自己写了本书,想找几幅中国画作插图而已。

“没有单位,没有基金会支持,不是政府机构,那你就是信念了。”

也许是被北京图书馆的那次遭遇吓住了,杨卫民第一次出国前,曾经去国家文物局公关了一年多,请了不知道多少顿饭,就是想让文物局给他开张介绍信。他觉得,有这样的单位“撑腰”,和国外博物馆打交道自己的底气足一些。

最终介绍信也没开成,文物局的人说从来没有过先例。后来,杨卫民说,恰恰是个人名义给了他最大的方便。“他们觉得,没有单位,没有基金会支持,不是政府机构,那你就是信念了。”那些博物馆的馆长和研究人员,不仅给他的拍摄和访问以积极的配合,还都和他成了朋友。

2000年,杨卫民去美国使馆签证。“9·11”后美国对签证的控制比较严格,在杨卫民之前的人不少都被拒签了。签证官看着密歇根大学的邀请信,问他去美国干什么。杨回答,要去密大的木特利历史博物馆查询中国的老照片。签证官一听,说:“我也是老照片的爱好者。”啪啪盖章,一行四人就这么过了。

杨卫民说,小时候吃不饱饭的时候,他曾想,将来只要能吃饱肚子,就要干自己想干的事。可是,真正长大以后,那个前提会变得越来越多:不仅是吃饱肚子,还要有房子、车子、衣服……有一次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里,见到一块墓碑让他很有感触,上面写着“来不及了”,他在旁边站了半天。

“至少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将来我的墓碑上不会刻‘来不及了。”

猜你喜欢
卫民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水一上路就成了河
背故乡
露天博物馆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a Gear-Rack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文物掉包案
博物馆